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吧 关注:222,287贴子:603,125

华夏文(柔)道看儒家,华夏武(刚)道看兵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儒家的起源要从“司徒”说起。
司徒,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官职名。少昊氏以鸟名官,而祝鸠氏为司徒。尧时舜为司徒。舜摄帝位,命契为司徒,管教化人民。契玄孙之孙曰微,亦为夏司徒。周时司徒为地官,掌邦教。
汉初不置。哀帝元寿二年,罢丞相,置大司徒。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去"大",称司徒。
资料显示,司徒,是六卿之一。
一般认为,六卿是指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它们分别有另外的称号是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
隋唐以后,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所以,正人伦,明文化教育都是儒家关注的范围。
《说文解字》:儒,柔也。儒士,就是柔士。古人说,德以柔中国,文以柔天下。就是这么来的。要说儒家的古圣先贤,代表人物尧舜,周公,孔孟。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6-24 22:52回复
    关于兵家的起源,兵家源于九天玄女(传说),实际有经典传下来的,是兵家鼻祖吕尚姜太公,《太公兵法》《六韬》等。
    —————————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
    ——————————————————
    兵家的代表人物有春秋时孙武、司马穰苴,战国时孙膑、吴起、尉缭、赵奢、白起,汉初张良、韩信等。今有兵家著作《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握奇经》等。
    ———————————————————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华夏兵家武德,是以暴止暴,武力是用来保卫和平保卫家园,不是用来屠杀抢掠,不是靠战争发财的。这是华夏武家一个非常明显特征。
    —————————————
    “止戈为武”。
    《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
    ————————
    ————————
    1972年,汉代版的《孙子兵法》竹简,在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发现出土。全书共有6000字左右,共有《始计篇》《谋攻篇》《军形篇》《虚实篇》《用间篇》等十三篇。每篇皆以“孙子曰”开头,按专题论说,内容博大精深,逻辑严谨,语言简练,文风质朴,比喻生动具体,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孙子所主张的智、信、仁、勇、严成为了中国军人的“武德”。
    ———————————
    ———————————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6-24 22:55
    回复
      儒士,作为文士,也有君子儒和小人儒之分。
      《论语》,孔子对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可见那时其中有君子,也有小人。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6-25 12:56
      回复
        司马是兵家的渊源。
        《汉书·艺文志》:‘兵家者,盖出古司马之职,王官之武备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自古王者而有《司马法》’。
        《司马法》,司马之法也,包括军法、军礼、军例等的古典,然战国初已经失传,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并将司马穰苴兵法编纂其中,所以司马法不仅饱含司马穰宜的兵法,也包括部分周代司马法的内容。
          可惜至宋代,司马兵法百余篇,只余五篇流传。
          第一篇《仁本》。
          ‘以仁为本,以义治之’‘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所以发动战争的前提是:‘杀人而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战之可也’。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6-25 13:13
        回复
          学习经典注意事项
          在于学习经典的精神精髓和灵魂,虽然故事发生在古代,也是说的古代的事情,但其精神精髓精华是不变的,传承经典是传承精神思想灵魂。
          不是说古人用牛车,我们学习古人用牛车,不是这样的,这是“学朽木了”。灵活运用。比如驾驶牛车的精神,我们现代没用牛车了,驾驶汽车,但驾驶精神不变的。
          又如兵法,古人用刀冷兵器,学习兵法是为了模仿古人用冷兵器?当然不是,在于学习古人的智慧精神道德。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6-25 13:23
          回复
            《汉书·艺文志》说:"兵家者,盖出古司马之职,王官之武备也。"
            ——————
            《司马法》由姜太公整理出的兵法,而姜太公曾担任周文王的大司马,故有周之司马法出自姜太公之说。
            ———————
            《司马法》到战国初已经失传,所以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把司马穰苴的著作也附在其中,编成《司马穰苴兵法》。因此,《司马穰苴兵法》既包括有古代《司马法》的内容,又有司马穰苴对《司马法》的诠释和自己的著作。
            ——————
            《司马法》是现存最古老的军事思想,比大名鼎鼎的《孙子兵法》还要古老。
            ——————
            《司马法》第一篇《仁本》篇,以仁为本的战争观。"以仁为本,以义治之"。这个战争观包括以下三个核心内容:其一,"杀人而安人,杀之可也";其二,"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其三,"以战止战,战之可也"。
            —————
            强调以仁为战争之本,战争要有正义性。
            这个就是自古以来的中国军人被称作“文明之师”,“正义之师”来源。
            ——————
            文中从以仁为本的战争观出发,举例:战争不能违背农时;战争不能在疫病流行时进行;战争不能强加给有国丧的诸侯国家;战争不能在敌国受灾时发动,也不能在夏、秋两季兴兵,以爱护敌对双方的人民。这些观点,直到春秋时期,诸侯列国还有遵行的。本篇又提出:"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的著名论断。
            ———————
            最后,本篇举例了古代:在先王"圣德之治"时代,没有战争。在贤王"亲制礼乐法度"的时代,战争用来征伐不义的诸侯。到了王霸时代,变乱纷起,才用战争来惩罚犯有"凭弱犯寡"、"贼贤害民"、"暴内陵外"、"野荒民散"、"负固不服"、"贼杀其亲"、"放弑其君"、"犯令陵政"和"外内乱,禽兽行"等各种罪行的诸侯。
            —————
            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精华,正是举例自古案例说明"以仁为本,以义治之"的军事战争观。
            ———————
