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公案吧 关注:1,165贴子:112,524
  • 24回复贴,共1

关于七处证心第一次证心的疑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佛陀第一次问阿难心在哪里,阿难说在心内,佛陀说不对,并举了一个例子。
说你人在室内讲堂里可以看到室内的环境,透过窗户也能看到室外的环境,按理说心在内你应该先看到身体内部的脏腑才对,就像你在室内要先看到室内的环境才能透过窗户看到室外的环境。这里佛陀其实做了以下4个比喻
①把窗户 比作 阿难的眼睛
②把室外的环境 比作 阿难眼睛所看到的境
③把室内的讲堂 比作 阿难的身体内部
④把阿难的眼识 比作 阿难的心
佛陀说你心在内应该先看到身体内部的脏腑才对。于是我就有个逻辑上的疑问,心又没长眼睛没有眼识当然看不见内部的情况,佛陀把眼识的功能强行加给了心,这里的辩论是不是不太不合适。
本人愚笨,请菩萨为我解答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6-25 02:37回复
    交流。
    首先,这个心指的是佛性。在楞严经里,这个心指佛性。在后面的章节也说明了这点。不是小乘的心。
    二,心有能识之性。
    前三个比喻对。第四个不太赞同。
    第四个指佛性。
    既然佛性在身内,那么佛性应该明在里面啊。然而并没有,人并没有看见自己身体的内部。
    ———
    这里佛性不在七大但不能离七大。
    楞严经里,先讲明不在七大。然而人的观念总是对立两倒。说不在七大就认为离开七大。而是不离七大。有点像波粒二象性。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6-25 09:16
    回复
      在楞严经里,佛先破佛性在七大这个论点。
      之后,在讲不离七大。正因为不离七大,大家沿着含蓄七大的佛性起修,才有了二十五圆通的法门。
      就像蜜蜂吃蜂王浆才能成为蚁后。蜂王浆做成圆的,方的,长条的等。形状不同,但是本质都是因为不离蜂王浆,所以蚂蚁无论吃哪种形状的蜂王浆都能成为蚁后。这也是二十五圆通的基础可行理论。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6-25 09:21
      回复
        感觉你这个疑问不在这个地方。实在七处证后面,根处。
        感觉你认为能识之性在六根处。
        六根是佛性'分隔'成六。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6-25 09:33
        回复
          还需要一个反闻闻自性。根是一条道,佛性是半条道。走一半时需回头,不要随六尘走完。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6-25 09:35
          回复
            打个比喻。有人没有眼睛了。眼球,神经都没有了。他看见身内是一片黑暗。你说他看没看见内部。这时候,眼球都没有了。为什么还能看到黑呢?应该什么都无才对。所以能觉之性还在。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6-25 09:39
            回复
              你的疑问根基有基础理论不稳。
              一,你认为能识在根不在心。
              所以你认为没有眼根,眼识,不能看到身体内部。这个反例就是没有眼球的人看体内也是一片黑暗。黑暗也是见啊,也是明性发生作用。没有明性,识性,知性,觉性。怎么可能知道黑。所以佛性高于眼根,眼识。眼识只是佛性分隔成六之一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6-25 09:47
              回复
                佛陀反驳的是外道认为心在身内。
                这个心是特定指识别万物的能明,能知之性。既然能知,为什么内外有区别呢?
                而你这个疑问是后面,认为能识之性在根里,离根则不能知识万物。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6-25 10:03
                回复
                  你落脚处在离六根不能觉万物。这个你得反闻闻自性了。你要不要蹲着上厕所一个多小时。不要伸直腿。然后突然起来。你看看那时候脑袋一黑时。第六识不动了,眼前一片黑时。还能觉么?既然还有,那么是什么?是否离开六根还有觉性之性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6-25 10:07
                  回复
                    这个重新说。
                    阿难代表外道一种看法。就是心在内。释迦老子用心分隔为六之一的眼说。既然心眼在内部。问什么见外不见内。
                    你这个疑问在于,心眼在眼球里。即后文的潜伏在根内。
                    把两个疑问捏在一起,混合在一起了。
                    七处证心,是一条一条,单一的批驳。不是集中起来一起回复。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6-25 10:18
                    回复
                      楞严经中把眼和心是分别说到的,你在仔细看看“我今观此 浮根四尘 只在我面 如是识心 实居身内……”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4-06-25 10:25
                      回复
                        而这个搅和进两个疑问的疑问。
                        一,首先佛性见内也见外。即内见为黑,也是见。并不依赖眼球。说明佛性在内也在外。不单单在六根里。
                        二,为什么人见外界多彩时不见内部的黑暗呢。说明人粘黏在外界的多彩,而如同醉酒,不见内部。
                        所以不能把楞严经个人发挥一下。
                        说心在内。但是心粘黏在外尘时,无法觉知身内,(比如身前一美景,自然不知体内之黑暗)既然无法觉知身内。那么就不能简单,狭隘的认为佛性只在心内。
                        这里阿难说心内。是狭隘的在身内。即不在其他地方,其他地方没有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6-25 10:30
                        回复
                          ——————
                          ——————
                          ——————
                          重新说,阿难的这个提问。
                          是心只在身内。是狭隘的指。不在别的地方。
                          比如外界,比如眼根,六根都不在。
                          所以释迦老爹来了句,那么为什么不见内部。
                          而你这个疑问加了料。不是单指身内,还指根里。
                          如果改为,阿难说,心只在身内,不在身外,不在六根里。这时候释迦老子的这个比喻你们看能行的通么。这也引出阿难下面的疑问。
                          阿难问的是点,释迦老子是针对点,精确制导。不能脱离阿难的语境。即心在身内。这个身内不包含六根,如眼根。
                          所以释迦老子才这样回答。
                          如果加上能识之性在眼根里,这就是另一种回答方式了。
                          阿难的疑问此处,不认为心在眼根里。所以释迦老子才这个批驳。
                          批驳的话是针对具体的问题。对方狭隘理论提出的反例。如果离开对方的具体问题,宽泛化对方狭隘的理论,那么驳斥自然就不管用了,要改回答了。
                          就如同对待一小袋糖,一个勺子搞定了。但是宽泛化一袋糖,改变其内在的限制基础。那么变成两袋糖。当初针对的一个勺子就不对了,有漏洞了。就要换一个大勺子来重新谈。
                          这点主要还是要看好阿难具体的问题限定。这个内。是刨除眼球的。所以才有佛陀那样的反驳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6-25 10:44
                          收起回复
                            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希望能帮助到跟我有同样问题的有缘人。
                            毕竟这是2000多年前的故事,古人也不懂什么是眼角膜,视神经,大脑皮层等等现代科学才知道的原理,古人把眼睛叫做心灵的窗户,认为心是透过眼睛来看见万事万物的,认为真正能看东西的是心,阿难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站在古代人阿难的角度上师尊这样给他辩论也就非常符合逻辑了。毕竟古代正法和像法时期的普通人都不知道这些科学原理,所以这样的解释在古人看来就没有这些疑问。(可怜的是我们现代人容易混淆哈哈)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6-28 14: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