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吧 关注:3,544,866贴子:72,840,228

今年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1卷)出得很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昨天上午语文学科刚刚考完,所谓的权威机构对今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所谓的“评价和分析”就出来了。可谓是冠冕堂皇、洋洋洒洒的一大篇:


IP属地:安徽1楼2024-06-08 10:38回复
    机构你也信啊,22年出的伍子胥的题,那些机构连在对应原文那一段都找错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6-08 11:01
    收起回复
      1.以党的创新理论培根固本
      试题选取党的创新理论及对创新理论的深入阐释作为阅读材料,设问符合青年学生认知特征,层层推进,在考查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指导实践


      IP属地:安徽5楼2024-06-08 11:09
      回复
        新课标I卷信息类文本阅读的材料一节选自《论持久战》。《论持久战》所蕴含的战略思维、所昭示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跨越时空的意义与价值。选文部分文字扼要,层层深入,论辩犀利。多次谈到过《论持久战》,并以之为例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要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第5题据此设题,要求学生谈谈《论持久战》对“看问题、想问题”的启示,要求学生理解并运用文本中体现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从全局、长远和大势着眼。


        IP属地:安徽6楼2024-06-08 11:09
        收起回复
          3.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德修身
          试题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育人资源,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积淀的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在广阔而深厚的历史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夯实文化自信。
          新课标II卷文言文阅读为组合文本,材料由三部分组成,分别选自《史记•魏世家》《史记•留侯世家》和《论衡•非韩》。材料一讲述魏文侯礼敬名士段干木的故事,材料二讲述汉太子与“商山四皓”的故事,材料三则是汉代思想家王充对上述两个历史故事的评述。第14题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材料三王充议论的基础上,归纳出材料一中“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与材料二中“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两件事的相似之处。两件事情表面上无关,但在“力少则修德”上是相通的,试题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将崇德重礼、尊贤敬长转化为自觉行为。
          二、激发科学探究的创新活力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日益深入,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这对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提出更高要求。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关于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讲话精神为指导,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蕴含的科学教育资源,考查学生的探究性、创新性思维品质,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和勇于创新、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
          二、激发科学探究的创新活力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日益深入,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这对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提出更高要求。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关于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讲话精神为指导,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蕴含的科学教育资源,考查学生的探究性、创新性思维品质,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和勇于创新、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
          1.弘扬追逐梦想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试题针对青少年探索未知劲头足、接受新生事物快的特点,围绕我国古今科技成就选材和设题,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夯实知识基础,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
          新课标II卷的现代文阅读I材料展现了中国航天人“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鼓舞年轻人在科学追梦的道路上不断进取。新课标II卷的写作试题与上述材料关联。
          试题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写作。例如,正是“未知”背后的“不确定性”,让探索变得迷人,也召唤着人类的好奇心。再如,抵达,意味着不能停留在空想层面,而要有探索的本领和实际行动。又如,抵达之境是上一次探索的终点,也是下一次探索的起点,“不断抵达未知之境”意味着探索永不停歇。阅读材料中蕴含的信息与“抵达未知之境”这一中心语共同形成开放多元的写作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积累进行个性化写作。
          2.考查思辨性和创新性的思维品质
          试题针


          IP属地:安徽7楼2024-06-08 11:11
          回复
            试题针对青少年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强的特点,增强启发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加大对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考查力度,促使学生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提高思维品质。
            曾经引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明发现真正的问题的重要性:“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新课标I卷写作试题据此设题。
            试题聚焦新科技快速发展和应用的背景下问题的多与少这一热门话题,引导学生由材料中的“问题”和“答案”出发,得出自己写作的中心论题。试题的开放性较强,可以就问题的“多与少”“浅与深”“得与失”“真与假”进行思考和写作。值得注意的是,试题并不是简单让学生作“是”与“否”的判断,而是希望他们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体验、对社会的观察,在认真思考后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试题适合多种文体的写作。
            新课标I卷文言文试题材料由两段文言文组合而成,材料一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中李陵请命抗击匈奴、战败后投降的一段;材料二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是王夫之针对《资治通鉴》所记载的李陵事迹而作的一段议论。两则材料,在内容上深度关联,所述史实清晰晓畅,所议事理简易明了,然而由于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对李陵之降便形成完全不同的判断。第14题即由此而设:王夫之强调李陵“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本题目标不在论定历史人物的功过,而在于引导考生要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明辨是非而不拘于一隅之见,对相关事件、人物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多元评判,以此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鼓励综合的和开放的学习方式
            今年试题的有两大显著特点
            一是阅读材料体现出跨学科的综合性,意在引导基础教学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注重各类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培育学生跨学科的意识和视野。
            新课标I卷信息类文本阅读“论持久战”相关材料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语言文字运用材料“睡眠与健康”属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新课标Ⅱ卷信息类文本阅读材料“登月”素材兼具天体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属性。试题还涉及建筑、人文地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多学科语料,意在引导基础教学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培育学生跨学科的意识和视野。学生阅读和作答并不需要其他学科知识,这凸显了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特质,体现了语文学科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运用能力在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中的重要性。


            IP属地:安徽8楼2024-06-08 11:12
            回复
              二是试题答案体现出多角度的开放性。多道试题给出了多种答题的可能,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真实见解,将学习重心放在提高思维的严密性和表达的准确性上,而非对答题套路的机械记忆。
              新课标I卷第9题要求学生分析作者是否做到了文中所说“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新课标I卷第22题要求学生分析‘恢复疲劳’的说法是否符合逻辑。参考答案都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并特别说明,学生还可以有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得分。
              这两个特点既是对往年命题思路的延续和发展,也是未来高考语文的发展趋势之一。
              杨甜子整理
              校对李海慧


              IP属地:安徽9楼2024-06-08 11:12
              回复
                这个“雄文”通篇都是“通天大道”。极尽对试卷弹唱吹捧之能事。不是说现在是大数据时代吗?我从头到屁股就没有看见有任何的一个统计分析数据的呈现。我就没有看见有一个地方是分析学生的学情和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的。
                这种纸上谈兵,剃头匠的挑子——一头热的“权威分析”或者说“权威吹捧”,到底有啥子意义呢?


                IP属地:安徽10楼2024-06-08 11:13
                收起回复
                  我就问问,今年这份语文试卷,选择题只有24分(另外还有断句3分姑且也算是选择题吧)。想让我们的考生今年语文考多少分?
                  今年语文按省来分,平均分有多少?
                  按我的推断,这样一份主观题占绝大分量的试卷,最后的平均分会是很低的。


                  IP属地:安徽11楼2024-06-08 11:18
                  回复
                    整份语文试卷150分中,无效分数很可能达道30分以上。


                    IP属地:安徽12楼2024-06-08 11:19
                    回复
                      这样的高考语文试卷能起到语文学习指挥棒的作用?只会让更多的学生彻底地厌弃语文的学习。


                      IP属地:安徽13楼2024-06-08 11:21
                      回复
                        现在的学生学习和高考,已经是功利性都达到了极点的行为。你一份语文试卷,无法让考生和家长从语文的学习中看到对高考成绩和分数的增长的明显贡献。学生凭什么要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语文的学习上,那根本就是无效的。


                        IP属地:安徽14楼2024-06-08 11:25
                        回复
                          我去年134,觉得今年一卷很烂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6-09 00:09
                          回复
                            大概率是看见他的文章就应激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6-09 10:14
                            回复
                              那些砖家肉喇叭不是每年都这么吹?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4-06-09 11: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