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人删减《封神演义》了,一部好书,偏有宵小之徒要进行祸害,弄的驴唇不对马嘴。他们说封神演义不如《西游记》,因为作者文笔不行,有抄袭赞诗,漏洞百出,鲁迅先生说它毫无价值,不知所云。研究封神书说一些此书的未尽架构和二代作者,三代编书,四代魔改之处。抛出阐截恩怨,只聊初代手稿
架构上阐教与截教两大阵营
阐教势力有三方分别与明朝金丹三派对应
金丹北派全真阐教主势力 (十二金仙师徒等)
金丹南宗北极驱邪院,地府阴雷部,雷部二院之一(萧升,漕宝,十绝阵祭阵炮灰)
金丹东派陆西星(陆压),东派只有陆西星一人,无弟子。
金丹西派,明朝没有,在清朝,所以金丹只三方势力
截教势力 符箓派正一雷部
说两个有争议的人物,三友与三清。
1 道教中太上代表师,有两个特点,变化各种人物的师傅传教,穿越各种朝代,万世万人之师。而在元朝金丹北派全真有个最大的耻辱,就是被佛教要求焚毁老子八十一化图,和老子化胡经。而书中要写一气化三清的典故,元朝时全真教也是打着老子旗号行事的,所以书中用三友老子而不是太上老君。
2 道教中上清代表经,有两个特点,一为经,上清《黄庭经》,二为雷霆之祖,我们经常听到的名字是上清灵宝天尊,他还有个名字上清玉晨大道君,雷霆之祖和雷祖是两个概念,雷霆之祖建立雷霆,雷祖是他的徒弟叫雷声应元普化天尊。符箓派之神自从三山符箓合一后,所有神都是雷神。
今天来破解闻仲,阐截第一次大战十绝阵开始就是符箓派雷部和金丹南宗雷部的对决。
赵公明以前是正一玄坛护法神,黑虎金鞭,三山符箓合一后他也是雷神三十六天君元帅之一,是财神护法神也是雷神。
雷神也兼职护法神,雷霆有监生司。道教的重要部门,来说锡麟监生雷神元帅,黑麒麟,武器鞭,法宝圆碗,碗中有婴儿,象征麒麟送子。这个法宝其实就是混元金斗,而三宵和彩云仙子其实是雷部监生司的,元明时期三山符箓归正一后,三个派系神的职能合并加工,三宵其实是云霄卫生圣母元君,碧霄是碧霞元君,闺蜜彩云仙子应该是眼光娘娘(戮目珠讽刺有眼无珠)琼霄线索不足,金蛟剪可能是线索。
泰山子孙案,雷霆监生司。泰山元君祠,供奉的就是监生司的神,管生育的,这里作者本意是这样封神的,后面不知道几代编书改的男的封元君,封完碧霞元君紧接着就是三宵,这与伏笔不对的。道教监生司是个庞大机构,各种接生,护胎顺产神。十二金仙混元金斗劫,由仙入凡,就是轮回新生儿。
这里要在加一个人物,作者写的张桂芳,有意思的名字,作者前写芳名流世,后面直接封神丧门星,其实他是想写桂香宫张仙,张仙只有姓,也是护佑孩童的雷神(给小孩招魂的唤魂术碰到了没灵魂的小孩哪吒),蟾宫折桂指的就是他。张桂芳应该有后续,这里涉及到一个故事,张仙有法宝弹弓打哮天犬,是哮天犬的克星。应该有和杨戬大战的内容
如同余元封灶神一样,神位前后矛盾,并且灶神见教主肯定会说坏话,灶神进谗言这个典故也被砍了,这点才是三教大战的导火索。
三宵,其实是雷部神,属于雷声普化天尊闻仲的下属,而闻仲死于金丹派终南山全真教云中子之手。
这一切的背后都与元明时期道教两派恩怨有关,也是对明朝的讽刺,鸿钧是文学清流的最高神,是如同屈原九歌里的东皇太一一样,宋代诗词里有很多体现,道士也用鸿钧作诗歌。
