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吧 关注:19,657贴子:54,315
  • 9回复贴,共1

拆书酱 作 白话评析 孙子兵法逸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散地战
吴王问孙武曰:散地士卒顾家,不可与战,则必固守,固守不出,敌攻我小城,掠吾田野,禁吾樵采,塞吾要道,待吾空虚,而急来攻,则如之何?孙武曰:敌人深入吾都,多背城邑,士卒以军为家,专志轻斗。吾兵在国,安土怀生,以阵则不坚,以斗则不胜。当集人众,聚谷蓄帛,保城避险,遣轻兵绝其粮道,彼挑战不得,转输不至,野无所掠,三军困馁而诱之,可以有功。若与战,必因势。势者,依险设伏,无险则隐于天阴暗昏雾,出其不意,袭其懈怠。白话文翻译:吴王问孙武说:“在散地(士卒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上作战,因容易思乡而产生逃散之心,故称散地),士兵们都会顾念家庭,不愿意作战,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选择固守。但如果我们坚守不出,敌人就有可能会攻打我们的小城镇,掠夺我们的农田,禁止我们采伐樵木,堵塞我们的交通要道,等到我们空虚之时,再趁机发动猛烈攻击,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孙武回答说:“如果敌人已经深入我们的国都,他们往往会背靠城墙结阵。这时,他们的士兵会以军营为家,专心作战,不轻易与敌人争斗。而我们的士兵在本国作战,心里总是惦记着家庭,怀念生活,这样的军队列阵不坚固,作战也难以取胜。我们应该集中民众,储备粮食和布匹,保卫城池,避开危险。同时,派遣轻装的士兵去断绝敌人的粮道。这样,敌人既不能向我们挑战,粮食等物资也无法运到,田野中也没有东西可掠夺,三军将士就会因缺乏食物而疲惫。这时我们再以利益为诱饵引诱敌人,就有机会取得胜利。如果必须与敌人交战,那么一定要利用好地势。所谓的‘势’,就是依托险要的地势设下埋伏,如果没有险要的地势可以利用,就借助天气条件,如阴暗、昏雾等,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懈怠之处。”疑难字词或专业术语解释:散地:指在本国境内作战的地区,由于士兵离家很近,容易思乡,心志不稳固,故称散地。背城邑:背靠城墙结阵。转输:指运输,特指粮食等物资的运送。设伏:设置埋伏,等待敌人进入陷阱。核心内涵:这段兵法主要讨论了在本国境内(散地)作战的策略。孙武强调了在这种情况下,士兵们往往会因为思乡之情而影响战斗力。因此,他提出了利用地势、天气等条件,以及断敌粮道、保卫城池等策略来应对敌人的攻击。这体现了古代军事家对于战争策略的深思熟虑,以及对于不同战场环境的灵活应对。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06-15 11:31回复
    争地战
    吴王问孙武曰: 争地敌先至,据要保利,简兵练卒,或出或守,以备我骑,则如之何?
