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辆旅行车从零开始,一个螺丝、一个零件地装配起来,自打被放生到这个世上,就打上垃圾佬的标签。源于他的主人是个不敢吃亏、事事抠门(但不怎么抠脚)的大叔。这位大叔的人生信条:极致简单,够用就好,翻译成文言文,就是:穷。
它是辆简简单单的自行车,历史上统称它的兄弟姐妹们为二八大杠,无论投胎到哪里,干的都是重活,比生产队的驴还累。在奥德彪手上它就是陆地香蕉飞行器,大叔的父辈们,用它带300斤的荔枝,装满三个箩筐,到市集上叫卖,换回几个月的肉米饭钱。
到了新世代,人民叫它钢架公路旅行车,带着复古的优雅,手冲咖啡伴手,承载着令人怀疑的诗和远方。
它是见过世面的,混合着驴的虔诚和高贵的血统,投胎到大叔手上,被贴上垃圾佬的标签,应该是受委屈了吧。
但大叔待它不薄,细粮吃不上,感情是给足的,翻译成现代文:用爱发电。已经给它写了两篇文章,第一篇详细记录了降生过程,第二篇给它穿衣带帽,现在来到了第三篇,已经不是车的事了,是大叔自己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而且里程累积到了 1000km,大叔又开始痒了。

更换横把把套
把套之前用的是羽毛球拍手胶做平替,1块多/条,性价比真是无敌,很符合垃圾佬的定位。缠带的寿命大概是1个月,日晒雨淋,逐渐就开始松松垮垮掉黑渣。某日大叔有点懒了,不想劳神费力去更换,枉顾家里手胶库存依旧充足的事实,从某多多上下单了貌似肉球的把套,44块,一点都不便宜。从够用就好,大叔似乎开始往“价钱会挑货”的不归路上漂移。

把套的感觉秒杀手胶,终于,你也吃上细粮了。
加装前驼包货架
从不算极度重装的旅行场景来看,驼包前置是更好的配重安排,更符合bikepacking的潮流,也更好看。前车筐是大叔买菜带娃的刚需,一直在琢磨如何挂上前驼包,要求是重心够低,不能过度影响操控。
骑迹、货架仙人(某鱼账号)等品牌的前货架兼顾了上平台和下挂驼包的需求,好评度很高,唯一的缺点就是贵。听说沃路祺(某宝商家)的质量不错,价格适中,但大叔觉得它重心偏高,而且车筐和驼包只能二选一,无法兼容。
于是,只能自己组合了。某鱼上看中了黑岩的简易前货架(下图下半部分),小心翼翼地砍价到40块,居然成交了。包邮到家,还要什么自行车。
尝试了各种角度后终于和上半部分的折叠车前货架(详见第一篇的货架配置说明)组合在一起,稳稳当当地安装在前叉上,差不多80%完美复刻了骑迹的货架设计。一次完美的配件组合冒险,成功。

缺点是不够美观,稍显累赘,重量不够轻,但胜在性价比炸裂,大叔又漂移回到“够用就好”的主航道上了。
等一下,大叔连驼包都没有,短期内远行的机会渺茫,为什么要安装挂驼包的前货架呢?——人类迷惑行为。可能简单地就因为热爱,热爱折腾吧。
更换弯把
这下是大活儿来了。长途旅行用弯把,还是横把好?大叔纠结这个问题已经很长时间了,夜不能寐,辗转反侧。Crank Bible写了篇用在旅行车上各种车把的文章(付费内容,我已经买了,还有一次转赠的机会,有需要的同学私我,免费赠),但偏偏只脱了一只鞋,只讲哪些车把不好用。另一只靴子,关于什么车把好用的第二篇,生生地过了2个月都没等到。
大叔寻思,人不能栽在一只靴子上呀,等不到,就自己来试试。
与横把相比,弯把的整合度很高,手变的安装也需要更仔细,大叔心里也是没底。于是不敢造次,这次就不买二手件了,避免肉眼看不见的瑕疵影响实验过程。手变的选择上,这次更换弯把以实验为主要目的,禧玛诺太贵,肯定不考虑,但着实在顺泰和蓝图这两个国产品牌之间横跳了很久。最终顺泰以只有一个变速拨杆的简洁打动了我,全新的顺泰2*9 Ignite,218块送全套线管把带,国货太卷了,依旧是一个可以扔掉自行车的成本。弯把是在某多上乱选的,400宽,16度外扩(据说是最适合手腕的角度),60块,中规中矩。收货后,
能把弯把和手变装配到这个样子,也是没少看B站的科普视频了。

原车的线管几乎不用动,只更换了不够长的后变速线管,实际动起手来没有想象的难,差不多两个小时,装车完成。

看起来是不是瞬间帅多了?(有心的读者可以去翻一下第一、第二篇,对比一下颜值)9速的垃圾后拨完美适配,拉紧变速线后几乎不用调,直接能用。
手变的变速体验秒杀指拨,只是刚开始的时候不熟练,经常搞错升降档的方向,变档的幅度也把握不好。相信我,骑个10公里,什么都熟练了。
弯把完美兼容V刹,刹车行程没有问题,只是我暂时还搞不清楚,能不能微调张力(原来的刹把上是有张力微调螺丝的)。
由于弯把比较窄,还有个前伸量,与必不可少的前框形成了干涉。也没关系,更改一下车筐的方向,竖着装。看起来有点怪,但实用依然,自我安慰,更流线型了。垃圾佬,就不讲究这么多了嘛。

