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都马】
古港名。故址在今缅甸萨尔温江口莫塔马。为古代东西方水陆交通线所经重要港口。八都马是孟(MOn)语Muhtamaw的对音,义即石角。元汪大渊《岛夷志略》有专条记述。《郑和航海图》也有此港名。
【八节那间】
古地名。或以为是八节涧的异译,那字疑衍;或以为其故址当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中部北岸的北加浪岸。元汪大渊《岛夷志略》有专条记述。
【九州山】
古地名。故址或以为在今马来西亚马来亚西岸霹雳河口的天定岛(DindingsI.)。明费信《星槎胜览》有专条记述。《郑和航海图》也有此名。
【九姓胡】
古族名。安史之乱后常随回纥人至中国,杂居京城,从事商业活动。或以为即九姓铁勒(参见“九姓回纥”);但一般认为应指*昭武九姓。
【九部乐】
隋及唐初的宫廷燕乐。隋初燕乐设七部乐,即国伎、清商、高丽、天竺、安国、龟兹、文康等乐。隋大业中改清商为清乐,增加疏勒、康国两部,为九部乐。唐武德初年沿用九部乐,去掉隋时的天竺和文康两部,增设燕乐和扶南两部(见《新唐书·礼乐志》)。九部乐以中原乐舞为主,也有少数民族乐舞和外来乐舞。
【干陁利国】
古国名。旧说以为是三佛齐的古称,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近人考证,或以为在马来半岛,干陁利是吉打别称Kadaram的对音。约在公元五世纪中期至六世纪中期,同中国有友好关系。《梁书·海南诸国列传》和《南史·西南夷列传》有专条记述。
【于罗国】
古国名。故地在今伊拉克东南部幼发拉底河下游。或以为即Hirah(今纳贾夫[Najaf东南)的音译,亦有认为系Ubullah(今巴士拉)或Ura(约在今迪瓦尼亚(Diwaniyah附近)的音译。古为安息国最西界,可从海道通大秦国。名见《后汉书·西域传》和《三国志》第三十卷裴注引《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