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e6086ed5f0fd5266a72b3c1c9b199799/b8dca68ba61ea8d39adc163ad10a304e251f583c.jpg?tbpicau=2025-02-25-05_47d38d3069904b04f2abde770649a57b)
祖屋图镇楼。
先说下房屋背景:
坐标湖南娄底,老宅建于 1924 年的民国时期,由我的太爷爷,也就是我爷爷的爷爷所建。
正房占地面积大概 800 ~900个平方,建于 1924 年的的正房有 26 间,具体朝向为坐西朝东,分上下两个堂屋,具体布局表现为从正大门进入后,正房分布于左右两侧,中间为上下两个堂屋,堂屋的正中间是天井。杂房则分别布局于南北两边,总共开了东门(正门),北门,还有西门。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开南门。
杂物加上80 年代加盖的部分以及周边附属地块, 大概 1500 个平方左右。
太爷爷生了2个儿子,到了祖爷爷那辈又生了我爷爷那一辈 总共有7 个孙子,历经多年后,传到我爷爷手里大概分到祖宅的西北角部分,包括杂房和周边地块,也就是老宅的四分之一,合计大概 500 多个平方。
听奶奶讲,解放前在正门前面有个非常大的围起来的院子,解放后全部进行拆除。解放初期,政府将祖宅征收为共用并没收,后期经过一段时期从重新居住回来,当然以前的田地也没收了。
2022 年,受长沙自建房倒塌事故影响,政府开始着手将这种老宅定义为危房,并开始清理和拆除这种村里的老宅,于是在这个事件背景下,作为村里唯二的两座百年老宅正式进行了拆除。
根据协商和规划,分别根据不同的归属产权分将新建5 户独立的住宅,其中公共的堂屋部分作为集体的出行道路,并保留了北面的巷道。2023 年初,拆除了除归属我爷爷部分之外的老宅部分,2023 年 6 月,剩余的那部分因为受其他拆除部分的影响也全部倒塌并进行了拆除。
因我伯伯家长期生活在市区,加之我堂哥堂嫂都在事业单位,也不再愿意回乡建房,遂将他那部分产权转让给了我们家。
在这百年的时光里,在这个老宅里上演了太多的爱恨情仇的故事, 悲欢离合。
2023 年之前,祖宅的后堂屋前面便一直供奉着我太爷爷的木牌灵位,拆除后,牌位便移到了村里的公屋。
1998 年也就是十岁之前,我便一直生活在这老宅里,所以我总有一种内心说不出的情节,于是决定把这个祖宅传下来的部分再好好传承下去。
房屋为典型的微派风格,青砖白墙还有黑瓦。在 2015 年我特意去拍了一次,照片存储在一个移动硬盘里,但由于硬盘坏掉,照片已经全部丢失,只剩下这一张还是因为以前发了 qq 动态无意中保存了下来。
非常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