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吧 关注:7,346贴子:85,692

回复:[大堆资料]辞海历史分册中国古代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434楼2011-03-13 19:11
回复

    【紫河】古水名。即今内蒙古南部、山西西北长城外的浑河,蒙古语名乌兰穆伦河。上游有二水:北为内蒙古凉城的宁远水;南为山西右玉的兔毛河。二水在内蒙古杀虎口外汇合西流,经内蒙古清水河县与清水合,西流入黄河。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征发民丁百多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东至紫河,即此。
    【紫荆山】在广西桂平北。中包村庄田地,周围百余里。北连平南、蒙山诸山,西通象州、武宣县界。1844年冯云山至此进行**宣传。1850年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就在山前金田村领导起义。
    【紫蒙川】古水名。在今辽宁朝阳西北。西晋时鲜卑宇文氏建国于此,后为前燕慕容皝所灭。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攻契丹,在紫蒙川阅兵,即此。
    【棠】古邑名。(1)一作唐。春秋鲁地。在今山东鱼台东。公元前718年鲁隐公观鱼于棠,即此。(2)春秋楚地。在今江苏六合。公元前559年楚子囊率师至棠,即此。
    


    436楼2011-03-16 20:23
    回复

      【嗢昆河】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鄂尔浑河。公元,八世纪至九世纪时回纥部族的活动中心。


      437楼2011-03-16 20:24
      回复

        【嗢鹿州】唐羁縻都督府名。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破西突厥后,在突骑施索葛莫贺部内置。故地在今新疆伊宁市西伊犁河附近。约八世纪前期废。


        438楼2011-03-16 20:25
        回复

          【赐支河】古代羌人所居地区的一段黄河。《书·禹贡》称为“析支”。《后汉书·西羌传》:“滨于赐支,至乎河首。”在今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境内。又名赐支河曲,赐支可能是羌人对黄河的称呼。


          439楼2011-03-16 20:25
          回复

            【践土】古地名。春秋属郑。在今河南原阳西南。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在此作王宫与诸侯会盟,确立霸权,成为盟主。
            【跖(跖)口城】(zhí直——)跖,一作“墌”。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西南。南朝梁末广州刺史萧勃起兵,遣将傅泰据此,被周文育所败。
            【跋布川】①一译匹播城,又名勃令驿。七世纪吐蕃迁居*逻些以前的旧都。迁都后仍为赞普夏令牙帐所在。即今西藏乃东县的昌珠区。②故址在今西藏穷结。参见“匹播城”。
            【景毫】(—bó)即西亳,因有景山得名。见“毫(3)”。
            【景阳冈】在山东省阳谷县城东南景阳冈村。《水游》故事中武松打虎处。
            


            440楼2011-03-16 20:27
            回复

              【黑水洋】宋元以来我国航海者对于今黄海分别称之为黄水洋、青水洋、黑水洋。大致长江口附近一带海面含沙较多,水呈黄色,称为黄水洋;北纬34°、东经122°附近一带海水较浅,水呈绿色,称为青水洋;北纬32°—36°、东经123°以东一带海水较深,水呈蓝色,称为黑水洋。
              


              442楼2011-03-16 20:29
              回复

                【筑水】(zhú—)古水名。秦汉以前名*彭水。即今汉水支流南河及其支流马栏河。秦在今湖北谷城县置筑阳县,即因在此水之北得名。《汉书·地理志》:“筑水出汉中房陵(今房县)东入沔(今汉水)。”
                【傅岩】古地名。一作傅险。在今山西平陆东。相传是商代傅说为奴隶时版筑之处。
                【傥谷】即*傥骆道的南口,在陕西洋县北。
                【傥骆道】古道路名。即骆谷道。自今陕西周至西南,沿骆谷水、傥水河谷,南至洋县。是关中、汉中间近捷的通道。三国以来时见记载,唐尤为畅通。公元880年黄巢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围长安(今西安市),僖宗经此逃奔入蜀。
                【皖】安徽省的简称,因境内西部有皖山(天柱山)而得名。
                【皖县】古县名,春秋楚地,汉置县。治所在今安徽潜山县,西晋永嘉末废。魏正始四年(公元243年)司马懿率军入舒县,吴诸葛恪自皖迁于柴桑,即此。
                【皖口镇】古镇名。又名南皖口。在今安徽安庆市西,当皖河入长江之口。为古代长江沿岸军事要地。三国吴诸葛洛率兵屯庐江皖口;南朝陈武帝时,在南皖口筑城,皆指此。宋以后在此置皖口镇,亦名山口镇。
                


                444楼2011-03-16 20:30
                回复

                  【蒲坂】①古邑名。在今山西永济县西蒲州。相传虞舜都此。春秋属晋,战国属魏。②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山西永济县西蒲州。西汉作蒲反,东汉复旧。三国魏至北周为河东郡治所。隋大业初并入河东县。东有普救寺,即戏曲《西厢记》中的普救寺所本。地当黄河弯曲处,有风陵(一作封陵,今称风陵渡)隔河与潼关相对,为河东通往关中的要冲。


