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吧 关注:111,007贴子:190,077
  • 1回复贴,共1

#一本如合#《黄帝内经·灵枢·五禁》串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受众
  主要是中医学习者和从业者,包括医学生、中医医师、中医爱好者等。这篇经典著作旨在指导他们了解针刺治疗中的禁忌,以更安全、有效地进行中医针灸治疗。
    摘要
  《五禁》主要讨论了针刺治疗中的五个禁忌,即五禁。这些禁忌包括时间上的禁忌、针刺手法上的禁忌(五夺)、以及五组预后不良证的表现(五逆)。通过对这些禁忌的阐述,旨在提醒医者在进行针刺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时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部位,以避免因违反禁忌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知识点
  五禁:包括时间上的禁忌和针刺手法上的禁忌。时间上的禁忌是指在不同的天干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应避免针刺特定的部位(如头部、肩喉、腹部、股膝、足胫等)。针刺手法上的禁忌(五夺)则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如久病形体瘦削、元气大伤等),应避免使用泻法针刺,以免更伤元气。
  五逆:指五组预后不良证的表现,包括疾病与脉象相反、热病脉静而汗已出、病泄脉洪大等。这些表现提示病情较重或治疗难度较大,需要医者特别注意。
  九宜:指精通九针的理论并能恰当运用,是进行针刺治疗的重要前提。
    相关问答
  什么是五禁?
  答:五禁是指针刺治疗中的五个禁忌,包括时间上的禁忌和针刺手法上的禁忌。时间上的禁忌是指在不同的天干日应避免针刺特定的部位;针刺手法上的禁忌(五夺)则是在某些情况下应避免使用泻法针刺。
  五逆是什么?
  答:五逆是指五组预后不良证的表现,包括疾病与脉象相反、热病脉静而汗已出、病泄脉洪大等。这些表现提示病情较重或治疗难度较大,需要医者特别注意。
  九宜是什么?
  答:九宜是指精通九针的理论并能恰当运用,是进行针刺治疗的重要前提。只有掌握了九针的理论并能恰当运用,才能确保针刺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IP属地:福建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24-06-18 22:43回复
    夏末流月、几点集合拆开看、10350601332.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黄帝内经·灵枢·五禁》是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中的一篇重要内容,主要讨论了针刺治疗时的禁忌事项。以下是针对该篇的串讲:
    一、五禁的定义与内涵
      五禁在《黄帝内经》中指的是在针刺治疗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五种禁忌情况。这些禁忌基于对人体生理病理的深刻认识,旨在避免针刺治疗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
    二、五禁的具体内容
      禁其不可刺:这是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应避免进行针刺治疗。例如,在甲乙日不宜针刺头部,丙丁日不宜针刺肩喉等部位,以此类推。这些禁忌基于天干与人体部位的对应关系。
      五夺:五夺指的是五种因正气脱失而形成大虚的病证,包括形体肌肉极度消瘦、大失血之后、大汗出之后、大泄之后以及新产或大血之后。在这些情况下,应避免使用泻法针刺,以免进一步损伤元气。
      五逆:五逆是指疾病与脉象相反的情况,即疾病的表现与脉象的变化不一致。这种情况下,针刺治疗需要特别谨慎,以免加重病情。
      五过:五过是指补泻治疗时超过常度的情况。在针刺治疗中,补泻的度需要严格掌握,过度则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九宜:九宜是指精通九针的理论并能恰当运用的状态。这是针刺治疗中的一种理想状态,医生需要熟练掌握针刺的理论和技术,才能在治疗中做到游刃有余。
    三、五禁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五禁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医生在进行针刺治疗前,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结合五禁的原则,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医生还需要注意针刺的手法、深度和强度等因素,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有效。
    四、总结
      《黄帝内经·灵枢·五禁》是中医针刺治疗领域的重要篇章,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和掌握五禁的原则和内容,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针刺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同时,五禁的原则也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即通过预防和调节的方式,达到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的目的。


    IP属地:福建2楼2024-06-20 18: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