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350,444贴子:16,569,993
  • 61回复贴,共1

萨特与加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让.保尔.萨特和阿尔贝.加缪是二十世纪中期的法国哲学家,他们一开始志趣相投,搞了一个存在主义,后面因某些理念不同而公开决裂。
不妨在此探讨一下他们的哲学思想。他们的哲学著作总共没有多少本。只需几天时间就可以全部看完,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3-09 14:53回复
    我喜欢阿尔贝.加缪,他一直在思考死亡,这个贫穷家庭成长的天才更加懂得人间疾苦。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3-09 15:00
    回复
      哼,对的,理念不同就决裂!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03-09 15:15
      回复
        科技能造福人类,也能毁灭人类!枪、炮以及更厉害的远程导弹,还有核武器等,这些都是邪恶的发明,这些武器造成以亿计的人类生命消逝!
        战争是最野蛮的人类行为!任何地域,任何民族,任何种族的人类祖先身上都沾满了血腥!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是:饥饿、疾病、瘟疫、对死亡的恐惧…无数人的生命如同蝼蚁一般轻贱。
        萨特和加缪就是在一战、二战这样的时代背景开始的哲学思考…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3-09 18:56
        收起回复
          二战时期的许多欧洲人,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对未来的迷茫和困惑,他们的人生陷入了绝望和痛苦。这个时候,《西西弗的神话》诞生了,这本书是对于生命的思考!那么面对荒诞的现实,我们将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呢?这是一个很严肃的哲学大问题。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3-10 10:23
          收起回复
            加缪最大的问题就是思想的过度抽象化 这点在萨特那里也存在
            比如萨特所说的 存在先于本质
            我知道萨特在表达什么 但是也恰恰是他的这句话
            就导致了一种抽象的思路 那就是 人活着 或者说存在主义的此在视角成为了一个抽象的存在
            从黑格尔那里 哲学就已经开始从抽象 走向具体了 显然这种抽象的视角是非常落后的
            这就导致了一种可笑的思路 人生下来就是存在 上小学 也是存在 上大学也是存在 参加工作也是存在
            然后就有了更加可笑的一个问题 那就是 存在的意义 或者 活着 的意义是什么?
            显然活着的意义 或者 存在的意义 这本身 就是抽象化视角下才会有的问题
            加缪就是如此 在加缪的书中 就是周一 周二 周三 的周而复始 一切都是抽象的 就如同推石头的西西弗斯 推上去 掉下来 周而复始


            IP属地:天津6楼2024-03-10 14:24
            回复
              当我们把存在 活着 人生 抽象化看待时 活着的意义 存在的意义 也不过是一个抽象的意义
              但意义又怎么可能抽象呢?
              萨特在他的存在与虚无中有这样的表述
              你要去翻过这座山时 山的高度 山的险峻向你显现了
              显然意义或者说本质 并不是 抽象的 单独存在的
              意义就在存在之中
              山的险峻 高度 恰恰是被存在凸显出来了
              这个存在可不是抽象的存在 而是那个正在跨越高山的存在
              我们要先理解一下萨特为什么要提到 存在先于本质 他是有其自身诉求的
              但是当我们具体的看待这个问题时 就会发现 存在本身就是本质 他就是意义
              恰恰是在具体的存在之中意义被凸显出来了
              我们口中所谓的意义 不过就是 对这个具体存在的反思 而得到的一些 所谓的意义而已


              IP属地:天津7楼2024-03-10 14:45
              收起回复
                显然当我们具体的看待存在问题时
                这个要翻越高山的人就是他的具体的存在
                而他的存在 恰恰就是他的意义
                也正是他的存在 他的意义 他也就背负起了他自身的苦难 比如 群山峻岭的险恶 随时都有失足的风险
                高山上那多变而恶劣的天气等等
                注意这里 一切都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 的 并不是所有人 或者 所有人都存在 这是抽象的
                这一个 这个人他的存在 就是在翻越这座高山 他有其自身的意义 他也就背负起了属于自己的苦难
                显然其他人并没有这些所谓的意义 也没有意图翻越这座高山 也就谈不上山的险峻 也不会背负那些苦难
                这些人甚至会认为其实过得比生产队的驴还惨!
                翻过高山谈不上一生 但这是具体的存在 而不是抽象的存在
                恰恰是存在 才会凸显意义 当然也有伴随着具体存在 和意义 的那些苦难
                比如足球运动员要刻苦训练 卖早点的要很早起来准备食材
                当然他们可以抛弃那些所谓的苦难 但是这就失去他们的意义了
                人们会对 一个对训练 懈怠的足球运动员说 他不配做一名职业运动员
                当然那个运动员也会说其实我过得比生产队的驴还惨!