    孙武曰: 争地之法,让之者得,求之者失。敌得其处,慎勿攻之,引而佯走,建旗鸣鼓,趣其所爱,曳柴扬尘,惑其耳目,分吾良卒,密有所伏,敌必出救,人欲我与,人弃吾取,此争先之道。若我先至,而敌用此术,则选吾锐卒,固守其所,轻兵追之,分伏险阻,敌人还斗,伏兵旁起,此全胜之道也。
    白话文翻译:
    吴王问孙武说:“在争地上,如果敌人先到达并占据了有利地形,保护了自己的利益,他们精简了兵力并训练了士兵,时而出击时而防守,以此来防备我们的骑兵攻击,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
    孙武回答说:“关于争地的法则,主动让出的一方会得利,而强行争夺的一方会失利。如果敌人已经占据了有利地形,我们千万要小心,不要轻易发动攻击。我们可以假装撤退,引诱敌人,同时高举旗帜、擂响战鼓,向敌人所关心的地方急速前进。还可以拖着树枝扬起尘土,迷惑敌人的视听。同时,分出一部分精锐士兵,秘密地埋伏在某处。敌人看到我们攻击他们关心的地方,必定会出兵救援。这样,敌人想要占有的地方,我们可以主动让出;敌人放弃的地方,我们可以趁机夺取。这就是争取先机的原则。如果我们先到达争地,而敌人想用上述策略来对付我们,那么我们应该选择精锐的士兵,坚守阵地,同时派轻装的士兵去追击敌人,并在险要的地方设下埋伏。如果敌人回头反击,我们的伏兵就从旁边突然出击。这就是获得全胜的方法。”
    疑难字词或专业术语解释:
    争地:指我方若先占领就对敌有利,敌方若先占领就对我方有利的地形,是双方必争之地。
    要保利:占据有利地形,保护自己的利益。
    佯走:假装撤退。
    趣其所爱:向敌人所关心或防守薄弱的地方急速前进。
    核心内涵:
    这段文言文主要讨论了争地的作战策略。孙武强调了灵活运用战术的重要性,包括假装撤退、迷惑敌人、设下埋伏等策略来争取战场上的先机。同时,他也提到了根据战场情况主动放弃或夺取地形的原则。这体现了古代军事家对于地形利用和战术运用的深刻理解,以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的智慧。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06-15 11:33
    回复
      交地战
      吴王问孙武曰: 交地吾将绝敌,令不得来。必全吾边城,修其所备,深绝通道,固其厄塞,若不先图,敌人已备,彼可得来,而吾不可往,众寡又均,则如之何?
      孙武曰:既吾不可以往,彼可以来,吾分卒匿之,守而勿怠,示其不能,敌人且至,设伏隐庐,出其不意也。
      白话文翻译:
      吴王问孙武说:“在交地(指道路交错、地势平坦,几方势力可以往来的地区),我打算切断敌人的交通线,使他们不能前来进犯。为此,我必须加强我国边境城邑的防御,修缮守备设施,堵塞城邑四周的交通要道,加固扼守险要隘口。但如果不提前谋划好,敌人可能已经做好了防备。那样他们可以来到我们的境地,而我们却难以前往他们的地区。如果双方兵力又相当,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孙武回答说:“既然我们难以前往敌人的地区,而他们却可以前来侵犯,那么我们应该分散兵力,隐藏起来,严阵以待,不能懈怠。要展示出我们的软弱,让敌人误以为我们没有防备。当敌人即将到达时,我们在暗处设下埋伏,给他们一个出其不意的打击。”
      疑难字词或专业术语解释:
      交地:指几方势力都可以往来的地区,地势平坦,道路交错。
      厄塞:险要的隘口或关塞。
      匿:隐藏。
      隐庐:隐蔽的埋伏地点。
      核心内涵:
      这段兵法主要讨论了在交地作战的策略。吴王担忧敌人可能已经做好了防备,而我方却难以主动出击。孙武提出了利用地形和兵力分散隐藏的策略,通过示弱来引诱敌人,然后设伏给予敌人出其不意的打击。这体现了古代军事策略中的智谋和诡计,通过巧妙的布局来战胜敌人。
      衢地战
      吴王问孙武曰: 衢地必先,吾道远发后,虽驰车骤马,至不能先,则如之何?
      孙武曰:诸侯参属,其道四通,我与敌相当,而傍有国,所谓先者,必重币轻使,约和傍国,交亲结恩,兵虽后至,众以属矣,简兵练卒,阻利而处,亲吾军士,实吾资粮,令吾车骑,出入瞻候,我有众助,彼失其党,诸国掎角,震鼓齐攻,敌人惊恐,莫知所当。
      白话文翻译:
      吴王问孙武说:“在衢地(即四通八达的地方)作战,必须抢占先机。如果我们因为路途遥远而晚出发,即使快马加鞭,也无法抢先到达,那该怎么办?”
