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很久,决定用这种古早的文风写这个帖子,算是记录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吧,若有幸能帮着几人解开心结,那就更不慎荣幸了,很久没写这种小酸文了,有点乱,担待担待。
中国对事物的解释有三重阶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有幸,我从这个游戏又体验了一遍,这种感觉很奇妙,我觉得这个心路历程值得我写下来,供大家看个乐子。
这个游戏,从宣发的时候我一直就在关注,当时游科给我的第一感觉:这是个做事的公司,这是一群做事的人。我的第一印象是极好的。从他们后续的那些仅有的宣传片中,是能够清晰的感受到这群人的认真。
所以哪怕在踩了2077的神坑之后,在发售的第一时间,我也毅然决然的买了。甚至因为担心优化做的不好,我还把我的电脑给升到了我认为完全保险的水平,md,那时候4080真的贵的心疼。
游戏开始玩的时候很开心,画面,震撼,音乐,震撼,意境,绝了。光是当旅游模拟器,我就觉得这个票价值了。
尤其是前三章,简直是意外之喜,每一章中体现的那若有若无的禅意,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然后,我打到了第四章。
记得我前三章是一天一个章节,基本上把能动用的时间全用来玩游戏了。但是第四章,我打了两天,然后放下了,玩不进去。有一种莫名的愤怒,当时的感觉就是我都沉进去了,你开始给我喂屎,很难受,不想玩了。
然后我就在网上发现大量的人和我一样的感受,第四章和前三章感觉就不是一个人写的,那种违和感太突兀了。
我一开始就知道这个游戏剧情大概率是延续的斗战神的设定,我本身是没玩过斗战神的,对这个游戏的了解仅仅是知道剧情上属于那种比较古早的阴谋论黑暗风设定,我本人是对这种阴谋论设定不是很感冒的。但是身为一个久经拷打的单机游戏老韭菜,自认为什么屎我没吃过?我自认为自己还是能接受各种幺蛾子设定,毕竟政治正确那种玩意我都能捏着鼻子忍下来。
但是黑神话这游戏实在是让我意难平,想骂人,但是又不知道从何骂起。
这是一种感觉被欺骗的愤怒,我能接受游科写一个自己的故事。可是黑神话前三章写的太好了,暗中若有若无的禅意我很喜欢。所以第四章的内容我感觉自己没法接受,游科在游戏法发售前明明已经说了他们已经认识到了以前对西游记解读的一些幼稚,为啥还死性不改,想不通,闷生了一天的气,真是又气又怕。
气的是觉得自己在被喂屎,还没办法退款,都玩三天了。怕的是因为种种机缘巧合,游科现在因为黑神话被架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德不配位必受其咎。如果这个公司的理念水平不足以匹配这个位置,开始作妖。搞不好中国单机又是5年10年的波折,我不想等了。
然后我就矫情好久,终于还是决定玩一下前三章散散心,结果,就是这一玩,有了有意思的发现:
第一章的核心,是观音大士的那句话:若不披上这件衣裳,众生又怎知我尘缘已断、金海尽干。
第二章的核心,是通过黄风大圣的反差,体现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的佛理。
第三章,就是黄眉的那句:可悲的取经人呐。只要心中还有放不下的偶像,终有一天,它将化为修行路上无解的业障。
我当时对这几句话是有些想法的,总觉得理是这个理,但是为什么游科选择这一种说法,理论上,以这三章的剧本水平,游科可以以更有禅理的佛偈收尾。但是当时没多想,毕竟游戏嘛,意思到了就行。但是这次游玩以后,结合现在的舆论环境,和以前黑神话发售前游科的采访我忽然有了点不一样的想法。
我觉得游科是知道自己问题所在的,这三章的主旨,这样的刻意安排,不仅仅是对游戏中的天命人说的,更是对现实中的玩家说的。
我的理解,第一句:若不披上这件衣裳,众生又怎知我尘缘已断、金海尽干。翻译过来就是:若不批上着齐天大圣的外衣,芸芸众生又有几人能看我一眼。结合游戏发售前游科一路走来的状态,简直太应景的,这就是一句无奈的自嘲。
第二章,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这不就是对这游戏发售后整个舆论的状态么?
