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哀分析文吧 关注:75,741贴子:1,763,622

再论柯哀的持久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我曾经在去年的这个时间(同一天)发过一篇《论ca的持久战》,主要目的是想表达我对当时的源于m26的狂热速胜心态的不满。
而在这一篇中,我想总结一下自m26上映到现在这段期间内我的一些思考。
本文只是个人观点,我没有也没人有这种权力代表柯哀粉和文吧,或者对其进行说教,这是由许多特性决定的。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09-17 15:35回复
    (二)在这些特性中,最主要的在于,所谓的柯哀党完全不是一个“党”。
    一没有实际的领袖,只有一些说话声音比较大的人能够说出部分人的心声,不同的人代表不同的一群人,绝非完全统一的。
    二没有任何纲领性的东西,去指导有组织有目的的行动,去规范其中的每个个体,当然也没有人愿意被规范。
    三来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绝对不可能也不愿去建立一个这样的“党”,我每次想到有人真的打算这么做,就感觉那真的是滑天下之大稽啊!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09-17 15:36
    收起回复
      (三)以上特性同样适用于文吧,我们只是因同样的兴趣和相近的观念而聚集在这里讨论、分析、创作,一切都基于热爱。
      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本心,这样的本心让我们把一些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这个二次元故事当中,当这样的本心丧失,就不要浪费时间了。
      记住这一点,这是全文论述的一个大前提,下面先进入认识阶段。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09-17 15:36
      回复
        (四)标题是“再论柯哀的持久战”,既然有“战”,就绕不开什么是“胜利”这个最基本问题。
        每隔一段时间,悲观者和对家就会从不同的心态出发,发出“柯哀必亡”、“分析文的yy终究会被打脸”这样的言论,于是也有不少人被动摇了,开始提前披麻戴孝。
        考察一下历史,每次新兰的大篇章不都有这样的情况吗?就连新一被雪藏的这些年,几个插入的毫无意义的回忆都能弄崩溃一批人。
        还有一些人,在m26之后陷入了极大的躁动中,认为下一次漫画更新柯哀就能彻底毁灭新兰,从此再无敌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事实证明并没有,整整一年半的时间,我们的确看到了新兰的种种正面的侧面的隐秘解构,但是柯哀确实没有太明显的进展。
        目前来看,以青山的速度,我们所期待的那些要素至少在三年内不会全部出现。
        许多人心中的胜利似乎还没有到来,有些人则莫名其妙看到了失败的到来。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09-17 15:37
        回复
          (五)在我个人看来,绝大部分人没有明白一点,这场所谓的“战斗”从一开始就不存在输,只有“胜利”和完全胜利。
          这里的完全胜利,当然要包括漫画中柯哀成功走在一起,成为恋人。
          那么很明显,这样的完全胜利是否能实现只取决于一个人:青山老贼!
          只取决于他的一念之间,而非我们所能动摇的,毕竟漫画是他画的。
          毫无疑问,他对自己的作品保有绝对的影响力了,他已经不再是会受人胁迫的小年轻。这也使老贼可以不停玩弄他在《魔术快斗》和《名倾探柯南》中反复提及的“障眼法”“先入为主”“欲盖弥彰”等欺骗手法,在他决心完结前,他既希望有读者能跑过来对他说“我在你公布答案之前就已经猜到了”,又不希望真的有人看穿他的布置。
          基于这样的近乎分裂的矛盾心理,青山刚昌才荣获“老贼”“端水大师”的称号。
          即便他埋下了无数伏笔,即便他声称已经完成了结局的草稿,即便完全胜利在我们的分析中有90%的可能性到来,却仍然存在那10%的不确定性,仍然有反转的可能。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09-17 15:37
          收起回复
            (六)既然完全胜利的到来不由我们的意志影响,充满着由作者产生的不确定性,那么过度(注意程度词)囿于这个问题就是愚蠢的,甚者上升到骂仗,我简直无法评价。
            怎么能被这样一个你见都没见过面的日本人玩弄于股掌之间,操纵你的情绪呢?(笑)
            与其内耗,不如和我一起好好想一想,把问题给厘清!
            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胜利”而非完全胜利,这是我自己定义的“胜利”,它包括很多内容,而且是我们已经,注意是已经基本取得的!