            在军队精神建设方面,在军中要用仁、义、智、勇、信、利、功等各种方式鼓励士卒勇往直前、克敌制胜。这是自古以来重视军队精神面貌建设的案例。
            ————————
            据现有记载,“军师”一职的出现,上溯至战国时代之前。《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曰:于是(田)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
            三国时候,曹操的军府中就有军师、中军师、左军师、右军师、前军师,还弄了个军师祭酒(首席参谋长)。所以,唐朝人杜佑总结说,曹魏时的军师“凡诸军皆置之,以为常员”。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6-25 14:52
            回复
              《司马法》是姜太公整理出的夏商周三代军事思想成果。被认为是兵家学派的鼻祖。
              ——————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正义引《龙鱼河图》载:蚩尤作乱,“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
              这里,九天玄女成了传授兵法的源头,当然,这是传说,但相信在夏商周之前就有兵法,只是代表作品没有流传下来。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6-25 17:14
              回复
                不论儒家学派,还是兵家学派,主要还是属于传承学派。
                儒家学派主要传承华夏文道,兵家学派主要传承华夏武道。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6-25 17:52
                回复
                  古代的文化道德建军
                  ————————
                  《司马法》是现存最古老的军事思想。
                  《司马法》第一篇《仁本》篇,"以仁为本,以义治之"军事战争观。
                  —————
                  强调以仁为战争之本,战争要有正义性。
                  这个就是自古以来的中国军人被称作“文明之师”,“正义之师”来源。
                  ——————
                  又提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
                  在军队精神面貌建设方面,提到用仁、义、智、勇、信、利、功等各种方式鼓励士卒勇往直前、克敌制胜。
                  ————————
                  《孙子兵法》第一章: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孙子所主张的智、信、仁、勇、严成为了中国军人的“武德”。
                  —————
                  《左传》:武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国、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兵不合义不举,非利勿动,非备勿战。
                  (1)禁暴。禁止残暴发生。
                  (2)戢兵。消除战争。
                  (3)保国(大)。保持强大,有随时保卫国家人民的能力。
                  (4)定功。巩固国家功业基业。
                  (5)安民。为老百姓提供安定的生活环境。
                  (6)和众。让大众团结和睦。
                  (7)丰财。为人民经济保驾护航。
                  ——————
                  所以,中国古代建军思想是什么?文化道德。建立一支正义之师,文明之师,仁义之师。有“武德”的军队。古代军队,不仅有武功,还有德育。
                  ————————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6-25 18:56
                  回复
                    兵家的文化道德建军先进性在哪里?
                    ————————
                    兵家建军思想是什么?文化道德。建立一支正义之师,文明之师,仁义之师。有“武德”的军队。古代军队,不仅有武功,还有德育。
                    ————————
                    相比较雇佣军,土匪军等,有“武德”的军队很有原则,对百姓秋毫无犯,军纪严明,勇敢,义战………
                    雇佣军,土匪军等唯利是图,并不是为了保卫老百姓的,听命于财阀或者其它利益集团。即便装备非常现代化,但是其建军思想就是为利益集团服务,所以,精神上是非常落后的。战斗力往往不强。靠装备,装备有优势还可能一战,稍微没有优势就成了乌合之众。
                    利益集团说把那里老百姓抢了,雇佣军,土匪军等就会去抢。
                    有“武德”的军队不举不义之兵。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6-25 19:55
                    回复
                      我们发现不论是儒家,还是兵家,还是道家,都会涉及到“德”这个问题,儒家关注的是“人伦人文之道”,兵家关注的是“武道”,道家关注的是“自然之道”,每个“道”都对人有要求,这个就是“德”。
                      合称“道德”。
                      拿“武道”为例子,为什么兵家注重“德”,一把刀很锋利,他实际是“中性”的,坏人拿着刀害人,好人拿着刀保护人。因此,兵家用“德”来约束“武力”,“以德建军”,“刀”自然就放到了好人手中,就一定会用于保护人,这也是兵家的初衷,为国家利益服务,为人民利益服务,为正义服务,为和平服务。
                      如果没有这个“德”的基础,这个刀就是为利益集团服务,不可能是为了保护和平正义保护人民。像那种为了发财,到处挑动战争。
                      所以,兵家“以德建军”,已经说明了为什么目的建军,军力是干嘛用的,初衷问题解决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6-26 09:06
                      回复
                        “德”这个字,兵家思想中,贯穿了“以德建军,以德治军”的整个过程。像《司马法》等兵法,或者兵典,是姜太公整理出夏商周军事思想的大典,甚至具有法律性兵典。它的第一篇不是讲怎么行军作战,而是讲“德”。军队建立目的是什么?军队为什么作战?军队战争出发点?等等问题,都是武德的问题。武德放在了第一篇。作为任何一个古代的将士都要看阅读司马法的,都是先学德,再学武术武功武技,行军作战技巧。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6-26 09:58
                        回复
                          《尚书》来源
                          ———————
                          儒家整理传承下来《尚书》,被称作书经。属于文章类。
                          这本经典,目的是“是非观”教育,都是大文章,比如赞美尧舜事迹,以及对商纣夏傑讨伐的檄文。
                          —————
                          不是什么”圣旨”。
