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离世是哪一年我忘记了,家里的房子是什么时候建起来的,我也没什么印象,记忆总感觉是零碎的,很多东西没有被记录过就会流失、模糊,当时的感受和情绪也再难以得知。
小学三年级之前,我就跟着我堂哥、黑哥(三爷爷的孙子)到处厮混,三个人就像油盐罐一样三位一体。前面的英雄事迹也说了一个大概,但还需要补充的是。我们常常跟同村临组的一帮小孩约架,大家为了小孩王的明天打得如火如荼。我堂哥是我们小帮派的头头,我们是小弟,不说出生入死,也算是劳苦功高吧。可怜我那小身板,从小就要经受锻炼,但有时候我的战力却不是最低的,跟我黑哥哥旗鼓相当,我俩也会暗自较劲。但有时候我堂哥并不会帮我,有点胳膊肘往外拐的意思。他们会合伙欺负我,这确实让我有点受伤,我会纠结明明我们是更亲的人呀。可是事实也是,不是血缘更亲关系更好,这样的道理小时候的我怎么会明白呢。这样的情况下,我一度让我堂姐她们带我玩,我跟她们玩丢沙包、跳皮筋。这些游戏和活动我都挺喜欢的,可惜的是,因为跟女生玩,我也被嘲笑为“娘娘腔”什么的。我堂姐小时候还把我的奖状撕掉了,还逼迫我做过很不耻的事情,这些也是不愉快的回忆。现在想想那时候有过偏爱也受过伤害,很多恶意真的就没有来由,弱小是一种过错,无所庇护的时候,我学会自己保护了自己。这样的防御措施对我后来的人生经历产生了深远影响,我给自己竖起了堵堵高墙,只为了保护内心那个弱小的自己。
好在这样的日子没有持续太久,3年级下册父母把我带离了那个地方。可能他们也觉得我学坏了,或者我跟他们不亲,他们回来我都觉得挺陌生的,哈哈,都认不出来。
下面的三年简直就是我人生最幸福的日子里,真的就是闪着光的日子,及尽美好,充满快乐。这3年是我最能感受友情、亲情美好的日子,是内心的酥糖和港湾。-
3年纪下册,我第二次来到浙江,这次我对这里有了清晰的印象,好像我的所有记忆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变得清晰的。我记得我们家住过砖棚,那个地方父母上班的地方很近,离我上学的地方很远。那时候爸妈都在烧砖,家里的月收入有个3000块的样子,在当时来说算是相对富裕阔绰的打工人了。在一河之隔的对岸是姑姑和姑父的砖窑,他们也是夫妻俩一块烧砖的。在那里姑姑和姑父就是家里能相互照应的亲戚了。爸妈总喜欢下了班之后去喝对岸打牌,他们是牌场和麻将桌的老手,各种各样的赌牌方式就没有他们不会的。在他们的耳濡目染之下,我其实也会各种牌技,不得不说小孩子学东西还是快的。但不一样的是,我从没有参加过正儿八经的赌牌的局。准确地说,我讨厌赌牌、甚至喜欢赌博的人。当然我不会主动释放自己的恶意,我只是克制住自己不去赌博罢了,但我在想我的赌徒心理可能还是会有的吧,或许每个人的心理都有一场豪赌。我爸妈晚上出去赌牌的时候,经常把我一个人丢在家里。
我那时候才上三年级,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会很害怕,我都是一直开着灯,一直开着电视的,那样会让我更安心。
这里其实扯远了,我本来想谈论的是一些比较积极的东西的。在三年级到五年级下册的时候,我遇到了第一个印象特别深刻的朋友,叫宁金城,他是我的老乡,也是修水人,在那样的环境下能遇到老乡是很不容易,我们是同班同学。在一起求学的日子里,我们是很好的玩伴,在学校里形影不离,我们喜欢追逐打闹,一起玩游戏。在学校的后面有一个后山公园,我们放学后总喜欢去山上玩追人游戏,那时候真好阿,无忧无虑的,每天的欢乐都来自朋友间的玩耍。放假的时候,我会去他家找他玩,在他家的楼上,我清晰地记得,木地板上我们学着毛毛虫一样爬行,在被子里床上钻来钻去。我们照着西游记的各路神仙一通模仿,大家还喜欢比较一下谁的法力更加高强。孩子的世界里,天马行空但也总是志同道合,那样发自肺腑的开心,不加掩饰的高兴真的太难得了。真怀念那时候的时光,我也曾无数次地想让时光停止,和我的小伙伴在一起一直快乐地玩耍下去,那样的深深情谊一直埋藏在我的心里。但是我与他的缘分又只是暂时的,陪伴一段时间,大家又各奔东西。从小到大,我们经历了无数次的离别,我以为我会习惯,但我又总是不太擅长。我总是在离别来临之前就已经开始心念不舍了,离别的氛围也会早早地在身上渲染开来。
我记得在三轮车上我神色木讷,第一次对离别有那么深刻的体会,我和我的朋友可能真的再也不会见面了。我的快乐从此以后就会失去了!那时候好想跟他说我舍不得你,但是还没来得及告别就随车远行了。离别闯入的太突然,就像流光一闪,还没做好准备就没了光影。太小的孩子没有话语权,只能被父母的踪影牵着走,生活的浪潮总是由不得人分想,又裹挟着人卷入人海茫茫。
但是阿,生活又总会有转机,命运的牵连让人再度重逢。六年级的时候我们见过一次,我凭着记忆找到了他家,命运的恶作剧总是充满戏剧性,他和他的新朋友在玩耍,我们互相招呼,他向我介绍了他的新朋友,我有些讶然,并没有加入。渐行渐远仿佛就是为了描写那一个当下而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