            下面我们来分析。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4-09-17 15:38
            回复
              (七)这个分析离不开“分析文”这个数以千计的存在,我们要追溯历史,从更高的视角去分析。
              柯哀分析文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太古早的我不了解,不谈,还有就是,这只是个人的划分),第一时期举例如下(太多了,这里只提一些我最早看到的):
              以童话的星星的心血来潮来分析一下这一段柯哀名场面 和是一不是毅的《xx眼中的柯哀》为代表的基于漫画逐格的人物情感分析。
              工藤胜南的四万字现实主义爱情心理学分析带柯哀党重... 、九九的【新年新分析】0 is start!——老生常谈... 等为代表的宏观剧情逻辑分析。
              富有哲学思辨的以星星的正邪论——为何柯哀可以堂堂正正(旧文整... 为代表的这类为柯哀存在正名的文章。
              这里列举的都只是代表,许许多多的这样的优秀作品共同构成了柯哀分析文支撑至今的支柱。
              他们的分析本质上基于对故事情节中的人物心理、行为逻辑进行细腻的分析,并且得出“灰原喜欢柯南”、“柯南对灰原爱而不自知”等今天我们看来习以为常的结论,断定柯哀的合理性。
              这种合理性包括互相促进、价值观相同等一系列理由,恰恰和新兰完全相反。
              是的,还有不少作品剖析了隐藏在剧情背后的现实价值观问题,在那个时期就已经开始解构新兰,解构这对“情侣”的不契合。
              他们也让一批批人相信柯哀终成正果。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4-09-17 15:43
              收起回复
                (八)事实上我说的两个时期并不能割裂来看,比如之徙的一系列文章仍带有第一时期的色彩,却也有第二时期的特色。
                只能说某种要素、特点在不同时期占所有文章的比例不同,两个时期之间没有明显界限,但是第二时期的高潮点是显然的。
                第二时期的占比较重要素是:意象、作者暗示。
                以双鲨论为早期起点,护身符眼镜在m26的认定、令狐小侠“MissGlass”和南英所提出的“love is start”为引爆点,文吧产生了许多基于“意象”和“作者暗示”的分析。
                这两个时期的分析模式略有不同,在我个人看来,第一时期为:
                “行为+心理=感情+现实、哲学思考”
                第二时期为:
                “意象+暗示=作者目的+感情(相对较弱化)+推论”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4-09-17 15:45
                回复
                  (九)我见过的意象包括但不仅限于鲨鱼、护身符(眼镜)、向日葵、草莓、银杏、星星、樱雪、国际象棋、黄昏、镜子、角·····每一个你都找出一篇或若干篇相关的分析文。
                  伦敦篇的“MissGlass”以及南英给出的“loveisstart”在当时极大地震撼了我,也影响了分析文,这个基于作者暗示的推理,由于风筝篇等告白转移理论在前,具有相当的可信度。
                  此后,初遇论、贝新论、星星论等一系列推论得到发展和完善。
                  不过唯一被收录进精华帖的这个时期的基于作者暗示的分析就是老粉拜吧-关于73动物之森里信息的分析 啦!(笑)
                  在此期间,的确有一阵子“草木皆兵”,大家都争先恐后想要找出点什么东西,让自己在柯哀的历史上浓重的一笔,盲目套个“暗示”的行为的确不少。
                  但不可否认的是,第二时期的高潮阶段是展现出了这部漫画潜藏的生命力,无论是种种伏笔还是富有文学气息的意象,还是各种各样天马行空的推论,它们在情感分析快要到达枯竭重复的情况下开辟了新视角,也吸引了许多新面孔。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4-09-17 15:46
                  回复
                    (十)第二阶段还有一种分析比较特殊却不得不提,它并不像我上面讲的那两种近乎阅读理解式的分析,这就是对小兰的批判文。虽然第一时期也有,但那时主要还是目标为解构新兰,可第二时期却是对小兰本人从头到脚,从小到大的彻底打倒批臭。
                    从伦敦马拉松到拉窗帘,从无脑模仿新一到满月无思考的善意举动,从圣母到心机,几乎全方位的批判集火。
                    其中有一些确实带有主观性,我们当然还是会有带着有色眼镜的,但是还有很多是客观的,比如拉窗帘,那是谁也洗不干净的,不管是老贼脑抽还是可以为之,拉窗帘都是小兰形象败笔中的败笔。
                    我平心而论,小兰对于女主这个身份而言明显是德不配位的,在那么多相对完美,各有特长的角色当中,她便显得平平无奇,但是作为一个普通女高中生,她是相对正常而且比某些人(哦,看看我关注的吧)要强多了。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4-09-17 15:46
