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本气候分类法是由19世纪的俄罗斯地理学家弗拉基米尔·柯本(Wladimir Peter Köppen)设计,依据气温与降水量进行气候划分,当前我国中学地理教的是周淑贞气候分类法,更侧重于成因角度划分。
柯本气候分类法中,依据最冷月均温划分出A热带(最冷月>18℃),C亚热带(最冷月>0℃),D温带与亚寒带(最冷月<0℃);依据最热月均温划分出E寒带(最热月<10℃);依据降水量划分出B干旱气候
依据降水季节分配划分出w夏雨,s冬雨,f 降水较均衡
依据夏季与冬季气温划分出a热夏(最热月>22℃),b温夏(至少4个月达到10到22℃),c冷夏(少于4个月达到10到22℃),d冷冬(最冷月<-38℃)
总体来说,柯本气候分类法容易研判,在国际上比较主流。但是很显然的是,其对温带与亚热带比较偏爱,详细程度远超其他气候区。
柯本气候分类法中,依据最冷月均温划分出A热带(最冷月>18℃),C亚热带(最冷月>0℃),D温带与亚寒带(最冷月<0℃);依据最热月均温划分出E寒带(最热月<10℃);依据降水量划分出B干旱气候
依据降水季节分配划分出w夏雨,s冬雨,f 降水较均衡
依据夏季与冬季气温划分出a热夏(最热月>22℃),b温夏(至少4个月达到10到22℃),c冷夏(少于4个月达到10到22℃),d冷冬(最冷月<-38℃)
总体来说,柯本气候分类法容易研判,在国际上比较主流。但是很显然的是,其对温带与亚热带比较偏爱,详细程度远超其他气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