                  463楼2011-03-16 20:44
                  回复

                    【蒲昌】古县名。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平高昌以其东镇城置。以临蒲昌海得名。贞元后废。清讹作辟展,即今新疆鄯善。


                    464楼2011-03-16 20:45
                    回复

                      【蒲姑】(bó—)一作亳姑、薄姑。古国名。在今山东博兴东南。在周成王即位时,随同武庚和东方夷族反抗周朝,被周公所灭,作为吕尚的封地。


                      465楼2011-03-16 20:45
                      回复

                        【蒙泽】古泽名。春秋宋地,在今河南商丘东北。《左传》庄公十二年(公元前682年调“宋万弑(宋)闵公于蒙泽”。
                        【蒙舍城】古城名。唐初为蒙舍诏地,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细奴逻建大蒙政权,以此为都城。故址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公元748年南诏王阁逻风子凤伽异受唐敕封为阳瓜州刺史,居于此。
                        【蒸湘】湘江下游与蒸水在湖南衡阳市北相会后称为蒸湘。与漓湘、潇湘合称“三湘”。
                        【楚】古国名。芈姓。始祖鬻熊。西周时立国于荆山一带,建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常与周发生战争,周人称为荆蛮。熊渠做国君时,疆上扩大到长江中游。后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春秋时兼并周围小国,不断与晋争霸。楚庄王曾为霸主。疆域西北到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东到昭关(今安徽含山北),北到今河南南阳,南到洞庭湖以南。战国时疆域又有扩大,东北到今山东南部,西南到今广西东北角。楚怀王攻灭越国,又扩大到今江苏和浙江。在秦统一战争中,屡次被秦打败。公元前278年郢失守,迁都陈(今河南淮阳)。前241年又迁都寿春(今安徽寿县)。前223年为秦所灭。
                        


                        467楼2011-03-16 20:46
                        回复

                          【潇湘】    
                          ①湘江的别称。因湘江水清深得名。《山海经·中山经》:“交潇湘之渊。”《湘中记》:“湘川清照五、六丈,是纳潇湘之名矣。”又或专指湘江中游与潇水会合后一段,即‘三湘”之一。②古镇名。五代时置,在今湖南零陵县西北。因当潇湘二水合流处得名;亦称潇湘关或湘口关。
                          【漆水】    
                          古水名。①《诗·大雅·绵》“自土沮、漆”,《周颂·潜》“猗与漆、沮”,《传》:“漆、沮,岐周二水也。“这是周朝发祥地的漆水,见于汉以后记载的有二:一见《汉书·地理志》,在漆县(今陕西彬县)西;一见《说文》、《水经》,源出杜阳(今麟游西),东入渭;《水经注》、《元和志》二水并载。前者当即今水帘河,后者是雍水支流之一,南流合岐水、雍水东入渭。《禹贡锥指》认为前者是古漆水,后者是古沮水。②《书·禹贡》雍州,“漆、沮既从”,导渭,“又东会于泾,又东过漆、沮,入于河”。此漆水在泾水以东,与岐周之漆有别。伪《孔传》、阚骃《十三州志》以为“漆沮”是一水,就是洛水(北洛)下游。《水经注》以出自今陕西富平县西北,东南流经县东至县南与沮水(石川河)会合的泽泉为漆水,此下沮水南流入渭一段通称漆沮水;同时也不否定伪《孔传》、阚骃的说法。《太平寰宇记》始以源出今铜川市北,南流经市东至耀县南注入石川河的同官川为漆水,宋以后地志皆从此说。
                          【漆县】    
                          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陕西彬县。十六国前秦时改名新平。东汉兴平元年后(公元194年)为新平郡治。
                          【漆园】    
                          古地名。战国时庄周曾为蒙漆园吏。一说在今河南商丘市北;一说在今山东菏泽北;一说在今安徽定远县东。又或以为漆园非地名,庄周乃在蒙邑中为吏主督漆事,蒙在今商丘市北。
                          


                          492楼2011-03-30 18:32
                          回复
                            【噶玛兰】    
                            ①旧地区名。或作蛤仔难、甲子兰。即今台湾东北部的宜兰平原。本为哈仔难族聚居处。三面负山,东临海,平原万顷。清嘉庆元年(1796年)。福建漳州人吴沙率漳州、泉州及广东人民在此开垦。②厅名。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置。治所在五围(今台湾宜兰)。光绪元年(1875年)改置宜兰县。
                            


                            500楼2011-04-06 17:02
                            回复

                              【鄵】    
                              (cào)古地名。一作操。春秋郑地。确址不详。《春秋》襄公七年(公元前566年):郑伯髡顽“卒于鄵。”
                              【嵹台(台)山】    
                              即*西倾山。在青海、甘肃、四川三省界上。《水经·河水注》引《沙州记》:“洮水与垫江水俱出嵹台山。”即此。
                              


                              501楼2011-04-06 17: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