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吧 关注:740,130贴子:15,299,543
  • 8回复贴,共1

长江大桥严重了限制航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4年现在才到4月20,以随便找的23.12.6日为枯水期(实际并不是23年冬天的最低水位),长江中游的城陵矶到湖口段水位比12.6日的枯水期全部涨高6米以上


查了23年12月初的维护水深,发现此时的维护水深完全还在645工程范围内,即武汉以下水深大于6米,城陵矶以下大于4.5米。


因此,24.4.20时候城陵矶以下的实际水深大于10.5米,武汉以下大于12米。
我觉得长江大桥应该以这样的水深条件(城陵矶10.5武汉12米)为依据,最起码城陵矶9米武汉10.5米。因为七下八上的主汛期还没到来,这样的水深条件能持续到9、10月,一共约五个月,看着不多,但比北极航道靠谱多了,北极6月底才解冻开航,通航时间不可能四五个月。而且长江干流航道短,城陵矶到入海口不到1500公里,船只两三天就能够驶入驶出,实际时间利用率高多了。
在这样的水深条件下,个人觉得桥梁通航净高应该大于航道水深的3倍,甚至是四倍,因为目前武汉以下的6米水深对应了24米净高,南京以下的12.5米水深对应50米净高。因此武汉以下的大桥通航净高不低于36米,城陵矶以下不低于30米,而不是现在的24米和18米,正是现在的桥梁净高限制,枯水期航道能维持6米/4.5米,汛期航道维护水深并没有相应地显著提高,限航严重。
但是长江干流航道涉及多个省,下游省份为了一己私利拿水文条件做借口。比如苏省南京以上净高24米,南京以下的省内大桥却全部净高50米以上,水文条件哪能这样地断崖下降。类似的事件还有湖北不愿建三峡第二船闸,诸多借口本质是想把上游的物资转运把握在本省手中,地方保护主义,另外还有广东不愿升级省内西江航道,广西近年才开建百色船闸而且级别偏低,右江都在筹划三改二百色船闸才四级。
实际上广西省内给出了完美的航道升级方案,就是新建桥梁按新标准,近二十年成功地把西江航运干线从三级提升到二级再提升到一级,老桥梁择机拆除。长江航道桥梁升级成本更大时间更长,需要国家层面长期和持续地规范


IP属地:江苏1楼2024-04-20 22:03回复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在答复广东省人大代表关于加快西江航道扩能升级,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建议时表示,该厅曾组织力量进行专题研究,认为现阶段将西江干线航道由3000吨级提升至5000吨级时机尚不成熟。
    一是经济和社会成本极高。5000吨级航道净空高度约32m。如西江肇庆以下至虎跳门航道提升至5000吨级,西江下游肇庆~虎跳门河段共有桥梁23座需拆除重建,需将原来的桥梁净高从22m抬升至32m,平均每座桥拆除重建需投资约12亿,框算总投资约需274亿元,投资巨大。同时桥梁的改造、重建的工期约3~5年左右,将对车辆的出行、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特别是铁路桥拆除重建涉及到线路改变,火车站的搬迁,及附件居民的征地搬迁,需付出极高的社会成本。
    二是5000吨级及以上海轮进入西江运输经济性不明显。从西江沿线货物的流量流向、运量发展预测分析,西江大部分水运量属于珠江三角洲和西江沿线地区的物资交流,从运输距离和货物运输的时效要求以及广西境内产生的西江水运量比重大特点分析,1000t~3000t级内河船舶完成水路货物运输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时效性,5000吨级及以上海轮进入西江运输,不是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目前珠江口已形成一批大型化、专业化泊位,水运采用大型专业船舶海运至香港港、广州港、珠海港、东莞港等港口,再通过水水中转模式(主要通过100t-3000t级内河船舶和A级航区船舶)转运至西江沿线地区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宜大力发展水水中转运输。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9-23 18:1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