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腦畫
需要搭配對應軟硬體,例如感壓畫板、繪圖軟體、最好在15吋以上的螢幕。
(當然也有用13吋畫得很順暢的人,這部分比較沒那麼吃重)
感壓畫板的用途在於可以畫出「對應出力的線條」,你可以比較電腦線與手在實體紙畫的線,

手邊沒感壓板所以大概畫個樣子說明,
A與D是普通電腦畫線,線條沒有強弱變化,而B與C則是比較手繪感的線條
應用在圖畫上就能看到,
E的線條沒有辦法在弧線部分變化粗細,相對F的情況缺乏變化的體積感
當然你可以用擦去部分線條、填像素的方式克服,但現在板子也不那麼貴了啊。
.
.
·學畫是否報課
這比較玄一點,就像說「日文能不能自學」一樣。
我會推薦你先在紙上嘗試畫點東西,從而得到更精準的建議:
1.嘗試仿畫某個手邊的實際物體,最好是「有點方形的日用品放桌上」的樣子,例如手機、有紙套的橡皮擦等。
2.嘗試仿畫某張圖像作品,例如你舉例想達成目標的二創圖,在看圖畫的情況模仿拿弓那張的人體。
3.隨便畫一個塗鴉,圓圈裡面放臉的黃豆也可以(這種的

),輕鬆的畫即可。
.
上面這些大概可以看出控線是否穩定、目前的空間感等等,
相當於學日文前確定對五十音平片假名掌握、日語單字記憶量的確認。
當然、也可以不用壓力那麼大

單純的看那些免費課畫著也很好的。
.
.
3.畫出接近小商稿的程度(指「可以印成商品」的賣相)
你可以先分析「一張好圖」有那些要素,之後構思想表現的圖就容易抓住方向。
以第二張圖為例,首先是「構圖:頂著太陽(背光)看著鏡頭笑」,
然後可以分出「骨架:讓人體擺出構圖需要的姿勢」、「人體:肌肉皮膚五官等線條表現」、
「透視:讓鏡頭前的線條變形能反映出物體對應距離」、「底色:挑選適合的膚色、衣服色」、
「光影:決定光源方向後,物體面對、攔住的光對底色的影響」、「質感:光影在不同材質的變化」
.
列出來的目的是讓你之後「學習」比較容易拆解,所以寫得比較細,
實際學的時候你可能就會發現很多技巧互相關聯,一下就練起來了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