                    回复
                      (十一)上述两个时期的分析文加上对小兰的批判文(中正一些的),至少取得了以下的巨大成就:
                      首先,对爱情这一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感情之一,我可以给出个人观点,那就是优质的分析文的确在理论上告诉了许多人怎样理解、对待这样的感情。
                      柯哀的感情和新兰的感情是爱情的两个极端,对其分析向我们展视了诸如价值观是否契合,步调不同是否造成内耗,如何分辨真正的爱而不被自己或他人欺骗,爱人之间如何纯粹地互相支持融合的种种问题该如何认识并做出交出答卷。
                      这在如今的时代确乎是难能可贵的,很多分析带给我的震撼不亚于当初我看到路遥这段话时的震撼:
                      “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地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是融合在一起——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共同斗争!你有没有决心为他(她)而付出自己的最大牺牲,这是衡量是不是真正爱情的标准,否则就是被自己的感情欺骗。”
                      像这样精辟的认识在现今社会很少有人能达到,但分析文中确有这样的真理。
                      第二、在分析过程,我们实在地提升了文学分析能力,虽说优质分析文大致依赖于上述的“阅读理解模式”,但是这样的分析功力不是死读书的人能达到的,我这里强调的是有条理有内涵的优质分析文而非残次品。
                      被提升的不只是文学分析、还有逻辑推理、语言表达、情感体验等一系列能力,不一一赘述,许多人应该深有体会。
                      最后,我们还完成了自身情感上的满足,这才是“我们的事业”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东西啊!我虽然写了上面种种好处,不代表分析文的世界就是十全十美的,也会有污点,有争吵,有不快。我们这些有共同爱好的人聚在现实生活中也会遇到种种问题,种种困境。
                      但是当我们回顾喜欢柯哀,喜欢分析的历程,总体上肯定带给我们美好的情感体验,给予我们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让我们曾经为爱情而躁动炽热的心灵有过一处寄托之所!
                      这就是我所言的“胜利”,它和青山、和新兰没有半点关系。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4-09-17 15:47
                      回复
                        (十二)这时马上有人会问了:你是不是在有意弱化ca和sr间的矛盾?是不是一种新式的投降悲观主义?你既在上文提到了童话的星星,想必读过他的正邪论,你是否对其中的观点表示不赞成?你是否在宣扬阿Q式的胜利?
                        先说我为什么这么定义“胜利”,我认为只这样的定义才能推出一个客观事实:这压根就不是一场真正的战争,不要把我们所做的一切看作是战争的一部分,很多人把这上升到战争这样的层面,不是在分析而是在骂人!
                        这异化了我们的行为和热爱,忘记了自己的初心!
                        柯哀和新兰之间确实存在不可调和的对人、生活、感情的理解上的矛盾,但这样的矛盾往大里说,往自夸里说也只是人民内部矛盾。
                        那么,有哪一方是要被完全消灭的吗?有哪一方是应该彻底消失在这个世界上的吗?
                        没有,就算青山以柯哀完结柯南,新兰彻底沦为笑柄被踢下高位,新兰党依旧能存在,因为那是一类意识和观念的具象化。两方间的矛盾依旧存在,因为两种观念永远无法调和,只要还有人看柯南,它就在那里,不会缓和,不会消解。
                        是的,标题的“持久战”只是一个刻意的不客观的化用,这只是一场争论,它旷日持久,将来还会持续,却并非具有破坏性或你死我活的战争。
                        这样来理解,那么显然,所谓“胜利”就是证明我们是对的,这个证明不需要争论的另一方完全认可,也不需要老贼认可。
                        这个“胜利”,我们已经得到了,日后还会巩固、发展,让尽可能多的人认可,这才是“持久”的真意。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4-09-17 15:47
                        回复
                          (十三)我决不是主张从此不和新兰闹矛盾,拉手手当好朋友,恰恰相反,该说得说,该反驳得反驳,而且要说出我们的风采,反驳出我们的水平!
                          既然我们认为自己对某件事的观点是对的,至少在现有理论来看是对的,那就要实践,这里要怎么实践?
                          拿着实实在在而非空中楼阁的观点去说,去用以反驳!
