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是非由或自論,凡事之非,莫可于執,著之抗言之鬥,自度非業加盛,終至入患,由是之道故面是非切勿掛懷。
【释义】所有是非之本體都是不可執著的,它只能給人們帶來壞處,只會給人們帶來不幸和災難,因此,在我們面臨是非的時候切不可執著它。
是非出現以後,讓別人自己去論理,他高興怎麽說,就怎麽說。不然的話,一糾纏在是非裡,就會造成爭辯,就要爭辯誰真誰假,誰正誰負,也就要造成互相之間言語上的爭鬥。而且,往往互相都不服輸,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麽到最後,耗費了許多時間和精力,誰是誰非仍然扯不清楚,事態愈演愈烈,相互間的感情也就愈來愈壞,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也愈來愈複雜,乃至於引起禍患,更嚴重者甚至於出現殘殺、死亡等等災難。
所以,我們明白了是非是不可執著的這個道理以後,在遇到是非時,就不要掛在心中,這樣久而久之,是非自然會慢慢消失,因為其本體屬無常性。所以說面臨是非不掛於心,既有益於自己,又有益於他人。
【注疏】
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老子说“辩者不善,善者不辩。”
释尊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很多人从外而求,他人认同方为“心安”;而有智有德者从内而观,不求人同、不论他非,真是“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所以,能量弱小者,在执着是非中纠缠不清,哪有精力做事呢?
能量强大者,在理得心安中自在洒脱,顺势而为成就斐然。
【释义】所有是非之本體都是不可執著的,它只能給人們帶來壞處,只會給人們帶來不幸和災難,因此,在我們面臨是非的時候切不可執著它。
是非出現以後,讓別人自己去論理,他高興怎麽說,就怎麽說。不然的話,一糾纏在是非裡,就會造成爭辯,就要爭辯誰真誰假,誰正誰負,也就要造成互相之間言語上的爭鬥。而且,往往互相都不服輸,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麽到最後,耗費了許多時間和精力,誰是誰非仍然扯不清楚,事態愈演愈烈,相互間的感情也就愈來愈壞,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也愈來愈複雜,乃至於引起禍患,更嚴重者甚至於出現殘殺、死亡等等災難。
所以,我們明白了是非是不可執著的這個道理以後,在遇到是非時,就不要掛在心中,這樣久而久之,是非自然會慢慢消失,因為其本體屬無常性。所以說面臨是非不掛於心,既有益於自己,又有益於他人。
【注疏】
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老子说“辩者不善,善者不辩。”
释尊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很多人从外而求,他人认同方为“心安”;而有智有德者从内而观,不求人同、不论他非,真是“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所以,能量弱小者,在执着是非中纠缠不清,哪有精力做事呢?
能量强大者,在理得心安中自在洒脱,顺势而为成就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