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吧 关注:62,760贴子:329,664
  • 0回复贴,共1

大学的开悟之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学的开悟之旅
《大学》本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及曾子的弟子的著作。在宋朝经程颢、程颐等诸先生的推崇,最终被朱子以“四书句”的形式提取出来成为儒家传统经典“四书”中的一本。《大学》既是四书之一,也是五经中的一篇。
一般人学习《大学》会接触到三个大的解释体系,第一个解释体系是《礼记正义》中的郑注孔疏(汉朝郑玄作注、唐朝孔颖达作疏),这个体系可以称之为汉学体系,这个体系用古本大学;第二个解释体系是《四书集注》中二程及朱子的解释,这个体系可以算是儒家性理学中的理学体系,这个体系用朱子修改后的大学;第三个解释体系就是明朝王阳明的《大学问》,这个体系就是儒家性理学中的心学体系,这个体系用古本大学。
一部《大学》文字不多,但是牵扯的问题却不少,讲法也多种多样。由于朱子在宋朝以后地位较高,因此一般读书人最先接触的应该是朱子的解释体系,因此我们今天学习《大学》也先从朱子的解释体系入手。
一、朱子的解释体系
朱子的《大学》分为1章经,10章传,共计11章。我先分析一下朱子《大学》中的“经”,按朱子的理解,这一章经是孔子传给曾子的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学习朱子的《大学》我们首先要研究一下解一下我们自己,在朱子看来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件上天赐予的宝物,这个宝物就是“明德”。我们每一个人拥有的这个“明德”是非常奇妙的,朱子认为我们每一个人的“明德”都是“虚灵不昧”的,我们每一个人的“明德”都能容纳很多的理,从而可以应对很多的事情。不过这个叫“明德”的宝物也有一些不好的地方,如果我们不注意卫生或者我们没有好好照看“明德”,“明德”就会沾染灰尘,好像一个沾满了灰尘的灯泡一样,发出来的光也就很微弱了。不过即便我们不注意卫生,“明德”本身的发光能力却并不受影响,如果我们能够经常擦拭“明德”,哪怕只擦亮“明德”的一部分,然后“明德”就能自动清除剩余的污垢,恢复原来晶莹剔透、闪闪发亮的状态,这个过程就是“明明德”。
我们自己的“明德”明了以后,我们就能感受到晶莹剔透、闪闪发亮的“明德”带给我们的快乐。我们恢复了自己的“明德”的本来状态之后,我们就会不由自主的想去帮助其他民众,帮助他们恢复他们的“明德”,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明德”晶莹剔透的快乐,这个行为就是“新民”。
我们“明明德”和“新民”的工作可能一开始不熟练进展也不顺利,但我们自己知道我们自己的追求,我们希望我们能熟练的掌握“明明德”和“新民”技巧,然后把这项工作做到完美,这就是“止于至善”。
大学三纲领就是“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由于“止于至善”讲的一种境界功夫大学三纲领其实就是二纲领“明明德”然后“新民”。如果我们能把我们的人生,把我们每日所行的事情分为“明明德(自修)”和“新民(度人)”两大类,并努力的自修到极致、度人到极致,那我们就有了人生的目标,有了人生的目标,我们就不会再迷惘,这就是“知止而后有定”。
我们有了人生目标以后,内心会逐渐的平静下来,内心平静下来以后,我们就会有一种安逸的心态,心态安逸之后就会很专心、很深入的去考虑一些事情,深入的考虑之后我们最终就会得偿所愿,实现我们的目的。这就是“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考虑如何“明明德”,在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要经常兼顾“新民”,在这里“明明德”是本,“新民”之末,因为如果我们不能把“明明德”做好,“新民”也就是不可能了。如果我们思考“明明德”和“新民”的区别及先后顺序,那就是“明明德”主要是针对我们自己而言,而“新民”主要是针对天下万民、乃至万事万物而言。天下万事万物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我们的观察会有一个开始、发展、结束的过程。如果们能了解了天下万事万物变化的过程,了解天下万事万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那我们就离儒家的大道很近了,这就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代圣贤的志向是把“新民”的工作做到极限,让天下人都能享受到“明明德”的快乐,也就是要“新”天下的民。