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群英传2mod吧 关注:6,249贴子:663,247
  • 8回复贴,共1

【游戏资料】荆棘三国黄巾起义丁原开局主力情况一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献给作者荆棘和喜欢三国群英的玩家。


IP属地:四川1楼2024-06-02 12:51回复


    丁原,字建阳。东汉末年大臣。为人粗略,有武勇,善骑射。初为南县吏, [12]中平五年(188年),出任并州刺史、骑都尉, [2]屯兵于河内郡,亲近善待吕布,又派遣张杨、张辽等人到京城任职。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后,在大将军何进征召,带兵进入洛阳,授武猛都尉。 [5]谋划诛杀十常侍。事情败露后,何进为宦官所杀,担任执金吾。 [5]董卓率兵进京后,收买丁原部将吕布将其所害, [8]并且兼并丁原的部众。 [7]


    IP属地:四川2楼2024-06-02 12:54
    回复


      开局成为韩馥之子】 韩景穿越到东汉末年,发现自己是最窝囊的诸侯——韩馥的儿子。有爹靠不住,韩景为了自己,以强横的姿态站了出来。
      穿越小说人物


      IP属地:四川3楼2024-06-02 12:58
      回复


        李典(生卒年不详),字曼成。山阳郡钜野县(今山东巨野)人。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曹魏名将。
        李典自幼好学,不乐兵事,起初治民,后来从军。并从征河北、荆州、西凉等地,屡立战功。曾在博望坡之战识破刘备的伪遁之计,救下了夏侯惇、于禁。又参与了逍遥津之战。
        李典深明大义,不与人争功,尊敬儒雅,尊重博学之士,有长者之风,官至破虏将军,三十六岁时去世。


        IP属地:四川4楼2024-06-02 13:02
        回复


          吕布(?~199年2月7日 [101]),字奉先,号称“飞将”。五原郡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人。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 [59] [60]吕布初因勇武被并州刺史丁原任为主簿,大见亲待。董卓入京之后,诱其杀丁原,并任骑都尉,后任中郎将,封都亭侯,与董卓誓为父子。关东军起兵讨董卓,吕布参战,因与将领胡轸不和,被孙坚战败。后被王允、士孙瑞、杨瓒等拉拢,成功刺杀董卓,任职奋威将军,进封温侯,与王允同掌朝政。王允死后,其先后投靠袁术、袁绍、刘备均未遂,故占据徐州一带,自称徐州刺史。建安三年(198年),吕布被曹操围困数月,后下城投降,最终被曹操缢杀。 [61]吕布由于小说《三国演义》及各种民间艺术的影响,向来是以“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存在于后世的心目中。在历史中,吕布倒戈董卓更是对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IP属地:四川5楼2024-06-02 13:03
          回复


            张辽(169年 [169]~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聂壹的后人。 [168]张辽年少时为雁门郡吏,中平五年(188年),被并州刺史丁原召为从事。入京后,先后隶属于何进、董卓、吕布,为骑都尉。兴平元年(194年),从吕布攻曹操于兖州。后与吕布奔徐州,领鲁相。吕布败亡后,张辽率众降曹操,任中郎将。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之战中,数有战功。战后,奉命平鲁国诸县,又收降地方豪强昌豨于东海。从征冀州有功,行中坚将军。又独领一军攻占赵国、常山以及海滨地带,升荡寇将军。建安十二年(207年),随曹操征柳城。于白狼山之战率领先锋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次年,以静制动平定军中谋反。次年,击灭江淮军阀陈兰、梅成。后进驻合肥。 [166]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战,张辽率领八百将士 [170],袭击东吴十万大军, [171]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 [172],令吴军崩溃。 [173]在东吴撤军时,张辽率领追兵,大破孙权、甘宁、凌统等 [174],差点活捉孙权。 [175]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 “张辽止啼”成为流传千古的典故。 [1]战后,升征东将军。曹丕即位后,转为前将军,受封晋阳侯。黄初三年(222年),带病率军攻吴,破吴将吕范。不久病卒于江都,谥曰刚侯。张辽为历代所推崇,成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IP属地:四川6楼2024-06-02 13:04
            回复


              曹操(155年 [1]-220年3月15日 [2]),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 [73],一说本姓夏侯 [141],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3]。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261],中国东汉末年的权臣,亦是曹魏政权的奠基者。太尉曹嵩之子 [3]。曹操少年间任侠放荡,到二十岁时举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后任骑都尉,参与镇压黄巾军,调济南相。董卓擅政时,散尽家财,起兵讨董卓。初平三年(192年),据兖州,分化诱降黄巾军三十余万,选取其中精锐组建青州军。建安元年(196年),迎汉献帝至许县,从此用献帝名义发号施令,总揽朝政。在此前后相继击败袁术、陶谦、吕布等势力。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之战中大败割据河北的袁绍,随后削平袁尚、袁谭,北击乌桓,统一北方。建安十三年(208年)进位丞相。同年率军南征,收服荆州,但在赤壁之战中败于孙刘联军。建安二十年(215年),取汉中,次年(216年)自魏公进爵魏王。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于洛阳,享年六十六岁 [139]。曹魏建立后,被追尊为太祖,谥号武皇帝 [112],葬于高陵。 [73]曹操用人唯才,抑制豪强,加强集权;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他的诸种举措使统治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对于曹操的功业及其为人,后世评论之多,分歧之大,可谓世所罕见 [262]。此外,他知兵法,工书法,擅诗歌。其诗多抒发政治抱负,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开建安文学之风。著有《魏武帝集》,已佚失。今人辑有《曹操集》。 [112] [261]


              IP属地:四川7楼2024-06-02 13:05
              回复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 [76]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除此之外,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 。赵云去世后,于蜀汉景耀四年(261年)被追谥为“顺平侯”,其“常胜将军”的形象在后世被广为流传。


                IP属地:四川8楼2024-06-02 13:06
                回复


                  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东汉末年名将 [15]。弓马熟练,箭法精良。曾为救孔融而单骑突围向刘备求援。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孙权统事后,因太史慈能制刘磐【pán】,便将管理南方的要务委托给他。 [1]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逝世,死前说道:“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 [13](《吴书》,《三国演义》为“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言讫而亡,年四十一岁。


                  IP属地:四川9楼2024-06-02 13: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