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吧 关注:6,546贴子:39,733
  • 43回复贴,共1

孟子骂墨子“无父无母禽兽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研究墨子三年了,才渐渐懂得墨子。这里我主要反驳一下儒家亚圣孟子攻击墨子的“无父无母禽兽论”
墨子曰:“近者不亲,无务求远。”
墨子曰:“亲戚不附,无务外交。”
父母兄弟都不亲,就别谈和父母兄弟以外的人亲了。
墨子曰:“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
墨子曰:“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
所以,墨子提倡兼爱,就和提倡和平一样,做不到绝对和平,能说明提倡和平错了吗?显然不能!同样,做不到兼爱,也不能说明提倡兼爱错了。墨子提倡兼爱,不代表墨子强制要求贤君去爱无功之臣,慈父去爱无益之子。
墨子曰:“君臣相爱,则【惠忠】;”
墨子曰:“父子相爱,则【慈孝】;”
墨子曰:“兄弟相爱,则【和调】。”
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弟和调,墨子的表述很严谨,既平等又对等。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8-04 18:47回复
    你挺那个啥的,还研究墨子三年,来孟子吧这么说,平等就是把你对路人和你父母的爱看成一样的,也就是说把你父母看成路人,哈哈,那你不是禽兽是啥,爱是有等次的兄弟,别研究墨子了,多研究研究儒家吧。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8-05 22:13
    收起回复
      你误解孟子的本意了,像孟子这类先贤,道义理念与智慧到达了一个很高深的层次。
      难道在心中满怀有仁有义的人心中,会不希望世界“兼爱”吗?
      实际上所谓的兼爱,并不符合客观发展规律,宇宙万事万物都有徐徐渐进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有孟子才讲了一个递进关系,
      即原话,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释义,君子爱惜万物,但谈不上仁爱;
      (如果施行仁德,那人们就别吃肉食了,植物也不能吃,都是有生命的。)
      君子仁爱白姓,但谈不上亲近;
      (这关系着伦理道德)
      君子先亲近亲人,进而仁爱白姓。仁爱白姓,然后能爱惜万物。


      IP属地:重庆3楼2024-08-11 12:07
      收起回复
        我也来凑个趣吧。仁(本性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这是老天赋予的天性。
        当我们是小孩的的时候我们就知道爱父母。当我们是父母的时候又爱自己的孩子。
        老天赋予的是实实在在的。是现实的情感。通过自己的修养把这天赋去扩充,扩大。所以是先爱自己的亲人。在这个基础之上爱别人。
        这是天性,这是天性,这是天性。
        不是我人为规定出一套思想。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8-12 14:32
        收起回复
          你没看懂。你没看懂。你好好看看。孟子说的是天性。不是人性。
          所为人心为危,道心为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中道,中庸。中。是天性,是本性。是每个人的共性。是老天赋予。
          修行是去除对名、利、色的贪。回归本性。是扩充本性,扩充善性。
          中庸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儒家率性,天性的自我发挥。
          不是玩一个思想。仁慈之心,怜悯之心,是情感。是扩充这个情感。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8-12 16:37
          回复
            你得先看弗洛伊德和拉康,再回头看孟子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9-29 21:06
            回复
              兼爱是上限,仁爱是底线。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10-10 00:06
              收起回复
                墨子若知今时国学境地,见兄台仍功于儒墨之别,亦哀叹矣。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4-07 19: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