古代圣贤认为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先“新”自己所处的国家的民;想“新”自己所处的国家的民需要先“新”自己所处的家族的民;想“新”自己所处的家族的民需要自己好好修身;想修身需要端正自己的心;想端正自己的心需要自己去求善、求真;想求善、求真需要自己去努力的思考、领悟;自己努力深入思考、领悟需要我们学习很多的知识、了解许多的事物、道理(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我们努力的学习各种规律、明白各种事物的道理,然后我们就能深入思考而有所领悟,我们有所领悟以后就能努力的求善、求真,求善之后我们的内心就会端正,内心端正以后我们自己行为就行符合道义,这些都可以算是“明明德”的范围。我们的行为符合道义以后家族就会和睦,家族和睦以后国家也就能得到治理,国家治理之后天下就会太平,这些就是“新民”的工作(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对于天下人来说,无论是聪明的还是愚笨的,无论是高高在上的天子还是普通的民众,都需要“修身”,“修身”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做的。如果我们“明明德”做不好,那我们的“修身”就会有问题,我们“修身”有问题就不要幻想我们的“新民”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人世间不存在我们努力“明明德”而修身,但是自己的家族却越来越乱,我们不努力“修身”家族却越来越好的情况(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尚书·康诰》记载说“能明德”,《尚书·太甲》记载说“要多多注意上天赐给我们的明德”,《尚书·帝典》记载说“能明大德”,这些古人的记载都在提醒我们自己一定要好好的明白我们自己拥有的“明德”,这些都是讲“明明德”的。
商汤洗脸盆上刻着9个字,那就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尚书·康诰》记载说“要努力的振奋起来去新民”,《诗经》记载说“虽然周朝是一个古老的国家,但是周文王新民工作做得足够好,然后周文王就可以受天命为新天子”。因此有志向的人是要把“新民”工作做到极致的。
《诗经》记载说“天子的辖区方1000里,这些地方老百姓都可以居住”,《诗经》又记载说“天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叫着,最后飞到一个山包上停了下来”,孔子在讲《诗经》的时候说“这些小鸟还知道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停下来待着,为什么我们这些聪明的人类反而不知道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待着呢?为什么人连鸟也不如了呢?”。《诗经》又记载说“伟大的周文王,做所有的事情都能保持恭敬到最终”。
做国君的,把“仁”贯穿始终;做臣子的,把“敬”贯穿始终;做子女的,把“孝”贯穿始终;做父亲的,把“慈”贯穿始终;与他人交往,把“信”贯穿始终。《诗经》记载说“看淇水旁边那茂盛的水草,这附近住着一个君子,这个君子对自己要求非常高,他对自己的德行的要求好像玉石匠人打磨玉器一样,一会用刀切切,一会用矬子错错,一会又用锥子细细雕琢一下,一会又用砂纸细细的打磨。
的极限,那就是
如要修养好品德,则先要端正心意。心中愤愤不平,则得不到端正;心中恐惧不安,则得不到端正;心里有偏好,则得不到端正;心里有忧患,则得不到端正。一旦心不在焉,就是看,却什么也看不到;听,却什么也听不到;吃,却辨别不出味道。所以说,修养品德关键在端正心意。
  如要调整好家族,则先要修养好品德,为什么呢?因为人往往对他所亲近喜爱之人有偏见,对他所轻视讨厌之人有偏见,对他所畏惧恭敬之人有偏见,对他所怜惜同情之人有偏见,对他所傲视怠慢之人有偏见。所以喜爱一个人但又认识到他之缺点,不喜欢一个人但又认识到他优点之人,也少见。因此有一则谚语说:“人看不到自己孩子之过错,人察觉不到自己之庄稼好。”这就是不修养好品德,就调整不好家族之道理。
  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先要调整好自己之家族,因为不能教育好自己家族之人反而能教育好一国之民,这是从来不会有之事情。所以,君子不出家门而能施教于国民。孝顺,是侍奉君主之原则,尊兄,是侍奉长官之原则,仁慈,是控制民众之原则。《康诰》中说:“像爱护婴儿那样。”诚心诚意去爱护,即便不合乎婴儿之心意,也相差不远。不曾有过先学养育孩子再出嫁之人呀!一家仁爱相亲,一国就会仁爱成风;一家谦让相敬,一国就会谦让成风;一人贪婪暴戾,一国就会大乱——它们之相互关系就是这样。这就叫做一句话可以败坏大事,一个人可以决定国家。尧、舜用仁政统治天下,百姓就跟从他们实施仁爱。桀、纣用暴政统治天下,百姓就跟从他们残暴不仁。