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吧 关注:708,531贴子:15,101,283

最存古的语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六南语的存古问题,一直是六南人热衷的,

吴人认为吴语最存古,
闽人认为闽语最存古。
粤人认为粤语最存古。

存古不存古,不是谁嗓门大谁有理,
存古有一个标准,

侗台语的原初声调是15个,
谁接近15个,谁就最存古。

吴地语言起步声调是7个,比如苏锡常,宁波,杭州,等等,
但是乡村地区声调高于7个,

算下来,吴地语言最存古的是吴江话,
吴江有12个和11个声调的吴语,


闽地语言,
福州话9个声调,闽南话也有9个声调的,厦门话是7个声调,
所以闽地语言起步声调也是7个,和吴语不相上下。


粤地语言起步声调是9个,比如广州话就是9个,
粤语没有低于9个声调的,

虽然江苏的吴江有12个声调的,
但是一山更比一山高,天外有天,
广东博白粤语13个声调,水根粤语14个声调,和古侗台语只有一步之遥,已经无限接近原始侗台语。


比较下来,粤语的古侗台语词汇,明显比吴语和闽语多,

尤其是水根粤语,已经无限接近古侗台语,只差一个声调,
也就是说水根粤语的文言借词只有8%,其他语言难以望其项背。


所以比较下来,粤语最存古,
吴语和闽语不相上下,略逊一筹。

但是要声明,六南语的存古,是侗台语的古,不是汉语的古。六南语并没有汉语成分。


IP属地:河南1楼2024-06-04 10:45回复
    汉语的存古,

    汉语最存古的是哪一种?

    原始汉语是无声调语言,声调为零,
    所以谁接近零,谁就最存古,


    普通话是4个声调,所以普通话第一个出局。

    很多北方大城市也是4个声调,比如西安话是4个声调,肯定也出局。

    中原官话是3个声调,已经接近古汉语,

    汉语是否存在零声调的汉语,
    没有。

    汉语是否存在一个声调的?
    没有。

    汉语最少声调是甘肃红古话,2个声调,

    所以汉语最存古的是甘肃红古话,2个声调。


    IP属地:河南2楼2024-06-04 11:00
    收起回复
      藏缅语的存古,

      “汉藏同源”的说法,最早起源于语言学,是语言同源,但是人种不同源。

      哪一种藏缅语最存古?

      藏缅语的祖语是无声调语言,声调为零。
      所以谁接近零,谁就最存古。

      虽然汉语找不到低于2个声调的,但是藏缅语却大量存在。

      声调为零的藏缅语,比如嘉荣语,
      嘉荣语无限接近原始藏缅语,
      所以嘉荣语最存古。

      藏缅语还有一个声调的语言,也有2个声调的语言,也是无限接近原始藏缅语。、

      所以,虽然汉藏语同源,
      但是汉语变化稍微大了一点,藏缅语更存古一些。

      所以想知道古汉语的听感,只需听听嘉荣语,古汉语就是这个味。

      虽然双方词汇不同,听不懂。但是听感一样。


      IP属地:河南3楼2024-06-04 11:01
      收起回复
        让我想起了一个类似的问题:宇宙是多少维?普遍观点是4维(3维空间+1维时间),而弦理论是11维,但按大爆炸理论,大爆炸前的宇宙是一个奇点,所以最初是0维的。


        IP属地:河南4楼2024-06-04 12:40
        回复
          百戏之祖昆曲就是用的中原音韵。
          昆曲之父魏良辅说:“中州韵词意高古,音韵精绝,诸词之纲领。”
          李渔说:“正音维何?使归《中原音韵》之正因是已。”
          不仅昆曲,江浙地区的绍剧、锡剧、甬剧,其韵白都用中州韵。本地方言的土白只有插科打诨时才用。
          京剧也是如此。
          问题来了,这些剧种为什么不用天天在贴吧里喊“存古”、“古汉语”、属那几只蹦最高的广东话?


