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56,119贴子:73,302,861

刘邦屠城铁证如山,邦粉直接无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南攻颍阳,屠之”。“沛公将数万人已屠武关。”“项梁使沛公及项羽别攻城阳,屠之。”——《高祖本纪》暨《秦始皇本纪》2.从攻项籍,屠煮枣。 屠胡陵。——《樊郦滕灌列传》3. 击陈豨,屠马邑。燕王卢绾反,勃以相国代樊哙将,击下蓟,得绾大将抵、丞相偃、守陉、太尉弱、御史大夫施,屠浑都。——《绛侯周勃世家》4. 柴将军屠参合,斩韩王信。——《韩信卢绾列传》5. 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屠城父。——《项羽本纪》6.殷叛楚,以舒屠六,举九江兵迎黥布,并行屠城父,随刘贾皆会。——《资治通鉴·汉纪》从项梁月余,项羽已拔襄城还。项梁尽召别将居薛。闻陈王定死,因立楚后怀王孙心为楚王,治盱台。项梁号武信君。居数月,北攻亢父,救东阿,破秦军。齐军归,楚独追北,使沛公、项羽别攻城阳,屠之。军濮阳之东,与秦军战,破之。《史记高祖本纪》沛公引兵西,遇彭越昌邑,因与俱攻秦军,战不利。还至栗,遇刚武侯,夺其军,可四千余人,并之。与魏将皇欣、魏申徒武蒲之军并攻昌邑,昌邑未拔。西过高阳。郦食其(谓)[lbk]为[rbk]监门,曰:“诸将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乃求见说沛公。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郦生不拜,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食其说沛公袭陈留,得秦积粟。乃以郦食其为广野君,郦商为将,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开封未拔。西与秦将杨熊战白马,又战曲遇东,大破之。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南攻颍阳,屠之。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史记高祖本纪》刘邦集团其他成员的屠城记录:樊哙的屠城:1 从攻项籍,屠煮枣。——《史记·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2. 屠胡陵。——《史记·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周勃的屠城:3. 击陈豨,屠马邑——《史记·卷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4. 燕王卢绾反,勃以相国代樊哙将,击下蓟,得绾大将抵、丞相偃、守陉、太尉弱、御史大夫施,屠浑都。——《史记·卷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柴武的屠城5. 柴将军屠参合,斩韩王信。——《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刘贾、周殷、英布的屠城:6. 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屠城父。——《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十一月,刘贾南渡淮,围寿春,遣人诱楚大司马周殷。殷畔楚,以舒屠六,举九江兵迎黥布,并行屠城父,随刘贾皆会。——《资治通鉴·卷十一·汉纪三》7. 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7.从攻项籍,屠煮枣。——《史记·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8.屠胡陵。——《史记·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周勃的屠城:9.击陈豨,屠马邑——《史记·卷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10. 燕王卢绾反,勃以相国代樊哙将,击下蓟,得绾大将抵、丞相偃、守陉、太尉弱、御史大夫施,屠浑都。——《史记·卷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柴武的屠城11. 柴将军屠参合,斩韩王信。——《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刘贾、周殷、英布的屠城:12.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屠城父。——《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十一月,刘贾南渡淮,围寿春,遣人诱楚大司马周殷。殷畔楚,以舒屠六,举九江兵迎黥布,并行屠城父,随刘贾皆会。——《资治通鉴·卷十一·汉纪三》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4-17 23:21回复
    爆杀送批媚娘卖批上位,丢500万疆土,和断送500年社稷的禽💩黄嫪政锁死祝99。赳赳批周,喜迎唐棍。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4-18 11:07
    收起回复
      1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4-18 11:11
      收起回复
        你用现代价值观去衡量古代行为,不觉得很可笑么?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4-18 13:35
        收起回复
          屠=攻破
          屠城=皆阬之,诛屠,一般都有详细说明


          IP属地:河南5楼2024-04-18 14:53
          回复
            好好查查古代屠城是什么意思在法 什么都不了解 只能显示你制杖 你知道吗? 历史明确记载刘邦屠戮两次 这两次才是真正的屠城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4-18 15:05
            回复
              结合上下文,看看对“屠”字怎么描述的再去讨论“屠”是攻克还是屠城的意思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4-18 15:26
              收起回复
                刘邦的屠是攻破,曹操的是屠城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4-19 08:04
                收起回复
                  真的假的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4-19 08:41
                  回复
                    1.“屠”不一定是屠杀老百姓。否则如何解释“沛公屠咸阳”,然后又和秦人“约法三章”? 1.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2. 如何解释“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3.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这里“沛公屠咸阳”显然是攻破的意思,刘邦走的是群众路线,不拿群众财物,受到群众拥护,这也为刘邦日后还定三秦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2.“沛公将数万人已屠武关。”的“屠”也不是屠城。《史记·淮阴侯列传》:【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这里清楚表面刘邦入武关,是秋毫无所害,哪里来的屠杀?
                    3.《史记项羽本纪》:【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如果刘邦真在咸阳和武关屠城,能“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难道要把财物烧给被屠杀的人?
                    综上:刘邦是最早走群众路线的君主。后世的李渊入长安“约法十二条”,学的就是刘邦。“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这和后世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何其相似乎?


                    IP属地:福建10楼2024-04-19 10:25
                    收起回复
                      给我逗笑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4-19 10:51
                      回复
                        每次看你们一本正经的把“屠”都当做屠城,我就不仅想起这两:
                        闵王亡逃,仅以身脱,匿莒,乐毅追之,遂屠七十余城,临淄尽降,唯莒即墨未下,尽复收燕宝器而归,复易王之辱。——《新序》
                        弇凡所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尝挫折。——《后汉书》
                        乐毅把齐国差点屠成无人区,耿弇屠城三百,当世阎王。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4-19 13:02
                        收起回复
                          吕政粉又开始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4-04-19 13:08
                          回复
                            刘邦确实干屠城,比如武关颖阳,但是评论区的屠咸阳什么情况,出自史记汉书哪一章?合着约法三章又屠咸阳?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4-20 13:02
                            收起回复
                              为什么在意屠城呢?古代屠城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IP属地:浙江17楼2024-04-20 20: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