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吧 关注:21,726贴子:726,970
  • 0回复贴,共1

壮族传承近万年的大同文化下的服饰特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现代人可能有点难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随着经济发展,在最近一二十多年左右,老人和小孩很多都成了家庭“负担”,由此发生很多不好的事件情,比如不善待老人、养孩子负担过重造成的婚姻危机甚至因此恐婚等。
传承近万年讲究众生平等的壮乡也受到严重影响,壮族是华夏传承最久的农耕族之一,在农耕社会,不论老人小孩还是男女,都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以前的传统壮乡没有阶级观念,只有众生平等,这是特殊生活形态决定的。
服饰是文化的延续,只有弄清文化内核,才能知道哪些服饰属于农耕,就是我们所说的“正宗”。
前面的日记一直强调壮族是大同文化,其他主流是阶级文化,引起很多人的不适,这个很能理解,信仰被质疑确实很难接受,但是阶级文化现在已发展到瓶颈,如果能理智看待,也许能给我们的人生赋予新的意义,我不是“皇壮”,不是民族主义者,只是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见解。
我们能以人类生命体的形式来到这个世界上本身就是个奇迹,能在这短暂的生命中多感受不同文化也是好事嘛。当然限于认知不可能所有人都能理解,因此心生不满也是正常,想喷的请随意。
在大同文化的影响下,壮族服饰的体现就是以人为本,实用至上。所以现在满大街的清式壮服,就不可能是壮乡传统服饰,不是说这些服饰不好,只是这些款式根本不适合农耕生活,在壮族近万年的农耕史里,清式服只能成为某段时代的印记。
图片上是目前的沙梨分支壮服款式,这种款式才是为农耕而生、属于壮(农耕)族的服饰款式。这里只是简单的改进一下服装面料和制作工艺,就能满足传统生活需求,又能传承民族图腾文化,也符合现代审美生活需求,有兴趣的可以尝试一下哦。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6-15 21:4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