      孙武回答说:“在多个诸侯国交界、道路四通八达的地区,如果我们与敌军对峙,而旁边还有其他国家,那么所谓的抢占先机,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快速部署。我们必须使用丰厚的财物和能言善辩的使者,与周边国家缔结和约,建立亲密友好的关系。这样,即使我们的军队晚些到达,但我们已经得到了周边国家的支持和归属。接下来,我们要精简兵力,训练士兵,选择有利的地形驻扎。同时,要关心我们的军士,确保我们的物资和粮食充足。命令我们的战车和骑兵,密切侦察和警戒。由于我们得到了众多国家的帮助,而敌人却失去了他们的盟友,当各国从多个方向配合我们夹击敌军,擂鼓齐攻时,敌人会感到惊恐,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疑难字词或专业术语解释:
      衢地:指几国交界、道路四通八达的地区。
      参属:交错相连。
      重币轻使:指携带丰厚的财物和能言善辩的使者去游说。
      掎角:原指捕鹿时,有人抓住鹿的角,有人扭住鹿的脚,后用来比喻互相配合,夹击敌人。
      核心内涵:
      这段兵法主要讨论了在衢地作战的策略。孙武强调了与周边国家建立友好关系的重要性,通过外交手段来增强自己的势力,形成对敌军的围攻之势。这不仅仅是军事战术的运用,更是战略层面的考虑,体现了孙武对于战争的全面思考和深远谋划。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06-15 11:33
      回复
        重地战
        吴王问孙武曰:吾引兵深入重地,多所逾越,粮道绝塞,设欲归还; 势不可过,欲食于敌,持兵不失,则如之何?
        孙武曰: 凡居重地,士卒轻勇,转输不通,则掠以继食。下得粟帛,皆贡于上,多者有赏,士无归意。若欲还出,切为戒备,深沟高垒,示敌且久,敌疑通途,私除要害之道,乃令轻车衔枚而行,尘埃气扬,以牛马为饵,敌人若出,鸣鼓随之,阴伏吾士,与之中期,内外相应,其败可知。
        白话文翻译:
        吴王问孙武说:“如果我率军深入敌境,跨越了许多地区,但粮道却被切断,假设我想要撤军回国,形势却不允许。如果想要依赖敌人的资源来维持军队,同时保持军队的战斗力,我应该怎么做?”
        孙武回答说:“在深入敌境的情况下,士兵们会变得勇敢且行动迅速。如果补给线被切断,那么我们应该通过掠夺敌人的资源来继续维持军队的给养。士兵们掠夺到的粮食和布匹,都应该上缴给上级,掠夺多的人应该得到奖赏,这样士兵们就不会有回国的念头。如果我们打算撤退,必须做好充分的戒备,挖深沟、筑高墙,给敌人一种我们要长期驻扎的假象。敌人会怀疑我们占据了主要的通道,私下里会寻找其他重要的路径来攻击我们。这时,我们可以命令轻装的战车在衔枚(士兵口中衔的器具,防止喧哗)的情况下秘密行动,扬起尘土,故意暴露,并以牛马为诱饵吸引敌人。如果敌人出击,我们就擂鼓跟随,同时暗中埋伏我们的士兵,与他们配合夹击敌人。这样内外相应,敌人的失败就可以预见了。”
        疑难字词或专业术语解释:
        重地:指深入敌境的地区。
        转输:指运输,特指粮食等物资的运送。
        衔枚:古代行军时,为了防止士兵喧哗,会让他们口中衔一个形如筷子的器具,称为“枚”。
        核心内涵:
        这段兵法主要讨论了军队在深入敌境后,面临补给线被切断的困境时应采取的策略。孙武提出了通过掠夺敌人资源来维持军队给养的方法,并强调了做好戒备、制造假象来迷惑敌人,以及利用埋伏和诱饵来击败敌人的战术。这体现了古代军事家在困境中的灵活应对策略和对战场环境的深刻理解。
        圮地战
        吴王问孙武曰:吾入圮地,山川险阻,难从之道,行久卒劳,敌在吾前,而伏吾后,营居吾左,而守吾右,良车骁骑,要吾隘道,则如之何?