明明是没有参透,非说作者胡编乱造,还要删减,最早钟柏敬的版本到现在已经改动很多了,还要删,改的时候又瞎翻译,考古,发现,不就是发掘文学作品背后的价值吗。这群人都不应该编书,不如去拼刀刀上班,没事砍一刀,书的价值就大损。
架构上阐教与截教两大阵营
阐教势力有三方分别与明朝金丹三派对应
金丹北派全真阐教主势力 (十二金仙师徒等)
金丹南宗北极驱邪院,地府阴雷部,雷部二院之一(萧升,漕宝,十绝阵祭阵炮灰)
金丹东派陆西星(陆压),东派只有陆西星一人,无弟子。
金丹西派,明朝没有,在清朝,所以金丹只三方势力
截教势力 符箓派正一雷部
说两个有争议的人物,三友与三清。
1 道教中太上代表师,有两个特点,变化各种人物的师傅传教,穿越各种朝代,万世万人之师。而在元朝金丹北派全真有个最大的耻辱,就是被佛教要求焚毁老子八十一化图,和老子化胡经。而书中要写一气化三清的典故,元朝时全真教也是打着老子旗号行事的,所以书中用三友老子而不是太上老君。
2 道教中上清代表经,有两个特点,一为经,上清《黄庭经》,二为雷霆之祖,我们经常听到的名字是上清灵宝天尊,他还有个名字上清玉晨大道君,雷霆之祖和雷祖是两个概念,雷霆之祖建立雷霆,雷祖是他的徒弟叫雷声应元普化天尊。符箓派之神自从三山符箓合一后,所有神都是雷神。
今天来破解闻仲,阐截第一次大战十绝阵开始就是符箓派雷部和金丹南宗雷部的对决。
赵公明以前是正一玄坛护法神,黑虎金鞭,三山符箓合一后他也是雷神三十六天君元帅之一,是财神护法神也是雷神。
雷神也兼职护法神,雷霆有监生司。道教的重要部门,来说锡麟监生雷神元帅,黑麒麟,武器鞭,法宝圆碗,碗中有婴儿,象征麒麟送子。这个法宝其实就是混元金斗,而三宵和彩云仙子其实是雷部监生司的,元明时期三山符箓归正一后,三个派系神的职能合并加工,三宵其实是云霄卫生圣母元君,碧霄是碧霞元君,闺蜜彩云仙子应该是眼光娘娘(戮目珠讽刺有眼无珠)琼霄线索不足,金蛟剪可能是线索。
泰山子孙案,雷霆监生司。泰山元君祠,供奉的就是监生司的神,管生育的,这里作者本意是这样封神的,后面不知道几代编书改的男的封元君,封完碧霞元君紧接着就是三宵,这与伏笔不对的。道教监生司是个庞大机构,各种接生,护胎顺产神。十二金仙混元金斗劫,由仙入凡,就是轮回新生儿。
这里要在加一个人物,作者写的张桂芳,有意思的名字,作者前写芳名流世,后面直接封神丧门星,其实他是想写桂香宫张仙,张仙只有姓,也是护佑孩童的雷神(给小孩招魂的唤魂术碰到了没灵魂的小孩哪吒),蟾宫折桂指的就是他。张桂芳应该有后续,这里涉及到一个故事,张仙有法宝弹弓打哮天犬,是哮天犬的克星。应该有和杨戬大战的内容
如同余元封灶神一样,神位前后矛盾,并且灶神见教主肯定会说坏话,灶神进谗言这个典故也被砍了,这点才是三教大战的导火索。
三宵,其实是雷部神,属于雷声普化天尊闻仲的下属,而闻仲死于金丹派终南山全真教云中子之手。
这一切的背后都与元明时期道教两派恩怨有关,也是对明朝的讽刺,鸿钧是文学清流的最高神,是如同屈原九歌里的东皇太一一样,宋代诗词里有很多体现,道士也用鸿钧作诗歌。
明明是没有参透,非说作者胡编乱造,还要删减,最早钟柏敬的版本到现在已经改动很多了,还要删,改的时候又瞎翻译,考古,发现,不就是发掘文学作品背后的价值吗。这群人都不应该编书,不如去拼刀刀上班,没事砍一刀,书的价值就大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