传统文化吧 关注:91,335贴子:205,223
  • 1回复贴,共1

大汉张丞相及其弟子言行录 -—— 《 论语》真伪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分辩《论语》真伪,首先要弄清楚两个前提:一是认定伪书的标准是什么;一个是《论语》无论是真还是伪,它对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的影响都是既定的事实,无可更改。从这个意义上讲论语的真伪已经不重要了。
那么认定《论语》为伪的标准是什么呢?有两个。一个,《论语》里面记载的确实是孔子和他的第一的言行,如假包换。第二个,《论语》这本书正式定稿的时间年代的确定。它是战国时期的作品,还是汉朝人的创造?
第一个标准,确定论语里面记载的内容确实是历史真实发生过的,是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实录。这个完全无法证实,不可证实。
第二个,只确定《论语》这本书定稿的时间和年代。这个是有意义的。也是可以做到的。下面仅就这个第二点进行追溯。
确定《论语》这本书的成书定稿的时间线索。两个关键的节点也是两个。一个是司马迁的《史记》。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为孔子作了有传——《孔子世家》。
下面是《史记·孔子世家》(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的节选: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故书传、礼记自孔氏。
孔子语鲁大师:“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纵之纯如,皦如,绎如也,以成。”“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
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约其文辞而指博。故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赣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馀室,因命曰孔里。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而诸儒亦讲礼乡饮大射于孔子冢。孔子冢大一顷。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至于汉二百馀年不绝。
安国为今皇帝博士,至临淮太守,蚤卒。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对孔子给予了极高的赞誉,作传也详尽,但是并没有提到《论语》。这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就是说直到司马迁作《史记》的汉武帝时期,《论语》并不为当时社会主流认可。汉武帝时有孔安国向朝廷献书。
“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安国献之。遭巫蛊事,未列学官。”又据《汉书·儒林传》记载:“孔氏有《古文尚书》,孔安国以今文读之,因以起其家逸《书》,得十余篇,盖《尚书》兹多于是矣。遭巫蛊,未列于学官。安国为谏大夫,授都朝尉,而司马迁亦从问故。”《汉书·艺文志》记其献书在“武帝末”,再结合《孔子世家谱》“自博士迁临淮太守,六年以病免”的记载,孔安国此次献书,当在征和二年为宜。安国卒年必在司马迁《孔子世家》成篇之前、孔安国献书之后。”
就是说司马迁是很熟悉孔安国的,但是在他的史记中完全没有提到论语。
而由孔安国献书的记载,可确定《论语》,这本书已经存在了。但是在他献给朝廷之后,又被朝廷退了回来。孔安国手中的《论语》没有得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武帝认可。
至于“汉武帝末年,被封在鲁地的鲁共王刘宇,为了扩建宫殿,破坏了孔子的故宅。结果在拆除过程中听到了一声“鼓琴瑟钟磬之音”。当时觉得害怕,就不敢继续拆了,之后他就发现了用古蝌蚪文写的论语,于是进献给已经尊孔尊儒的汉武帝”。看看而已。
现在有海昏侯墓葬出土的竹简《论语》,时间也已经在汉武帝之后的了。
因此,到汉武帝时期《论语》已经成书了,但是未被朝廷认可。汉武帝和司马迁明明知道,却不认可,原因何在?当时伪书盛行,朝廷已经疲于应付,望书生恐了吧。
当时,除鲁共王刘余搞的装神弄鬼的《论语》和孔安国的《论语》两个书面版本外,还有流行的两个口口相传的口头版本。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
可以总结如下了,西汉至武帝司马迁时期,《论语》有口口传版本,有文字版本,但是文字本没有被朝廷和社会认可。口口相传,只能当成坊间俗语看待。
“到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先学习了《鲁论语》,后来又讲习《齐论语》,于是把两个本子融合为一, “采获所安”,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张禹是汉成帝的师傅,其时极为尊贵,所以他的这一个本子便为当时一般儒生所尊奉。”此本成为当时的权威本。
值得注意和玩味的是汉大丞相张禹,学习的是口头版的《论语》,而不是文字版的刘余弄神版和孔安国的献书版。看来,朝廷否定掉的东西,张禹也没有采用。“禹壮,至长安学,从沛郡施雕受《易》,琅邪王阳、胶东庸生问《论语》,既皆明习,有徒众”。张禹所得到的论语大义,是通过口授得来的。
“有诏太子太傅萧望之问。禹对《易》及《论语》大义,望之善焉,奏禹经学精习,有师法,可试事。奏寝,罢归故宫。
久之,试为博士。初元中,立皇太子,而博士郑宽中以《尚书》授太子,荐言禹善《论语》。诏令禹授太子《论语》,由是迁光禄大夫。”
张禹这个《论语》还是颇费了一番周折才被朝廷接受的。
“初,禹为师,以上难数对己问经,为《论语章句》献之。采获所安,最后出而尊贵。诸儒为之语曰:“欲为《论》,念张文。”由是学者多从张氏,余家浸微。”
到了张禹这里,《论语》终于定本,结束了各方争议。原因也说得非常的清楚,是因为张禹尊贵。
张氏论语,因为张禹身份尊贵、弟子众多而胜出。不仅如此。“禹四子,长子宏嗣侯,官至太常,列于九卿。三弟皆为校尉散骑诸曹。”
总结:从论语的两个关键的节点,可以看出,在汉武帝之前,《论语》仅仅是作为坊间市井上口传作品而存在,相当的小众。到了西汉末期成帝时,丞相张禹以口传《论语》而大富大贵,《论语》正式定稿成文。
汉书作者班固对张禹的评价颇有意味:“禹为人谨厚” ‘“禹性习知音声,内奢淫,身居大第,后堂理丝竹管弦。” ;“张禹以儒宗居宰相位,服儒衣冠,传先王语,其酝藉可也,然持禄保位,被阿谀之讥。彼以古人之迹见绳,乌能胜其任乎!”
换句话说就是,这个张禹,一辈子只知道混迹官场、明哲保身,讲求官场哲学,哪懂什么圣人之道!他的《论语》记录的不过是大汉张丞相禹和他的弟子言行。


IP属地:安徽1楼2024-03-04 11:14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3-04 23: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