尤其是第三章,可悲的取经人呐。只要心中还有放不下的偶像,终有一天,它将化为修行路上无解的业障。太绝了,这绝逼是游科明白自己问题在哪,提前给自己后边的剧情打个预防针,也是暗搓搓的给所有看得懂的玩家的劝解和解释。
Md这群人,啥都懂。
这三章的核心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执迷不悟。执迷不悟有两种,一种是没有意识到问题,因无知而不得悟。一种是什么都知道,因执念而没法放下,故而不得悟。第一种,想通了,就悟了。而第二种,就只有踏尽坎坷,勇往直前。
我觉得游科就是后者,游科也知道自己就是后者。他们对斗战神的执念太深了,深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没有这个执念,他们不可能坚持到现在,坚持到黑神话出世。而正因为这个执念是他们做黑神话的动力源泉,所以不可能放弃的,一放弃,万事皆休,沦为凡俗间的芸芸众生。在道家中,执念这东西,坚守本心以本心驾驭,就是灵宝。就是修行最根本的依仗。所以他们选择像他们心目中的孙悟空一样坚持到底。哪怕知道这么处理会引来不少非议。
这群人,有本事。
现在的种种非议,就是游科选择的这条路必须面对的天命。他们选择,莽到底。
这也就能解释了,为什么后边的剧情如此别扭,但是他们对大圣的刻画又是那么的纯粹,最后一关对于大圣的那种刻画,不是发自本心,是不可能做的那么传神的。
这一刻,我有点理解了为什么游戏发布前游科会说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他们从始至终,都知道自己的路在何方。
然后我又抱着全新的心态,又过了一遍游戏剧情(后三章我还没怎么玩,我打算好好品味一下)。回顾整个心路历程:初见,绚丽,青山郁郁。回见,苦闷,光怪陆离。终见,哈哈山还是那么翠生。
哈哈,一个游戏,又让我体会了这三重境界。这不仅是个好游戏,简直是个艺术品。绝!人生处处是修行。知理易,明理难呐。游科这剧本,这执笔人,有水平。
我希望这个文章能帮助一些有缘分的执迷之人,我相信,和我一样打到第四章而难受的人是真的喜欢游戏,也是真的喜欢西游的,而正因为太喜欢了,反而容易陷入这种奇妙的知见障而苦苦不得解脱,我们臆想中的齐天大圣,是齐天大圣在我们心目中的一个像,游科写的齐天大圣,何尝不是齐天大圣在他们心目中的像?人家已经向着自己心中的灵山踏上了取经之路,我们这些玩游戏的,纠结于这些他像非我像的虚妄,何苦来哉。
说到底,不就是人家写的剧本因为和我们预想的不一样而愤怒嘛,心理学上有个有意思的解释,愤怒,源自于觉得事情超出了自己的掌控。
我相信,游科这水平,一定会创出一条自己的路,哈哈这个国产单机第一的虚名,他们的本事,坐得稳。
最后不知道写什么了,写一段祝福吧,祝他们和看到这篇酸文的有缘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祝愿大家历经坎坷,终证正果。
PS:最后,要是游科有缘得见,DLC赶紧把四妹给我还回来,要不然我高低买碗黑狗血泼他大门上。
中国对事物的解释有三重阶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有幸,我从这个游戏又体验了一遍,这种感觉很奇妙,我觉得这个心路历程值得我写下来,供大家看个乐子。
这个游戏,从宣发的时候我一直就在关注,当时游科给我的第一感觉:这是个做事的公司,这是一群做事的人。我的第一印象是极好的。从他们后续的那些仅有的宣传片中,是能够清晰的感受到这群人的认真。
所以哪怕在踩了2077的神坑之后,在发售的第一时间,我也毅然决然的买了。甚至因为担心优化做的不好,我还把我的电脑给升到了我认为完全保险的水平,md,那时候4080真的贵的心疼。
游戏开始玩的时候很开心,画面,震撼,音乐,震撼,意境,绝了。光是当旅游模拟器,我就觉得这个票价值了。
尤其是前三章,简直是意外之喜,每一章中体现的那若有若无的禅意,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然后,我打到了第四章。
记得我前三章是一天一个章节,基本上把能动用的时间全用来玩游戏了。但是第四章,我打了两天,然后放下了,玩不进去。有一种莫名的愤怒,当时的感觉就是我都沉进去了,你开始给我喂屎,很难受,不想玩了。
然后我就在网上发现大量的人和我一样的感受,第四章和前三章感觉就不是一个人写的,那种违和感太突兀了。
我一开始就知道这个游戏剧情大概率是延续的斗战神的设定,我本身是没玩过斗战神的,对这个游戏的了解仅仅是知道剧情上属于那种比较古早的阴谋论黑暗风设定,我本人是对这种阴谋论设定不是很感冒的。但是身为一个久经拷打的单机游戏老韭菜,自认为什么屎我没吃过?我自认为自己还是能接受各种幺蛾子设定,毕竟政治正确那种玩意我都能捏着鼻子忍下来。
但是黑神话这游戏实在是让我意难平,想骂人,但是又不知道从何骂起。
这是一种感觉被欺骗的愤怒,我能接受游科写一个自己的故事。可是黑神话前三章写的太好了,暗中若有若无的禅意我很喜欢。所以第四章的内容我感觉自己没法接受,游科在游戏法发售前明明已经说了他们已经认识到了以前对西游记解读的一些幼稚,为啥还死性不改,想不通,闷生了一天的气,真是又气又怕。