                IP属地:天津8楼2024-03-10 14:59
                收起回复
                  当然 活着 还是不活 这其实根本就不是哲学问题
                  哲学也不可能回答 应该活着 还是应该不活 的问题
                  就像苏格拉底所说
                  现在我去死 你们去活 究竟谁更幸福 只有神知道
                  当然你可以说自杀更好 或者 活着更好 那是你的信仰 与哲学没什么关系


                  IP属地:天津9楼2024-03-10 15:03
                  收起回复
                    二十岁的人就是温室里的花朵!二十岁的人没有经过风吹雨淋,没有经历过人生磨练。二十岁以下的人都是废品!哲学吧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废品!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3-10 19:28
                    收起回复
                      昂。我不太确切,是不是你,或者是另一个吧友。开过一个帖子,说曾经看不起哲学,诋毁过他们,很多年后才理解并喜欢存在煮义的这两个哲学b。
                      也许,对很多他者来说,但凡你讲了西西弗斯就一定是在宣扬苦难。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3-11 07:05
                      回复
                        我们可以从两个哲学史的线索中 去梳理 加缪的荒诞 以及萨特的物化
                        首先是柏拉图以降的唯心主义传统
                        Idealism 唯心主义的核心当然是Idea 理念 或者说 本质也行
                        在柏拉图那里有两个世界 一个是现象的世界 另一个就是哲人所追求的那个Idea的世界 也就是唯心主义世界
                        可以这么说唯心主义者迷信事物背后 有其本质
                        他们迷信的认为 自己要透过现象去认识事物背后的本质 也就是那个Idea
                        另一个是苏格拉底的 知识即道德
                        显然知识 也就是 Idealism的那个 Idea
                        人们认识到了 这个理念 就可以做对自己有利的事了
                        但是 这两个观念 都在康德那里出现了问题
                        首先是唯心主义的传统 那个事物背后的 Idea 被康德的 物自体不可知 直接否定了 这是要把唯心主义连根拔除
                        另一个比较隐晦 那就是 在实践与理论的关系上 康德有了和苏格拉底的不同
                        显然康德并没有像苏格拉底那样 把知识和实践连的那么紧密 甚至 实践已经开始在理论之先了 这个要注意
                        因为后来的 人本主义其实走的就是这个路线
                        当然到了叔本华那里 意志就已经高于理念了 显然叔本华才是明确提出来的 很多东西 在康德那里都只是初始的苗头
                        也正是这个意志的凸显 人的欲求成为了人本身的核心 人被凸显出来了 注意以前哲学重视的是理念
                        现在是人本身 这样哲学视角 认识论视角 也都从 黑格尔的反思性视角 也可以看成上帝视角 那里转入到 人的生存论视角 人的此在 也就是萨特所说的反思前的我思
                        也正是在这个哲学观念的发展中 哲人们有了更加广阔的视角 再审视古代哲学时 才会发现 古代哲学的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海德格尔就提到了 古代哲学研究的是存在者 而不是存在
                        这个存在者 其实就是萨特的物 当人们用古代的观念去认识人时 就会造成对人的物化
                        当这样的观念在存在主义那里已经被明显的表述出来时 古代苏格拉底的 知识即美德 的问题也就被凸显出来了
                        因为古代的唯心主义的Idea 所认识的是存在者 是物
                        用那种知识去规定人的行为 是对人的物化
                        在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中的表述 是我所不是 和 不是我所是
                        如果我们把是看作一种认识的化 那么人就在不停的超越着 那个是
                        正是这种超越 导致了一种疏离 有了荒谬感
                        当然加缪自己无意将哲学走向具体 我们也不必在这里更深入了


                        IP属地:天津15楼2024-03-11 18:50
                        收起回复
                          从康德的书中,我能读出他的严谨与呆板。
                          从叔本华的文字中我得知他对女人的偏激与刻薄,他的暴脾气,他骨子里的自私与小气。
                          在尼采的书中,我能知道他对女人因爱而不得,由此产生抱怨。每一个哲学家都是一个有趣的灵魂!阅读他们的著作,要深入了解他们对应的历史背景。知识是慢慢传承并且丰富的!过于抽象的文字就不要阅读了!因为根本没有价值!举一个列子,你要是想在康德的书本里,找比较有价值的文字,其实不如学最新的科学知识就好了!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3-11 21:2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