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开元时,以纸寓钱的葬俗普遍用于朝廷祠典,瘗钱形制开始定型。
《旧唐书·王玙传》云:“专以祀事希幸,每行祠祷,或焚纸钱,祷祈福祐。”
纸,在现代人来说,是很廉价的东西。但在蔡伦以后的古代,纸却是很珍贵的东西。比如说:洛阳纸贵。
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楮,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音楚,纸的代称)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此后,祭祀时烧纸成为必要流程,唐宋诗中多次提及这种殡葬现象。
王建《寒食行》诗中“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高翥《清明日对酒》“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