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吧 关注:111,007贴子:190,057
  • 0回复贴,共1

#一本如合#《黄帝内经·灵枢·顺逆》串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受众
  主要是医学专业人士、中医爱好者以及对中医文化感兴趣的人士。该篇目对于深入了解中医理论、人体生理病理变化、针灸治疗原则等具有重要价值。
    摘要
  《顺逆》主要讨论了人体气血逆乱时的针刺治疗方法,强调了针刺的逆与顺、反常与正常的关系。通过黄帝与伯高的问答形式,详细阐述了人体气血逆乱时针刺的三大原则,即刺未生、刺未盛、刺已衰,以及不适宜进行针刺的具体情况。该篇目强调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并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知识点
  气血逆乱:指人体气血运行不畅或逆行,导致身体出现各种疾病状态。
  针刺原则:分为刺未生、刺未盛、刺已衰三个层次,强调在疾病尚未表现于外或病势尚未大盛时给予针治,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不适宜针刺的情况:包括热太盛、大汗淋漓、脉象浊乱以及病的外部表现与脉象相反等病人。
  早期诊断与治疗:该篇目强调了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重要性,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相关问答
  《顺逆》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
  答:《灵枢·顺逆》主要讨论了人体气血逆乱时的针刺治疗方法,包括针刺的逆与顺、反常与正常的关系,以及不适宜进行针刺的具体情况。
  《灵枢·顺逆》中的针刺原则是什么?
  答:《黄帝内经·灵枢·顺逆》中的针刺原则包括刺未生、刺未盛、刺已衰三个层次,即在疾病尚未表现于外或病势尚未大盛时给予针治,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问:《黄帝内经·灵枢·顺逆》如何体现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答:通过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重要性,以及针刺未生、未盛的原则,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即在疾病尚未表现于外或病势尚未大盛时进行治疗,以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或恶化。


IP属地:福建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24-06-18 13:13回复
    夏末流月、几点集合拆开看、10350601332.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