          IP属地:吉林6楼2024-06-04 14:52
          回复
            华夏正统在加绒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6-04 15:01
            回复
              所谓存古,有证据才是古,没证据的如何判断呢?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4-06-04 15:04
              收起回复
                吴语的声调其实只是针对单独的字词,放句子里可以随意变调,如,头头头,三个字一起说就是三个不同的调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6-04 15:52
                收起回复
                  江西都昌十三个声调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6-04 16:50
                  回复
                    杭州话存不存古?

                    不知从何时起,有好事者认为杭州话和中原话有关,坊间甚至称什么“豫杭”。

                    以真正的学术观点——杭州话是典型的侗台语系侗水语支,7个声调,

                    杭州大市区语言不下20种,声调各有不同,基本都超过7个声调,

                    这种7个声调的语言,和汉藏语系相差甚远,甚至比上海话更远,上海话只有5个声调,

                    一般说来, 声调越多,就越原始,就越接近原始侗台语。

                    杭州话与河南话没有任何关系,
                    杭州话7个声调,
                    苏州话7个声调,
                    无锡话7个声调,
                    常州话7个声调,
                    宁波话7个声调,

                    吴语最低为7个声调,

                    杭州话并不特殊,

                    但是民科总是想和河南话联系起来,真是无知 ,

                    以学界的观点——超多4个声调,就不是汉语,

                    杭州话连汉语都不是,更不是河南话。宋朝的河南话是无声调语言,声调为零。

                    萧山话是8个声调,比市区多一个,

                    一般在六南地区,乡村比市区声调多,早年萧山不是区,
                    这和苏州吴江区类似,吴江县声调比苏州多,后来才划成吴江区。

                    杭州语的儿化音是百越民科津津乐道的,以此证明杭州语是神马古汉语,
                    这是唯一的证据了,

                    但是这唯一的证据有问题,杭州话的儿化音不是来自中原,而是来自满人,

                    杭州满城驻扎200多年,比南宋历史更长,南宋才100多年,
                    满人都是大卷舌,杭州儿化音就是满人带来的,进入了杭州话,

                    那种儿化音是满语特有的,

                    中原话没有重度卷舌,不论古代还是今天,中原口语都没有那种大卷舌。
                    而且普通话的大卷舌,也是满人带来的,不是中原人带来的,

                    古汉语没有zhi chi shi , 只有 zi ci si。不卷舌。
                    杭州话的儿化音非常生硬,远不如中原话来的自然天成。

                    杭州话是侗台语系的一支,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杭州话没有古汉语词汇,只有文言词汇。
                    杭州话,苏州话,都是典型的侗台语。

                    杭州话并不是最存古的吴语,中规中矩,要存也是存侗台语的古,而不是存汉语的古。


                    IP属地:河南11楼2024-06-04 18:16
                    回复
                      最不存古的语言——上海话

                      在六南语几千种语言里,水根粤语最存古,14个声调,
                      上海话最不存古,5个声调。

                      这是两个极端,
                      水根粤语的侗台词汇是92%,文言借词是8%,

                      上海话正好相反,
                      上海话的侗台词汇是8%,文言借词和官话借词是92%,


                      上海话形成很晚, 在清朝,
                      上海话是5个声调,这在六南语里是最少的,这是六南最少的极限值,六南没有低于5个的。

                      一般来说,在六南地区,城市越发达,越开放,声调数量越少,
                      所以上海话声调衰减到了5个,减无可减。
                      声调衰减的原因是受北方汉语的影响。

                      上海话最少有10种,声调各有不同,今天市区是5个声调,
                      川沙话是8个声调,松江话是9个声调。

                      一般来说。六南语没有官话借词,只有文言借词,

                      因为六南语形成于唐宋,官话形成于明。六南语形成之时,官话还没有产生,无法从官话借词,

                      但是上海话有官话借词,上海话形成于清,此时官话已经形成,
                      正是官话借词的进入,上海话声调继续衰减,一直衰减到最低值5个。

                      普通话声调是4个,中原官话声调3个,
                      上海话声调能否继续衰减?

