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特别喜欢杰特明的磁环设计无奈那时候卖的贼贵+囊中羞涩一直没尝试过但一直挺好奇,最近稍微瞅了瞅发现虽然没怎么更新了但是有点老但也不是太老的款还有的卖就先整了俩上手耍耍,俩好像都是2020年出的老款续作,其中RRT01 Raptor是无极调光,RRT2 Raptor是档位调光,结果到手老实说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好的体验,相比现在纳丽德的磁环手感,Jet的磁环虚位很大(有框量),阻尼很小(可能误触档位),而且还不抗磁(用磁铁接近磁环特定角度会变档),但由于对这个设计还是念念不忘,而且我对亮度要求不高,这些都还能接受。
可能因为是以前玩玩铝坨坨键盘啥的,对审美要求比较高点,现在很多手电的外观设计都不太能接受,作为工具的话当然没什么问题,不过作为玩具我还是喜欢拿手里看着舒服点的,而且现在做灰色阳极的似乎还真不多了。

RRT01我入的219c版本,据说是4000k的,相比519a 4000k版的sk03观感更黄点,本来是打算收更老的RRT0的(那个外观最喜欢)但找不到SE版本。
无极调光的磁环的开启行程比较短(0-1%几乎跟1-100%差不多长),想要精准控光的话开到最大亮度再往下降反而更方便些,另外入的是双扩展筒套装,可以兼容从16340~18650之间的几乎所有3.7V锂电和AA电池(但只能尖头,正极无弹簧且不突出)。只是装上扩展套筒实在有点丑所以不放图了。
还有亮度虚标问题,之前查了国外1lumen网站刚好有这款219c版实测,实际最高亮度只有600+流明(官标950),但实际光强超过9000cd(官标7200cd),就...怪怪的。而且我手里对比官标1000流明的TA20(这款在1lumen实测有1100+流明),肉眼观察光斑感觉不到多大亮度差距,可能因为相对比较聚光的原因。


不过发热方面确实控制的不太好,全开久了整个筒身都会比较热,但没到烫手的程度,相比sk03感觉稍微好点,sk03高亮差不多10秒多筒头就会感觉烫手了,也可能因为我的是不锈钢的原因,导热比铝差热容量还大,容易积热不好散热。
操作逻辑上支持轻按点射,爆闪和sos会比较麻烦,分别是快速转两下/三下磁环,成功率不是很高。无电量检测功能。但轻按点射会有一点延迟感,有一个从暗到亮的过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无极调光的关系,而且偶尔会有点闪烁的感觉。
就...特别喜欢EDC这个尺寸的手电。

RRT2的话就有点emmmm...
这颗用的SST70灯珠,听说最高光通量是可以达到3000+流明的,但RRT2上被限制到了标称2080流明输出,实际发色观感非常绿,比P9还绿...算是这筒子最大的遗憾了...

其实不太喜欢这么大的筒,用的21700,总体重量不小,磁环调光体验感觉挺好的,方便程度上来说个人认为比无极的要更好,只是不太自由罢了。
电池方面支持的也不少,18650,20700,21700的尖头平头都行,卖家那边的详情页面说能支持2x cr123a/16340/18350,但官网那边没写也不太敢尝试。
也支持轻按点射,这个就感觉不到延迟了,算是比较合格的低光战术功能。
发热方面控制的还过得去,筒子长也不是太容易感受到高温,但时间久点也有温热感。
然后比较不方便的是爆闪、SOS、信标、电量都在磁环最后一档上用尾按切换,这点很不方便,其他也没啥可说的,非常平庸,就是感觉好看,手感也不错。

然后就是俩筒的阳极氧化颜色出奇的一致,就像是同一缸里出来似的,这点除了黑色和其他同型号批次颜色外其实也挺不容易的。其实相比别的灰色有轻微偏绿的感觉。

另外俩筒虽然都是比较“传统”的橘皮光杯,但相比现在的EDC筒比如TA20这类似乎明显更聚光,全黑场景观感上也不如现在的泛光筒舒适,高亮时中心光斑偏小更刺眼,开中低亮度又显得没那么亮了,感觉对视力也不太好,所以其实不太推荐整这种老筒了,除非特别喜欢外观的。
而且这些比较老的机械式胶皮尾按手感上来说也感觉不如现代金属按键舒服了,可能没有新鲜感了吧,我就特别喜欢纳丽德TA20跟SK03这俩的尾按手感。

刚玩不久也没啥高端货,主要就是挑看着顺眼的,之后再慢慢整点其他类型的看看,正打算物色个钛小筒。
以前挺馋Surefire的现在瞅了瞅发现好像都不如以前的好看了还涨价不少,诶...甚至SF好像也没做灰色硬氧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