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吧 关注:4,878贴子:37,557
  • 6回复贴,共1
求助

讨论:简文和桓温两人是不是被迫或者主动降职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题:
司马昱:抚军将军→抚军大将军兼录尚六条事→司徒→复位琅玡兼丞相。
太宗简文帝讳昱,字道成,中宗少子也。母曰:郑夫人,永昌二年,封琅琊王。咸和元年,郑夫人薨。上时年七岁,哀号守诚,乞得服重,朝议哀之,故徙封会稽王。康献皇后临朝,建位抚军大将军、录尚书六条事。二年,骠骑将军何充薨,皇太后诏上内总万机。海西公即位。七月,以琅琊王封绝,复徙上为琅琊王,封王子昌明为会稽王,固让不受。太和元年十月,诏以为丞相、尚书,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给羽葆鼓吹班剑六十人,固让不受。
同样,《晋中兴书》、《世说新语》、没有司徒相王,只有抚军相王。
《天文志》、《沙门传》,有司徒司马昱。
(升平二年)春,正月,司徒昱稽首归政,帝不许。
五月,加征西大将军桓温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假黄钺。温以抚军司马王坦之为长史。
这两段记载同时出自《资治通鉴》。
疑问:司马昱到底有没有被贬过职,以及最后兼任丞相,是从抚军将军→丞相,还是从司徒→丞相?
桓温:安西将军兼荆州刺史→征西大将军兼开府仪同三司领临贺郡公→太尉
太尉桓温欲北伐,屡诏不许。温辄下武昌,人情震惧。
(兴宁二年)五月,变成了大司马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5-21 09:16回复
    补充:(兴宁二年)五月,加征西大将军桓温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假黄钺。疑问:大司马优先于太尉?
    同样世说新语也没有太尉桓温的记录,太尉去哪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5-21 09:19
    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5-21 09:19
      回复
        我记得吧主在说司马丕的帖子里,说司马丕给他(可能是还有桓温弟弟之类的,记不太清)明升暗降了,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5-21 10:53
        回复
          司马昱升迁没有降职的迹象,桓温的官职记录从征西大将军直接升大司马,有可能期间太尉的职务被免除,桓温在北伐中不向北而违诏向东到安陆,又南下武昌,可能被免除太尉,调桓温到扬州让忠晋的桓冲、桓豁接替他守上游,有明升暗降的内涵。


          IP属地:北京5楼2024-05-24 04:0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