        孙武曰:先进轻车,去军十里,与敌相候,接期险阻,或分而左,或分而右,大将四观,择空而取,皆会中道,倦而乃止。
        白话文翻译:
        吴王问孙武说:“如果我军进入圮地(指难以通行的地区,如山林、沼泽等险要地带),面对山川险阻,道路难以行走,行军时间久了士兵会感到疲劳。如果敌军在我军前方,又在我军后方设下埋伏,在我军左侧安营,右侧又有敌军防守,同时他们出动精良的战车和勇猛的骑兵,在险要的隘口阻击我军,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孙武回答说:“首先,应该派出轻装的战车,前行到距离大军十里左右的地方,作为前哨与敌军保持接触,侦查险阻地形。这些轻车可以灵活地分兵向左或向右进行侦察。主将则需要从四面八方观察敌情和地形,选择敌军防守空虚或者地形有利的地方进行突破。最终,所有的部队都应在中间的主要道路上会合,当士兵们感到疲倦时就地休息。”
        疑难字词或专业术语解释:
        圮地:指难以通行的地区,如泥泞的田地、山林、沼泽等。
        轻车:指装备轻便的战车,适用于快速移动和侦察。
        四观:指主将需要从多个方向观察敌情和地形。
        核心内涵:
        这段兵法主要讨论了军队在圮地(难以通行的地区)行军时,面对敌军的多重阻击和险阻地形,应如何灵活应对。孙武提出了利用轻车进行前哨侦察,选择敌军防守空虚或地形有利的地方突破,以及保持部队的灵活性和会合的策略。这体现了古代军事家在复杂地形和敌军阻击下的应对策略,强调了侦察、灵活性和选择有利战机的重要性。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06-15 11:34
        回复
          围地战
          吴王问孙武曰:吾入围地,前有强敌,后有险难,敌绝粮道,利我走势,敌鼓噪不进,以观吾能,则如之何?
          孙武曰: 围地之宜,必塞其阙,示无所往,则以军为家,万人同心,三军齐力,并炊数日,无见火烟,故为毁乱寡弱之形。敌人见我备之必轻。告励士卒,令其奋怒,陈伏良卒、左右险阻、击鼓而出。敌人若当,疾击务突,前斗后拓,左右掎角。
          吴王又问曰: 敌在吾围,伏而深谋,示我以利,萦我以旗,纷纷若乱,不知所之,奈何?
          孙武曰: 千人操旌,分塞要道。轻兵进挑,阵而勿搏,交而勿去,此败谋之法。
          白话文翻译:
          吴王问孙武说:“如果我军陷入围地(四面被敌军包围,或者地形险要、出口狭窄,难以逃脱的地区),前方有强大的敌军,后方又有险峻的地形或障碍,敌军切断了我们的粮道,希望利用这种形势迫使我们撤退。敌军擂鼓呐喊但并不进攻,只是观察我们的反应和能力,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孙武回答说:“在围地中,我们首先要堵塞所有可能的出口,给敌军一种我们无处可逃的假象。这样,士兵们就会以军营为家,万众一心,全军齐心协力。我们要集体做饭数日,但不让敌军看到烟火,故意制造出一种军队疲惫、混乱、势弱的假象。敌军看到我们这样的准备,必定会轻视我们。然后,我们要激励士兵们,使他们愤怒,士气高昂。部署精锐的士兵在左右两侧的险阻地形中埋伏,然后擂鼓出击。如果敌军阻挡我们,我们就猛烈攻击,务必突破他们的防线。前方士兵与敌军搏斗,后方士兵则努力拓宽突破口,左右两侧的伏兵则配合夹击敌军。”
          吴王又问:“如果敌军在我们周围设伏,深谋远虑,用利益诱惑我们,摇动旗帜迷惑我们,制造出混乱的假象,让我们不知所措,这该怎么办?”
