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新闻吧 关注:5,862贴子:13,745
  • 0回复贴,共1

谣言套路深,别让自己成为流量的帮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5月27日,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四批网络谣言典型案例,在这些案例中,包含了社保、医保、洪水、火灾、学生等关键词,涉及公共政策、突发事件以及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领域广泛,形态多样,无孔不入。今年以来,网络谣言纷出,在相关部门的重拳出击下,累计已有10859个造谣账号被处置。
“真相还没有穿上鞋子,谣言已经跑遍了全世界”。一些造谣者为了利益不惜捏造谎言、炒作事件,在网络上发布一些看似很重磅的视频、信息等,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波澜,实际上是肆意编造、空穴来风,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谣言、谎言。
当你不明所以,四处求证时,你就掉入了谣言的套路陷阱中,成为了造谣者获取流量的帮凶。在这个流量横行的网络时代,普通群众又该如何识别和辨别网络谣言,面对网络谣言时又改如何做,避免成为流量的帮凶呢?
网络谣言一般具有来源模糊、传播迅速、内容荒诞等特点。网络谣言的信息来源一般不明确,通常以若干图片或视频片段配上一些特定的文字出现,图片和视频一般看不出明确的时间和地点,只有事件本身,甚至是掐头去尾,以这种模糊不清的信息来吸取流量,抓住群众的眼球。凭借着互联网传播的优势,网络谣言传播的方式更加的多样了,能够更广泛快速的抵达受众,一张图片或者一个视频短短几个小时就可以成为网络热点事件。而这些传播迅速的网络谣言,内容一般是荒诞、吸睛的,利用群众的同理心,让群众信以为真,带动公众情绪、贩卖焦虑,引起群体对立和社会撕裂,甚至于一些网友在辟谣后还在盲目跟从。
有一些造谣者甚至是凭空捏造,用小号捏造一个荒诞的谣言,再用大号来求证,利用群众的同理心,在求证的过程中传播谣言,而不明所以的群众为了寻求真相,不断向他人求证,更是加快了谣言的传播,陷入了谣言传播的陷阱中,成为造谣者抓取流量的帮凶。
“谣言止于智者”,在尚未全面了解信息前,不满从听信网络的只言片语,不随意编辑、转发引人注目的内容,保持理智,对于奇葩离谱的信息保持警惕心,不盲目跟风,以求真务实的态度,通过官方等正规渠道了解信息。与此同时,增强自身知识储备,多读书,读好书,增强辩证思维,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自觉学法、尊法、守法,在实施自由表达权利的同时,承担起维护真相的义务,对法律心存敬畏之心,谨言慎行,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体制网络谣言及虚假信息,在必要时候向公安机关寻求帮助,举报网络谣言,塑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网络谣言##清朗行动#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6-01 00:4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