                          ——————
                          “大是大非”的扬善惩恶的教育。
                          不是生活中散文那种小文章。
                          属于大文章。
                          ————
                          除了道德教育,
                          还有一个,后人才知道怎么写檄文。不然都不知道怎么写。经典就是参考的。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6-26 10:59
                          回复
                            华夏文化中是非观
                            ———————————
                            是非观,首先要确立“是”,与之相对的才是“非”。
                            阴阳是成双成对的,孤阴不存,独阳不长。
                            善恶也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才能衬托出善,因为有善的存在,才能衬托出恶。
                            有男才有女,有女才有男。全都是男,全都是女,就没有男女之分了。
                            《尚书》首先立善,比如赞扬尧舜,这个是“是”。与之相对的是“傑纣”,这个是“非”。善恶树立起来了,就实现了非观教育。
                            “是非观”标准可不是靠人的主观喜好来的,表现在(1)道;(2)德。
                            ————————
                            尧舜有道,做什么事情都是有理有据,符合道理。不是歪理,都是正理,走的正道。对人民负责,对天下负责。有道有德。
                            ———————
                            傑纣无道,喜怒无常,做事情全靠自己喜好,只为自己私欲而牺牲天下人利益,不讲道理,走上邪道。性情残暴。对人民不负责,对天下不负责。无道无德。
                            ———————
                            所以,华夏人为什么对道义看的很重,路遇到不平,拔刀相助。救死扶伤。救助弱小。
                            就是因为华夏文化的道义教育在起作用。
                            ——————————
                            再看看印度等,他用种姓思想教育人民,它的是非观,就是高种姓就是“是”,低种姓就是“非”。
                            我们华夏人到了那里,简直忍受不了,就是奋起反抗。就是他那种对我们来说就是“非”,野蛮无理不公平的。
                            但对他们的人民来说,感觉这是正常的。奴隶主用奴隶思想禁锢奴隶。
                            ——————
                            我们华夏以道和德来作为是非,这才是文明的体现。这才是真正人的文明。对华夏人来说人格都是平等的,只有职位有高低,辈分有高低,年龄有大小,学识有深浅,工作岗位有轻重,财富有穷富,权力有大小,人有勤劳懒惰,责任有大小…………这些都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
                            而对象奴隶和奴隶主那种,不是自然规律,是人的私欲在起作用。所以,这是很落后的表现,与文明相差太远。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6-26 12:59
                            回复
                              德立而道生
                              —————————————————
                              德,儒家,道家,兵家,医家等都在提。
                              —————————————————
                              —————————————————
                              儒家是走的人伦人文之道,对“人”的研究比较多,人性,人本,人情等。何为人?人的意义?该做什么样的人?君子和小人,浩然正气之人?大丈夫?人伦孝悌忠信?民为人之众。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等类问题。确实走的人文人伦大道。
                              兵家走的武道。
                              医家走的医道。
                              道家走的自然之道。
                              ………………
                              以德立道,表现在这些方面:
                              1.医生以德立医,医生要讲医德,古代医生学的第一课不是医术,而是医德。再好的医术,如果医德不行,那些不行的。比如一个患者来,本来就是普通的病,开个几十块钱的药物就好了,但是为了更多收入开了几百块的药物。尽管知道病人没啥钱,也这样做了。那确实是医德不行。
                              以德立医,医生从事这个行业就是为了治病救人为高尚责任,而不是一切以盈利为目的,医生虽然也要挣钱,情理之中,但不能太过份,毫无医德。
                              以德立医,以德治医,德育医道行业。
                              2.以德立政。国家的建立肯定有政治之道的,德政的目的,就是德作为政道的根基。所以,政道也有德育的。古代的思想,就认为为什么需要政道,肯定不是来发财的。政道的目的是什么?也许有人说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当然也可以这么说。政道也不是一开始让你学从政技巧知识,也是从德开始。从德开始,解决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初衷是什么?目的是什么?这都是德要回答的。德的要求就包含了这些。
                              不明白德,没法道生。比如一个抱着发财的心思的人从政,他能搞好正事吗?
                              古语”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道德经》。
                              《论语.学而》“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德不是道的工具,不是可有可无,而是道的容器和根基。容器都没有,这个道也没法走下去。房子没有地基,也盖不好。
                              —————————————
                              不管什么道,从什么道,走什么道,都是要建立在这个德上。就好像修房子,地基打好了,房子就会修的好好的。
                              —————
                              医生首先把医德学好了,医术医路就会生生不息下去。
                              先立德,再走道。道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6-26 20: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