          孙武回答说:“我们可以让上千人手持旌旗,分别堵塞主要道路。然后派出轻装的士兵去挑衅敌军,列阵但不与他们交战,与敌军保持接触但不轻易撤退。这是破坏敌军计谋的方法。”
          疑难字词或专业术语解释:
          围地:四面被敌军包围,或者地形险要、出口狭窄,难以逃脱的地区。
          旌:古代的一种旗帜。
          核心内涵:
          这段兵法主要讨论了军队陷入围地时的应对策略。孙武强调了制造假象来迷惑敌军、激励士气、利用伏兵和夹击战术来突破敌军包围的重要性。同时,他也提出了如何应对敌军使用计谋和迷惑手段的方法。这体现了古代军事家在困境中的灵活应对策略和对心理战术的深刻理解。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4-06-15 11:35
          回复
            反围攻与围攻
            吴王问孙武曰: 吾师出境,军于敌人之地,敌人大至,围我数重,欲突以出,四塞不通,欲励士激众,使之投命溃围,则如之何?
            孙武曰: 深沟高垒,示为守备,安静勿动,以隐吾能。告令三军,示不得已。杀牛燔车,以飨吾士,烧尽粮食,填夷井灶,割发捐寇,绝去生虑。将无余谋,士有死志,于是砥甲砺刃,并气一力,或攻两旁,震鼓疾噪,敌人亦惧,莫知所当,锐卒分行,疾攻其后。此是失道而求生。故曰: 困而不谋者穷,穷而不战者亡。
            吴王又问孙武曰: 若吾围敌,则如之何?
            孙武曰: 山谷峻险,难以逾越,谓之穷寇。击之之法,伏卒隐庐,开其去道,示其走路,求生透出,必无斗意,因而击之,虽众必破。
            白话文翻译:
            吴王问孙武说:“如果我军出境作战,在敌方的土地上驻扎,敌人大量集结,将我军重重包围,我们想要突围而出,但四面都被堵死无法通行。我想要激励士兵们,让他们奋不顾身地冲破包围,应该怎么做呢?”
            孙武回答说:“我们应该挖深沟、筑高墙,展示出坚守的态势,保持安静不动,以隐藏我们的实力。然后向全军发布命令,说明我们已别无选择,必须决一死战。杀掉牛、烧掉战车来犒劳士兵,烧掉剩余的粮食,填平井灶,割断头发,向敌人显示我们决死的意志,抛弃一切生还的念头。将领不再有任何其他计谋,士兵们则抱有必死的决心。然后,我们要磨快刀枪,鼓舞士气,集中全力,或者攻击敌军的两侧,擂鼓呐喊,使敌军感到恐惧,不知所措。再派出精锐的士兵分散行动,迅速攻击敌军的后方。这是我们在绝境中求生存的方法。所以说,处于困境而不设法谋划就会陷入绝境,处于绝境而不奋力一战就会灭亡。”
            吴王又问孙武说:“如果是我军包围了敌军,那又该怎么办呢?”
            孙武回答说:“在山谷峻险、敌军难以逃脱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称之为‘穷寇’。对付他们的方法是,在隐蔽处埋伏士兵,同时故意放开一条逃生的道路,让敌军看到逃跑的希望。他们为了求生而逃跑时,必定没有战斗的意志。这时我们再发动攻击,即使敌军人数众多,也必定能被我们打败。”
            疑难字词或专业术语解释:
            砥甲砺刃:指磨快刀枪,做好准备。
            穷寇:指处于绝境中的敌军。
            核心内涵:
            这段兵法主要讨论了军队在敌境被围和围困敌军两种情况下的应对策略。孙武强调了在绝境中要激励士气、显示决死意志、采取果断行动来突围的重要性。同时,他也提出了利用地形和敌军心理来设置陷阱、诱使敌军逃跑并趁机歼灭的战术。这体现了古代军事家对于战场环境和敌军心理的深刻理解以及灵活多变的战术运用。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4-06-15 11:35
            回复
              死地战
              吴王问孙武曰: 吾在死地,粮道已绝,敌伏吾险,进退不得,则如之何?
