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思想和自由精神,学生是花朵,老师是园丁。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每人的花期不同,应当允许他们自由自在的汲取知识,异想天开。园丁们只需要适当浇浇水,静待花开。现在的“应试教育”硬是要三月的桃花、十二月的梅花都在六月八日开花,是不是强人所难?是不是违背了自然规律?“大器晚成”这个成语是不是没有地方引用?生活中唯唯诺诺的小绵羊,在学习和工作中哪里敢产生质疑的想法,束缚在旧的条条框框下,如何创新?如何发展?如何进步?多少有天赋的孩子,就这样被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给扼杀了!我们的教育,为什么总在考查记忆力,而不是创造力?
学生是“土”,上学加“水”变成了“泥”,我认为教育的结果是让“泥”的黏性(可塑性)更好,而不是现在的“应试教育”将“泥”烧成“砖”。这样的“砖”,再也没有了做“瓷”的机会,只能是应用型人才,成不了创造性人才,所以对社会发挥不出更大的效益。这就是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症结所在。
地球上最善于使用和制造工具的是人类,我们如果从延安出发到西安,可以乘坐飞机、火车、汽车到达,即使是乞丐也不会选择徒步这种费时费力高成本的方法。现在的“应试教育”,就是让孩子们死记硬背一些规定的知识。考试时不敢也不准使用“交通工具”。假设考试时,允许孩子们在电脑上查资料答题,请问还有多少知识可考?
学生是“土”,上学加“水”变成了“泥”,我认为教育的结果是让“泥”的黏性(可塑性)更好,而不是现在的“应试教育”将“泥”烧成“砖”。这样的“砖”,再也没有了做“瓷”的机会,只能是应用型人才,成不了创造性人才,所以对社会发挥不出更大的效益。这就是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症结所在。
地球上最善于使用和制造工具的是人类,我们如果从延安出发到西安,可以乘坐飞机、火车、汽车到达,即使是乞丐也不会选择徒步这种费时费力高成本的方法。现在的“应试教育”,就是让孩子们死记硬背一些规定的知识。考试时不敢也不准使用“交通工具”。假设考试时,允许孩子们在电脑上查资料答题,请问还有多少知识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