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魂吧 关注:156贴子:2,506

《桃花庵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唐伯虎名寅,江苏吴县人,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明朝。只因他早年生活放荡,刻过一方“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印章,加上明清的小说,戏剧,弹唱又编造他“三笑点秋香”的风流韵事,在后人的印象中,唐伯虎是个风流才子。  

唐伯虎一生娶过两个妻子,前妻徐氏,出身官宦人家,好享受,慕荣华,热望唐伯虎功成名就,出人头地,一四九九年,唐伯虎乡试第一,中了解元,徐氏喜出望外。谁知好景不长,第二年,唐伯虎进京会试,受到科场泄题案的无辜牵连,不幸琅铛入狱。徐氏得知,料定唐伯虎从此难以高升,就收拾细软,回娘家去了。从此两人分道扬镳。  

后来,唐伯虎在青楼中认识了官妓沈九娘。九娘很敬重这位才子,为了使唐伯虎有个绘画的良好环境,她把妆阁收拾得十分整齐,唐伯虎作画时,九娘总是给他洗砚,调色,铺纸,唐伯虎有了这个好伴侣,画艺愈见精到。他画的美人,大都是从九娘身上体会到的风姿神采。九娘见唐伯虎不把她当作官妓看待,就益发敬重他了。天长日久,两人产生了爱情,成了夫妇。过了两年,九娘生了个女儿,取名桃笙。  

一五九○年,苏州水灾。唐伯虎的卖画生涯自然艰难了,有时连柴米钱也无着落。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九娘苦心撑持。九娘终因操劳过度病倒了,唐伯虎请来医生,医生诊断后,告诉唐伯虎,九娘已经病入膏盲。唐伯虎尽力服侍九娘,无心于诗画。一五一二年冬至前,九娘紧紧握着唐伯虎的手,说道:“承你不弃,要我作你妻子,我本想尽我心力理好家务,让你专心于诗画,成为大家。但我无福,无寿,又无能,我快死了,望你善自保重。”听了这番话,唐伯虎禁不住泪如雨下。  

沈九娘死后,唐伯虎再也没有继娶妻室,晚年皈依佛法,号称六如居士。  

有两个版本  

桃花庵歌--唐伯虎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桃花庵歌 正解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个平地一个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世人看不穿。记得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 


1楼2006-03-27 23:47回复
    江南四大才子,
    诗画双绝~


    2楼2006-03-28 02:33
    回复
      故事太悲惨~
      却是事实~


      3楼2006-03-28 02:36
      回复
        ……世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世人看不穿……

        那么让现代世人仰慕的一代风流才子

        竟这般落魄潦倒痴心而终


        4楼2006-03-28 02:45
        回复
          天天最早听到这诗是什么时候???

          我是从《唐伯虎点秋香》里听来的~~~

          现在何炅唱了这首歌我就想起来了

          所以去找了一下~~~


          5楼2006-03-28 18:58
          回复
            通常情况下有才能的人都是死后才被别人发现他的成就的说~~~~


            6楼2006-03-28 18:59
            回复
              明明在世的时候没受人器重

              后世的导演们还要把人家编成风流不知柴米贵的小


              7楼2006-03-28 23:12
              回复
                艺术的夸张吧~~~~


                8楼2006-03-28 23:31
                回复
                  是啊,偶每次看周的《唐伯虎点秋香》都笑够戗~


                  9楼2006-03-28 23:49
                  回复
                    龟派气功~~~~~~~~


                    10楼2006-03-29 19:46
                    回复
                      无语了…


                      11楼2006-03-30 00:00
                      回复
                        那个正解的版本……维思记得的怎么是“一在平地一在天”?


                        IP属地:北京12楼2006-03-30 09:15
                        回复
                          这个我就不晓得了~~~

                          那个“歪解”好像是“一在平地一在天”的说~~~


                          13楼2006-03-30 19:30
                          回复
                            楼主也别在意,谁也不知道当时的正解肯定是什么呀,咱们知道的,不知道在多少人的口头笔头流传呢……别说是明朝宪宗时候的事,就一个《红楼梦》到现在的时间才多久呀,里面的诗词还有N多个版本呢……

                            对了,附加一个比较好玩的,记得“李白斗酒诗白篇”不?最近在某学校发的课外读物里头,这句变成了“李白一斗诗白篇”,受好奇心的驱使,查阅了一些现在流行的诗本子,发现这两种版本基本上是并存的……


                            IP属地:北京14楼2006-04-02 15:17
                            回复
                              ...........

                              “李白斗酒诗白篇”应该怎么理解???

                              是“李白斗酒诗,百篇”还是“李白斗酒,诗百篇”?


                              15楼2006-04-02 17: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