                      如果上海话声调继续衰减,那么它的侗台语词汇必须全部剥离,
                      如果上海话的侗台语底层词汇全部剥离,那还是上海话吗? 那肯定是官话了,上海话就消失了。当然上海人也不愿把侗台词汇剥离,那就失去上海味道了。

                      举个例子:
                      上海话——侬晓得伐,吾老欢喜侬咯,
                      普通话——你知道吗,我很喜欢你。

                      侬——侗台底层词汇,
                      晓得——楚语借词,
                      吾——文言借词
                      老——侗台底层词汇,
                      欢喜——文言借词,
                      你——官话借词。


                      例子2;
                      上海话——今朝是我生日,侬要早点回窝里相。
                      普通话——今天是我生日,你要早点回家。

                      今朝——文言借词,
                      是我生日——官话借词,
                      早点回——官话借词,
                      窝里相——侗台底层词汇。

                      六南语的每一句话,都有文言文借词,

                      如果把六南语的文言借词全部剥离,那么六南语立即崩溃,变得支离破碎,无法表达思想,
                      所以六南语无法离开文言借词,正是因为文言借词的进入,六南语得以形成,

                      文言借词不进入,就不会有六南语,那是原始侗台语。

                      上海话比其他六南语多了一部分官话借词。
                      在六南语里,上海话是最容易懂的,但不意味着北人能听懂,

                      如果北人没学过,保你一句也听不懂,毕竟横跨两大语系,
                      即使同一个汉藏语系,藏语缅语你能听懂吗?你一句也听不懂,更何况两大语系?


                      IP属地:河南12楼2024-06-05 06:36
                      回复
                        上海话的消亡时间

                        六南语是否注定要消亡?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导致六南语消亡的原因是什么?——没有造词能力。

                        六南语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造词能力。
                        无法造新词,就像一个不死癌症,最终会把六南语拖入死亡的深渊。

                        唐宋时期,汉学文明进入吴地,给吴人展现了一片新世界,
                        但是吴人的古侗台语的词汇贫乏,无法和这个新世界对应,
                        所以,吴人从汉文典籍上找词汇,找到的都是文言词汇,然后把这些新鲜的文言词汇,加入自己的古侗台语之中,吴语就这样形成了。

                        侗台语没有造词能力,吴语,粤语,赣语,都是这样,无法造新词,
                        当吴人,粤人需要新词,就从汉语里借,比如“依稀,“钟意,”几多”,都是汉学文明的词汇,

                        当西学文明到来之后,又产生了大量新词,
                        比如“碳酸钾”,“氯化钠”,青霉素,
                        又比如,“高铁”,量子,“纳米”,“芯片”,“社保”,

                        汉语有造新词能力,这都是汉语词汇,
                        吴语粤语仍然需要向汉语借词,把这些西洋新词借入吴语粤语之中。
                        所以在吴语粤语存续的过程中,它必须不断的从汉语借词。

                        这些借词越来越多,

                        它活着的时候,需要不停输入新鲜血液。停止输血,就会死亡,它就是一具僵尸。

                        一种语言,它的词汇都是别人给它的,都是高级词汇,艺术词汇,科技词汇,哲学词汇。它自己的词汇都是骂人词汇,生殖器词汇,那么这种语言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以上海话为例,
                        上海话作为一种语言,实际上已经死亡了,它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它的高级词汇都是别人给它的,它自己只剩下骂人词汇,生殖器词汇。

                        上海小朋友学英语的积极性,是国内最高的,
                        已经没有小朋友愿意学上海话,
                        上海话处于被废弃的状态,

                        苏州话也一样,也处于被废弃的状态,

                        六南语的情况和满语一样,没有造词能力,
                        今天会说满语的,恐怕不超过10个人。

                        在广大六南地区,上海话是最先消亡的。
                        苏州话杭州话紧跟其后。


                        IP属地:河南13楼2024-06-05 19:44
                        回复
                          上海话与推普

