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孩子气吧 关注:10贴子:2,854

回复:古人称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太监”本为官名,中官之首才能称之为“太监”,此外有“大监”“少监”等。
  也就是说,只有大太监才能叫“太监”(呃,有些绕),一般的阉人、宦官是没有资格被称为“太监”的。
  当然,随着王振、刘瑾、魏忠贤等大太监的威名日重,民间渐渐就以“太监”一词代指阉宦了。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4-04-29 07:53
回复
      “官人”和“相公”,是特别能体现汉人文化的两个词汇,现今来看,都是用来代指丈夫。
      我们来简单看看这两个词汇是如何一步步演变成丈夫的。
      一开始,华夏的女子多称呼丈夫为“郎”,后来估计觉得这样喊有些肉麻,便加上了一个词称为“郎君”或者“夫君”。
      汉代之前,官人当然是指代官员,然而汉代以后,或许是出于望夫成龙的愿望,一些人便私下里用“官人”来称呼丈夫了,到了宋代,“官人”就渐渐成为了丈夫的标准用法,也没有谁大惊小怪了。
      然而直到宋代,“相公”都是特指宰相,因为当朝宰相常常会被封为某公(就是公爵),连在一起便是“相公”了。
      不过和“官人”一样,华夏的老婆们又觉得叫“官人”不过瘾了,还是叫“相公”最让人满意(也许私底下也有称呼为“陛下”的?)。
      所以到了明代,“相公”就不光是用来称呼宰相了,丈夫、进学的秀才等等,都会被称为“相公”。
      “郎中”“员外”和“博士”等,都是朝廷的官职,郎中和员外郎在侍郎之下,各朝略有不同,博士在秦汉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到了唐宋明清则是国子监(太学)的教授官。
      这些词汇和“官人”“相公”一样,也被广大华夏百姓拿来称呼医生(类似的还有“大夫”)、富翁和有专业技能的人了(如茶博士,卖茶的)。
      另外多说一嘴,“老公”“老婆”这个两个词在历史上出现的也很早(似乎是唐朝?),本意类似于今天一些情侣打情骂俏称呼自己的对象为“老头子”“老太婆”这样。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4-04-29 07:54
    回复
      历史上的皇室子女称呼他们的父亲母亲在历朝历代并不完全一样(毕竟随着历史变迁,称呼本身也在逐渐发生改变),这里以相对不为人知的宋朝皇室举例,因宋太祖教育子女勿要以生在帝王家就忘本、脱离百姓(大概是这个意思吧,没有翻资料,感兴趣的知友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资料),让赵宋的皇室成为最具人情味的帝王之家,皇室之间的称呼也与民间百姓无异(正式场合要具体而论,如有官职就以臣子礼觐见)。
        换句话说,皇室中人互相之间的称呼大多与民间无意,“爸爸”“妈妈”“孩儿”什么的很常见。至于“儿臣”这种,只有在正式场合并且这位皇子身有官职或有爵位才会如此自称,而且此时他称呼皇帝为“陛下”而非“父皇”。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4-04-29 07:58
      回复
        明朝举例(其实明朝两百多年,也还是有不少差别),喊自己父母“爸爸”“妈妈”的并不少啊……
          “爹”“娘”是比较北方的称呼,而且在不同时代也有很大变化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4-04-29 07:58
        回复
          “唯”和“诺”确实是古人正式场合的应答词汇,只不过很多影视剧里用反了。
            举个例子吧,我让我儿子给我找个美女过来,我儿子应该说“唯”,而非“诺”,反过来,我让我老婆给我安排个家务活干干,我老婆说的就是“诺”。
            简单地说,“诺”是长辈或者位尊者所用,“唯”相反。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4-04-29 07:58
          回复
            皇帝皇后等人自称(限秦以后)
            朕、孤、寡人、不谷、哀家、不佞
            谦逊自称
            臣、鄙臣、在下、鄙人、仆、下愚、牛马走、不才、愚、卑人、敝人、卑微 、鄙夫 、下官、末官、小吏、晚生、学生、小生、小可、小子、小的、小人 、老朽、小老、老夫、老汉、老拙、老臣、老奴、奴、奴婢、 鄙生 、鄙老、
            老朽、老鄙、老仆、贱人、不肖、贱士、不孝儿、贱臣 、
            婢子 、奴 、下臣、在下
            女子自称
            妾、臣妾、奴、奴家
            出家人自称
            老衲、贫僧、贫道 、洒家、小衲(韦小宝自称~)
            平等自称
            我、余、予、俺
            古代的女子称呼:
            女子自称--“奴家”
            女子谦称--“妾”、“贱妾”、“奴婢”
            老年妇女谦称--“老身”
            谦称自己的丈夫--“拙夫”
            王妃、王后在皇上面前自称--“臣妾”
            王妃、王后在臣子面前自称--“本宫”
            寡居皇太后自称--“哀家”
            民间女子自称--“小女子”、“民女”
            称对方的年龄(多用于年轻女子)--“芳龄”
            称对方的名字(多用于年轻女子)--“芳名”
            女子谦称自己容貌--“蒲柳之姿”(柳树在古代被看作树中的贱物)
            其他:
            “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如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
            “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敢”--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如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拙”--用于对别人趁自己的东西。如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拙荆、贱内、内人:称自己的妻子。
            “小”--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小女子、小妇人;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子: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小可(多见于早期白话):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没有才智的)、不肖(没有出息的),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家”--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常用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等等。
            “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称弟弟;舍妹:称妹妹;舍侄:称侄子;舍亲:称亲戚。
            古人在说自己时的谦称因身份而有所不同。一般人说自己可以说“鄙人”、“在下”、“小可”、“不才”、“愚兄”,单个字可以说“仆”,如“仆窃不逊,近自托自无能之辞”(司马迁《报任安书》),可以说“愚”,可以说“窃”,“愚以为”“窃以为”都是“我以为”的意思。大臣们在君主面前可以说“臣”、“微臣”,甚至说“奴才”(何绅不是经常说吗?),犯了罪了说“罪臣”。下级官吏在上级面前说自己“下官”、“卑职”。下级将领在统帅面前称自己“末将”。君主自己称呼自己时说“寡人”、“孤”、“朕”。丫环在主子面前自称“奴婢”。百姓在官员面前说“小人”“贱民”。古代女子谦称自己为“妾”、“妾身”、“贱妾”。出家人称自己“贫僧”、“贫道”、“贫尼”。所有这些都是古人对自己的谦称。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4-04-29 07: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