气的是觉得自己在被喂屎,还没办法退款,都玩三天了。怕的是因为种种机缘巧合,游科现在因为黑神话被架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德不配位必受其咎。如果这个公司的理念水平不足以匹配这个位置,开始作妖。搞不好中国单机又是5年10年的波折,我不想等了。
然后我就矫情好久,终于还是决定玩一下前三章散散心,结果,就是这一玩,有了有意思的发现:
第一章的核心,是观音大士的那句话:若不披上这件衣裳,众生又怎知我尘缘已断、金海尽干。
第二章的核心,是通过黄风大圣的反差,体现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的佛理。
第三章,就是黄眉的那句:可悲的取经人呐。只要心中还有放不下的偶像,终有一天,它将化为修行路上无解的业障。
我当时对这几句话是有些想法的,总觉得理是这个理,但是为什么游科选择这一种说法,理论上,以这三章的剧本水平,游科可以以更有禅理的佛偈收尾。但是当时没多想,毕竟游戏嘛,意思到了就行。但是这次游玩以后,结合现在的舆论环境,和以前黑神话发售前游科的采访我忽然有了点不一样的想法。
我觉得游科是知道自己问题所在的,这三章的主旨,这样的刻意安排,不仅仅是对游戏中的天命人说的,更是对现实中的玩家说的。
我的理解,第一句:若不披上这件衣裳,众生又怎知我尘缘已断、金海尽干。翻译过来就是:若不批上着齐天大圣的外衣,芸芸众生又有几人能看我一眼。结合游戏发售前游科一路走来的状态,简直太应景的,这就是一句无奈的自嘲。
第二章,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这不就是对这游戏发售后整个舆论的状态么?
尤其是第三章,可悲的取经人呐。只要心中还有放不下的偶像,终有一天,它将化为修行路上无解的业障。太绝了,这绝逼是游科明白自己问题在哪,提前给自己后边的剧情打个预防针,也是暗搓搓的给所有看得懂的玩家的劝解和解释。
Md这群人,啥都懂。
这三章的核心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执迷不悟。执迷不悟有两种,一种是没有意识到问题,因无知而不得悟。一种是什么都知道,因执念而没法放下,故而不得悟。第一种,想通了,就悟了。而第二种,就只有踏尽坎坷,勇往直前。
我觉得游科就是后者,游科也知道自己就是后者。他们对斗战神的执念太深了,深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没有这个执念,他们不可能坚持到现在,坚持到黑神话出世。而正因为这个执念是他们做黑神话的动力源泉,所以不可能放弃的,一放弃,万事皆休,沦为凡俗间的芸芸众生。在道家中,执念这东西,坚守本心以本心驾驭,就是灵宝。就是修行最根本的依仗。所以他们选择像他们心目中的孙悟空一样坚持到底。哪怕知道这么处理会引来不少非议。
这群人,有本事。
现在的种种非议,就是游科选择的这条路必须面对的天命。他们选择,莽到底。
这也就能解释了,为什么后边的剧情如此别扭,但是他们对大圣的刻画又是那么的纯粹,最后一关对于大圣的那种刻画,不是发自本心,是不可能做的那么传神的。
这一刻,我有点理解了为什么游戏发布前游科会说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他们从始至终,都知道自己的路在何方。
然后我又抱着全新的心态,又过了一遍游戏剧情(后三章我还没怎么玩,我打算好好品味一下)。回顾整个心路历程:初见,绚丽,青山郁郁。回见,苦闷,光怪陆离。终见,哈哈山还是那么翠生。
哈哈,一个游戏,又让我体会了这三重境界。这不仅是个好游戏,简直是个艺术品。绝!人生处处是修行。知理易,明理难呐。游科这剧本,这执笔人,有水平。
我希望这个文章能帮助一些有缘分的执迷之人,我相信,和我一样打到第四章而难受的人是真的喜欢游戏,也是真的喜欢西游的,而正因为太喜欢了,反而容易陷入这种奇妙的知见障而苦苦不得解脱,我们臆想中的齐天大圣,是齐天大圣在我们心目中的一个像,游科写的齐天大圣,何尝不是齐天大圣在他们心目中的像?人家已经向着自己心中的灵山踏上了取经之路,我们这些玩游戏的,纠结于这些他像非我像的虚妄,何苦来哉。
说到底,不就是人家写的剧本因为和我们预想的不一样而愤怒嘛,心理学上有个有意思的解释,愤怒,源自于觉得事情超出了自己的掌控。
我相信,游科这水平,一定会创出一条自己的路,哈哈这个国产单机第一的虚名,他们的本事,坐得稳。
最后不知道写什么了,写一段祝福吧,祝他们和看到这篇酸文的有缘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祝愿大家历经坎坷,终证正果。
PS:最后,要是游科有缘得见,DLC赶紧把四妹给我还回来,要不然我高低买碗黑狗血泼他大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