                          推普是否加速了上海话的消亡?
                          这是一个伪命题。

                          这世界消失过很多语言,成千上万种,不是推普造成的。
                          实际上,正是因为文言借词的进入,六南语才得以形成,

                          六南语消亡,根本原因不是普通话,普通话是汉语,汉语不会导致你的语言消亡,
                          汉学文明不会导致你语言的消亡,

                          真正导致六南语消亡的,是西学文明。

                          西学文明产生了太多西洋新词,
                          因为汉语有造词能力,汉语以造新词作为应对。
                          但是别的语言没那么幸运,

                          比如日语,
                          日语没有造词能力,如果日语有造词能力,就不会从汉文借词,

                          今天的日语,充斥着英语借词,都是直译,变成假名,
                          它只能这样做,英语直译,加入日语之中,
                          所以,日语作为一种语言,它已经死亡了。

                          民国时期,上海话有一个词汇——水门汀,
                          现在的人都不知道了,
                          水门汀是什么?
                          就是——cement,水泥。

                          日语就是这种情况,英语直译。

                          汉语有造新词能力,水泥好理解,水门汀不好理解。

                          西学文明导致汉语词汇暴涨,
                          比如最新的,“神经网络”,“类脑芯片”,“脑接口”,

                          这些词本质是西学文明的新词,汉语把它转化成容易理解的,

                          这些词,上海话必须借过去,不借怎么办?那只能英语直译,英语可是多音节语,那就更难理解了。

                          一场学术会议,你上去全是——老嘎桑,窝里相,赤佬,宗桑,册那,
                          令人情何以堪啊?

                          现代社会,六南的文言借词,属于汉学文明词汇,已经不够用了。——第一次借词,
                          必须从西学文明借词,否则就消亡。——第二次借词,

                          日语,韩语,六南语,在唐宋时期向汉语借词,是第一次借词,
                          这次借词,延续使用了一千多年,截止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也就是1950年左右,

                          1950年以后,西学文明蓬勃发展,盖过了汉学文明,产生了大量西洋新词,
                          日语,韩语,六南语,必须进行第二次借词,

                          这第二次借词,要了日语韩语的命,也要了六南语的命,
                          日语,韩语作为一种语言,已经死亡了,

                          如果一种六南语,它充斥着汉语借词和西洋新词,那么它实际上已经死亡了,它死于没有造新词能力。


                          IP属地:河南14楼2024-06-06 13:28
                          收起回复
                            上海话的侗台词汇含量

                            六南语的侗台词汇含量,是个谜,

                            以粤语为例,粤语是侗台语系壮傣语支,
                            粤语的壮傣词汇到底有多少?

                            北人不知道,粤人也不知道,

                            有的粤人认为广州粤语的壮傣词汇含量为25%,
                            有的粤人认为20%,
                            有的粤人认为15%,

                            反正是越少越好,这些词汇令粤人羞愧难当。


                            其实不用一个一个数,有一个简单的计算办法,

                            古壮傣语的声调为15个,壮傣词汇含量为100%,
                            4个声调就是汉语,壮傣词汇含量为0%,

                            15个到4个,级数为11,每级差为8%,

                            那么广州话9个声调,壮傣词汇含量为——40%,
                            广州话的壮傣词汇为40%左右,大差不差,差不了多少,

                            以此推理,浙江温州话9个声调,侗水词汇含量是40%,

                            上海松江话的侗水词汇含量是40%,

                            剩下的60%是文言借词,比如“几多”,“依稀”,等等,都是从汉文典籍上找来的词,不是汉语口语词,


                            那么苏州话7个声调,侗台词汇含量是——24%,剩下的都是文言借词,

                            用这个简易数学模型计算上海市区话的侗水语词汇含量,——为8%,
                            上海话的侗水词汇不多了,只有8%,

                            所以上海市区话的声调是5个,无法再衰减了,5个是侗台语的极限值,

                            这个数据大差不差,差不了多少。


                            IP属地:河南16楼2024-06-06 20:3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