              孙武曰:燔吾蓄积,尽我余财,激士励众,使无生虑,鼓呼而冲,进而勿顾,决命争强,死而须斗。若敌在死地,士卒气勇,欲击之法,顺而勿抗,阴守其利,绝其粮道,恐有奇伏,隐而不睹,使吾弓弩,俱守其所。
              白话文翻译:
              关于“死地战”的探讨,吴王询问孙武:“如果我军身处死地,粮道已经被切断,敌军又在我方险要之处设下埋伏,使得我军进退两难,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应对?”
              孙武回答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焚烧掉剩余的物资和蓄积,用尽我们所有的财力来激励士兵,让他们不再有生存下去的顾虑。然后擂鼓呐喊,全军冲锋,勇往直前,不顾一切。我们要决心与敌军决一死战,即使面临死亡也要坚持战斗。另一方面,如果敌军身处死地,他们的士兵必定会士气高昂、勇猛无比。若想攻击这样的敌军,我们应该顺应他们的攻势,而不是直接对抗。我们可以暗中占据有利地形,切断他们的粮道。同时,要小心敌军可能有出奇不意的埋伏,即使我们看不见也要保持警惕。此外,我们应该利用弓箭和弩来守住我们的阵地。”
              疑难字词或专业术语解释:
              死地:指极其不利的战场环境,或者是指军队处于无处可逃、只能决一死战的境况。
              粮道:运送军粮的道路,也指军队的补给线。
              核心内涵:
              这段兵法探讨了军队在死地(极其不利的战场环境)中的应对策略。孙武提出了在死地中激励士气、勇往直前、决心与敌军决一死战的战术。同时,他也谈到了如何对付处于死地的敌军,包括顺应其攻势、暗中占据有利地形、切断其粮道等策略。这体现了古代军事家在极端战场环境下的应对策略和对敌我双方心理的深刻理解。
              山地战
              吴王问孙武曰:敌人保据山险,常利而处之,粮食又足,挑之则不出,乘间则侵掠,为之奈何?
              孙武曰:分兵守要,谨备勿懈,潜探其情,密候其怠,以利诱之,禁其牧采,久无所得,自然变改。待离其固,夺其所爱。敌据险隘,我能破之也。
              白话文翻译:
              吴王问孙武说:“如果敌人占据了山地的险要位置,并且他们长期处于有利的地势,粮食又充足,我们挑衅他们也不出击,却趁机侵掠我们,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孙武回答说:“我们应该分兵把守要害之地,严密防备,不能有丝毫懈怠。同时,要暗中探察敌军的情况,紧密观察他们的懈怠时机。我们可以用利益来诱惑他们,禁止他们放牧和采集,让他们长时间得不到所需的资源,这样他们自然会改变策略。等到他们离开了坚固的防守位置,我们就夺取他们所珍爱的东西。即使敌人占据了险隘之地,我们也能找到方法破解他们的防线。”
              疑难字词或专业术语解释:
              保据:占据并坚守。
              禁其牧采:指限制或禁止敌军进行放牧和采集活动,以切断他们的资源补给。
              核心内涵:
              这段兵法主要讨论的是当敌军占据有利地形且资源充足时,我军应如何应对策略。孙武的策略并不是直接与敌军正面对抗,而是通过分兵把守要害、严密防备、暗中侦察、用利益诱惑敌军以及切断敌军的资源补给等方式,迫使敌军改变策略或离开坚固的防守位置。这体现了孙武的智谋和战略眼光,通过巧妙的战略布局来战胜敌人。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4-06-15 11:36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4-06-15 11:37
                回复
                  去喜马拉雅fm 搜索 拆书酱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4-06-15 11:38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4-06-15 11: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