他们命令大家做之,与他自己所喜爱之凶暴相反,因此百姓不服从。因此,君子要求自己具有品德后再要求他人,自己先不做坏事,然后再要求他人不做。自己藏有不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恕道之行为,却能使他人明白恕道,这是不会有之事情。因此,国家之治理,在于先调整好家族。《诗经》上说:“桃花绚烂,枝繁叶茂。姑娘出嫁,合家欢快。”只有合家相亲和睦后,才能够调教一国之民。《诗经》上说:“尊兄爱弟。”兄弟相处和睦后,才可以调教一国之人民。《诗经》上说:“他之仪容没有差错,成为四方之国之准则。”能使父亲、儿子、兄长、弟弟各谋其位,百姓才能效法。这就叫做治理好国家首先要调整好家族。
  要平定天下,先要治理好自己之国家。因为居上位之人敬重老人,百姓就会敬重老人;居上位之人敬重兄长,百姓就会敬重兄长,居上位之人怜爱孤小,百姓就不会不讲信义。所以,君子之言行具有模范作用。厌恶上级之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之做法对待下级;厌恶下级之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之做法对待上级;厌恶在我之前之人之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之做法对待在我之后之人,厌恶在我之后之人之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之做法对待在我之前之人,厌恶在我右边之人之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之方法与我左侧之人交往;厌恶在我左边之人之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之方法与我右侧之人交往。这就是所说之模范作用。《诗经》上说:“快乐啊国君,你是百姓之父母。”百姓喜爱之他就喜爱,百姓厌恶之他就厌恶,这就是所说之百姓之父母。《诗经》上说:“高高之南山啊,重峦叠嶂。光耀显赫之尹太师啊,众人都把你仰望。”统治国家之人不能不谨慎,出差错就会被天下百姓杀掉。《诗经》上说:“殷朝没有丧失民众时,能够与上天之意旨相配合。应以殷朝之覆亡为鉴,天命得来不易啊。”这就是说得到民众之拥护,就会得到国家;失去民众之拥护,就会失去国家。
  所以,君子应该谨慎地修养德行。具备德行才能获得民众,有民众才会有国土,有国土才会有财富,有财富才能享用。德行为根本,财富为末端。如若本末倒置,民众就会互相争斗、抢夺。因此,财富聚集在国君手中,就可以使百姓离散,财富疏散给百姓,百姓就会聚在国君身边。所以你用不合情理之言语说别人,别人也会用不合情理之言语说你,用不合情理之方法获取之财富,也会被人用不合情理之方法夺走。《康诰》上说:“天命不是始终如一之。”德行好之就会得天命,德行不好就会失掉天命。《楚书》上说:“楚国没有什么可以当做珍宝之,只是把德行当做珍宝。”舅犯说:“流亡之人没有什么可以当做珍宝之,只是把挚爱亲人当做珍宝。”
  《秦誓》上说:“如果有这样一个大臣,他虽没有什么才能,但心地诚实宽大,能够容纳他人。别人有才能,如同他自己有一样;别人德才兼备,他诚心诚意喜欢,不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能够留用这人,便能够保护我之子孙百姓。这对百姓是多么有利啊。如果别人有才能,就嫉妒厌恶;别人德才兼备,就阻拦他施展才干。不能留用这样之人,他不能保护我之子孙百姓,这种人也实在是危险啊。”只有仁德之人能把这种嫉妒贤人之人流放,驱逐到边远地区,使他们不能留在国家之中心地区。这叫做只有仁德之人能够爱人,能够恨人。看到贤人而不举荐,举荐但不尽快使用,这是怠慢。看到不好之人却不能摈弃,摈弃却不能放逐到远方,这是过错。喜欢人所厌恶之,厌恶人所喜欢之,这是违背人性,灾害必然会降临到他之身上。因此,君子所有之高尚德行,一定要忠诚老实才能够获得,骄纵放肆便会失去。
  发财致富有这样一条原则:生产财富之人要多,消耗财富之人要少;干得要快,用得要慢,这样就可以永远保持富足。有德行之人会舍财修身,没有德行之人会舍身求财。没有居上位之人喜爱仁慈而下位之人不喜爱忠义之;没有喜爱忠义而完不成自己事业之;没有国库里之财富最终不归属于国君之。孟献子说:“拥有一车四马之人,不应计较一鸡一猪之财物;卿大夫家不饲养牛羊;拥有马车百辆之人家,不豢养收敛财富之家臣。与其有聚敛民财之家臣,还不如有盗贼式之家臣。”这是说,国家不应把财物当做利益,而应把仁义作为利益。掌管国家大事之人只致力于财富之聚敛,这一定是来自小人之主张。假如认为这种做法是好之,小人被用来为国家服务,那么灾害就会一起来到,纵使有贤臣,也无济于事啊!这就是说国家不要把财利当做利益,而应把仁义当做利益。


IP属地:河北1楼2024-09-10 07:1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