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委编办积极贯彻落实大抓基层工作导向,全面优化镇街机构设置,着力构建执行有力、高效顺畅的镇街组织架构,重点突出“上下贯通、党建引领、因地制宜、方便为民”四个方面,助推基层经济社会高效能治理、高质量发展。
一、突出上下贯通。聚焦基层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等主要职能,除长岛综试区个别乡镇因规模较小、人口较少,综合设置机构外,全市其他镇街统一设置党政办公室、党建工作办公室(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牌子)、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挂退役军人服务站牌子)、平安法治办公室等5个内设机构,结合实际设置应急管理服务中心、综合执法队、财政经管服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4个事业单位。市域内、县域内镇街机构设置相对统一,保证了上下贯通、步调一致、执行有力。各镇街在全面承担四项基层最基本、最关键职能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完善消防、物业管理、数据信息管理等职能,确保省、市布置的相关重点工作落实到位,并结合各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坚持从实际出发配置职能,突出各自的工作重点。
二、突出党建引领。坚持把党建工作嵌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经络上,把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强化镇街党(工)委领导核心和统筹协调功能作为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组织架构的根本来抓。所有镇街均设置党建工作办公室,加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牌子。一方面,突出“大党建”工作理念,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一体化统筹推进党建融合发展、网格化治理、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工作,提升基层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水平;另一方面,统筹党建、宣传、公共文化等相关联职能,着重发挥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政治优势,建强“家门口”宣传和文化服务阵地,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民生服务,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效能优势,为镇街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政治保证。
三、突出因地制宜。紧贴烟台实际和基层需求设置了2个事业单位,确保机构设置更加简约高效、更加突出民生、更加接地气。一是统一设置了财政经管服务中心。一方面,单独设立这个专门性机构,负责农村集体“三资”审计监督管理,负责各类合同的管理指导与审核监督,进一步守好看牢农村集体家底,规避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的风险;另一方面,随着上级各类支农资金倾斜,为镇街设立这个专业性机构,进一步规范管理资金使用,全力提升“村账镇管”质效,更好服务镇村经济发展。二是全市126个镇街设置了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占比80%以上。主要负责落实“三农”政策,负责农业、林业、果业、水利、农机、畜牧兽医、渔业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的业务指导和服务,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和动植物疫病防控等工作,从而有效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有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四、突出方便为民。把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作为构建组织架构的最终落脚点,着力在镇街运行机制上突破创新。按照“前台”+“后台”的管理服务运行模式,镇街均建立了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治理中心两个为民服务平台,既是平台又是前台也是场所。党群服务中心集中民政、劳动保障、医疗保障、卫生健康、残疾人事业等服务窗口,推行一站式便民服务,方便群众进“一个门”、办“百样事”;综合治理中心汇聚司法、公安、信访、法庭等各方调解资源入驻,推动一站式矛盾调处,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社会事务办公室、平安法治办公室作为“后台”,履行政策指导、政令传递、监督管理、后勤保障等职责,分别负责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治理中心日常运行和管理,加强两大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逐步形成依托“前台”为群众服务,“后台”为“前台”支撑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一、突出上下贯通。聚焦基层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等主要职能,除长岛综试区个别乡镇因规模较小、人口较少,综合设置机构外,全市其他镇街统一设置党政办公室、党建工作办公室(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牌子)、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挂退役军人服务站牌子)、平安法治办公室等5个内设机构,结合实际设置应急管理服务中心、综合执法队、财政经管服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4个事业单位。市域内、县域内镇街机构设置相对统一,保证了上下贯通、步调一致、执行有力。各镇街在全面承担四项基层最基本、最关键职能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完善消防、物业管理、数据信息管理等职能,确保省、市布置的相关重点工作落实到位,并结合各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坚持从实际出发配置职能,突出各自的工作重点。
二、突出党建引领。坚持把党建工作嵌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经络上,把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强化镇街党(工)委领导核心和统筹协调功能作为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组织架构的根本来抓。所有镇街均设置党建工作办公室,加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牌子。一方面,突出“大党建”工作理念,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一体化统筹推进党建融合发展、网格化治理、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工作,提升基层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水平;另一方面,统筹党建、宣传、公共文化等相关联职能,着重发挥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政治优势,建强“家门口”宣传和文化服务阵地,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民生服务,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效能优势,为镇街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政治保证。
三、突出因地制宜。紧贴烟台实际和基层需求设置了2个事业单位,确保机构设置更加简约高效、更加突出民生、更加接地气。一是统一设置了财政经管服务中心。一方面,单独设立这个专门性机构,负责农村集体“三资”审计监督管理,负责各类合同的管理指导与审核监督,进一步守好看牢农村集体家底,规避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的风险;另一方面,随着上级各类支农资金倾斜,为镇街设立这个专业性机构,进一步规范管理资金使用,全力提升“村账镇管”质效,更好服务镇村经济发展。二是全市126个镇街设置了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占比80%以上。主要负责落实“三农”政策,负责农业、林业、果业、水利、农机、畜牧兽医、渔业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的业务指导和服务,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和动植物疫病防控等工作,从而有效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有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四、突出方便为民。把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作为构建组织架构的最终落脚点,着力在镇街运行机制上突破创新。按照“前台”+“后台”的管理服务运行模式,镇街均建立了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治理中心两个为民服务平台,既是平台又是前台也是场所。党群服务中心集中民政、劳动保障、医疗保障、卫生健康、残疾人事业等服务窗口,推行一站式便民服务,方便群众进“一个门”、办“百样事”;综合治理中心汇聚司法、公安、信访、法庭等各方调解资源入驻,推动一站式矛盾调处,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社会事务办公室、平安法治办公室作为“后台”,履行政策指导、政令传递、监督管理、后勤保障等职责,分别负责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治理中心日常运行和管理,加强两大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逐步形成依托“前台”为群众服务,“后台”为“前台”支撑的基层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