                          我们有权利也应当说出自己成熟的观点,让更多人知晓,将现阶段看来无比正确的理念让有缘者看到。
                          我们可以在争论(划重点)中驳倒新兰粉的不经之谈,至于他们信不信,他们坚不坚持自己的观点,则完全不重要,这不是战争,不需要消灭敌人,我们要做的是发出更大的正确的声音。
                          上面是对小部分理智sr而言,对魔怔的,我不建议跟他们说话,举报拉黑就行,但是读者忍不了,那就骂到自己累为止吧!
                          写到这里了,还觉得本文的核心思想有右倾吗?
                          至少我没看到!
                          有阿Q主义吗?
                          我只看到了事实上而非精神上的胜利!
                          符合正邪论的观点吗?
                          这个的确不完全符合,但绝不是背道而驰的!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4-09-17 15:47
                          收起回复
                            (十四)下面可以进入“该怎么做”,也就是实践的一些小讨论了。
                            我这里主要先想探讨有关第二时期分析文的问题。
                            回顾其模式“意象+作者暗示=作者目的+感情(相对弱化)+推论”,很容易发现相对于第一时期的角色行为心理作为基础,第二时期的分析基础更有抽象性和主观性。
                            虽然我相信“世上没有什么偶然,有的只是必然”,特别是作者意识和双手结晶出的漫画更是处有细节,但是我也赞同有些意象和暗示只是作者无意识、无心的手笔,他自己并没有进行清晰的逻辑构建。
                            我们没法进行对这两种意象或暗示进行区分,怎么办?
                            那就全部找出来。
                            这个意象和暗示是否反复出现?每次出现是否有意义?
                            通过“以实带论”而不是“以论带实”的推理把自己发现的一切整合起来得出一个论,就不应该被打成暴论和yy,而是一个可以被探讨、充实、驳倒的推论。
                            这样的推论具有我上面提到的“胜利”中的三个方面的优点,它是有存在价值的!
                            但是不要拿着这个推论去硬要别人接受,或者当作绝对的真理,那就是丧失本心了,那只会暴露自己的愚蠢。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4-09-17 15:48
                            回复
                              (十五)我们所做的这些推论,并不一定都是青山所想的,但也绝非毫无意义的,它们除了构成我方才所写的“胜利”的一部分,至少,它们还能或多或少对同人创作产生影响。
                              我在这里先反对“分析比同人高贵”的说法,为着同样的对柯哀的热爱进行创作而只是采取不同的创作方式,哪有谁更高贵的道理?难道要把精华里的那些同人尽数删去?
                              同人创作是很重要的存在,它标志着《名侦探柯南》这部漫画和柯哀这对cp不只是属于青山刚昌的,而是已经成为了所有读者的,它可以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内容。
                              近些年来被大多人所认可的柯哀神文《竞渡河》,其中提到的要素有新柯的割裂和统一,眼镜的意象,时间长河(用原作灰原的词,就是时间洪流)的意象等等,你都可以找到讨论相同问题的分析文。
                              我不知道Hedging老师和文吧是否有关系,这不重要。我只是想说明基于原著的同人,其作者在构建矛盾冲突时会从另外的视角察觉到一些行为、心理、意象、暗示、伏笔。从而优秀的同人文会反馈、促进分析,这有赖于强大的文学鉴赏能力,以及敏锐的眼光。
                              反过来,分析,特别是诞生于第二时期的各种“论”,也能够催生一系列的同人作品。
                              我这里用我自己的同人举例子,算是敝帚自珍吧!
                              我最开始萌生创作同人文的想法是在看到相对成熟可信的初遇论证据后,我想写一个逻辑上能接入原著,又能包含主流推论的故事。我把赤井务武,若狭留美和组织去进《初遇》的大纲里,把诸如《跳舞的小人》等一系列意象暗示加进去,取来灰原的生日作为前章引入剧情,取来世哀对决作后章收尾,结果产生了只用三篇长度根本收不住尾的剧情冲突。
                              于是我请来基德、红叶爷爷,拿来文吧中对小兰生日、问心、假死、贝新等一系列推论,终于完成了48万十字的同人的前半部分,才有了属于我自己完全独立构思的后续主线剧情和感情线。
                              这有一个正向反向的推动:分析文推动了我的同人创作,我的同人创作证明至少有一种方式将分析文中的推论接入原著且合乎逻辑。
                              我认为我已经说得比较清晰了,下面进入心态问题的分析。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4-09-17 15: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