原车的把立长度100,搭配带有后略的小燕把很合适,装上弯把后就显得太长了,试车时要趴着骑,更换70的短把立后,终于舒服了。
依旧日复一日的带娃买菜后,有了一些体感,总结如下:
1、常用姿势下,刹车的力度变小了。不是V刹的问题,而是刹把的常用力臂比较长,而且一般是中指+无名指发力;弯把常用的上把位,常用的是食指+中指发力,手指力度本身偏小,力臂也短一点,体感上就是不容易快速刹停。但城市骑游、长途旅行的场景下,我觉得问题不大,一来手指继续加力后,依然能轻松抱死;
二来,也一直是我自己的观点,刹车主要靠预判,真要差那几毫秒,已经不是刹车本身的事了。当然,成年人从来不做选择题,弯把如能搭配油刹,轻盈的手感加暴力的刹车力度,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不过这样一来,装配所需的工具、难度又会直线上升。
鱼与熊掌,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选择。
2、明显更帅了,不再是个老头骑二八大扛的样子,街上最帅的叔,也是情绪价值。
3、用到的肌肉不一样了,更好发力了。骑行界老司机有句话,趴下去,就舒服了
用横把时骑行姿势直立,蹬车用的是大腿前侧肌肉。换了弯把后,明显感受到更多大腿后侧和屁股的发力。
弯把本身的操控性确实比不过横把,就因为这种些许的不稳定性,你的身体会倾向于用更高速的档位,维持脚下踏实的输出以维持平衡,速度和骑行的体感,也就都提升了。
在相同路况、相同力量(疲劳度)下,舒适的档位比原来提高了一档,也就是骑得更快了。弯把还逼迫你用到更多的腰腹、肱三头肌。骑行距离一样,做功相同的条件下,理论上是把输出分配到全身更多的肌肉上去承担。刚上手的时候,会有腰酸背痛的感觉,可能,等你薄弱的肌肉锻炼上来后,会更享受这种感觉。
就让时间来证明吧。
整到这份上,已经在瞎折腾的边缘了,再不上路旅行,垃圾佬要生气了。
它是辆简简单单的自行车,历史上统称它的兄弟姐妹们为二八大杠,无论投胎到哪里,干的都是重活,比生产队的驴还累。在奥德彪手上它就是陆地香蕉飞行器,大叔的父辈们,用它带300斤的荔枝,装满三个箩筐,到市集上叫卖,换回几个月的肉米饭钱。
到了新世代,人民叫它钢架公路旅行车,带着复古的优雅,手冲咖啡伴手,承载着令人怀疑的诗和远方。
它是见过世面的,混合着驴的虔诚和高贵的血统,投胎到大叔手上,被贴上垃圾佬的标签,应该是受委屈了吧。
但大叔待它不薄,细粮吃不上,感情是给足的,翻译成现代文:用爱发电。已经给它写了两篇文章,第一篇详细记录了降生过程,第二篇给它穿衣带帽,现在来到了第三篇,已经不是车的事了,是大叔自己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而且里程累积到了 1000km,大叔又开始痒了。

更换横把把套
把套之前用的是羽毛球拍手胶做平替,1块多/条,性价比真是无敌,很符合垃圾佬的定位。缠带的寿命大概是1个月,日晒雨淋,逐渐就开始松松垮垮掉黑渣。某日大叔有点懒了,不想劳神费力去更换,枉顾家里手胶库存依旧充足的事实,从某多多上下单了貌似肉球的把套,44块,一点都不便宜。从够用就好,大叔似乎开始往“价钱会挑货”的不归路上漂移。

把套的感觉秒杀手胶,终于,你也吃上细粮了。
加装前驼包货架
从不算极度重装的旅行场景来看,驼包前置是更好的配重安排,更符合bikepacking的潮流,也更好看。前车筐是大叔买菜带娃的刚需,一直在琢磨如何挂上前驼包,要求是重心够低,不能过度影响操控。
骑迹、货架仙人(某鱼账号)等品牌的前货架兼顾了上平台和下挂驼包的需求,好评度很高,唯一的缺点就是贵。听说沃路祺(某宝商家)的质量不错,价格适中,但大叔觉得它重心偏高,而且车筐和驼包只能二选一,无法兼容。
于是,只能自己组合了。某鱼上看中了黑岩的简易前货架(下图下半部分),小心翼翼地砍价到40块,居然成交了。包邮到家,还要什么自行车。
尝试了各种角度后终于和上半部分的折叠车前货架(详见第一篇的货架配置说明)组合在一起,稳稳当当地安装在前叉上,差不多80%完美复刻了骑迹的货架设计。一次完美的配件组合冒险,成功。

缺点是不够美观,稍显累赘,重量不够轻,但胜在性价比炸裂,大叔又漂移回到“够用就好”的主航道上了。
等一下,大叔连驼包都没有,短期内远行的机会渺茫,为什么要安装挂驼包的前货架呢?——人类迷惑行为。可能简单地就因为热爱,热爱折腾吧。
更换弯把
这下是大活儿来了。长途旅行用弯把,还是横把好?大叔纠结这个问题已经很长时间了,夜不能寐,辗转反侧。Crank Bible写了篇用在旅行车上各种车把的文章(付费内容,我已经买了,还有一次转赠的机会,有需要的同学私我,免费赠),但偏偏只脱了一只鞋,只讲哪些车把不好用。另一只靴子,关于什么车把好用的第二篇,生生地过了2个月都没等到。
大叔寻思,人不能栽在一只靴子上呀,等不到,就自己来试试。
与横把相比,弯把的整合度很高,手变的安装也需要更仔细,大叔心里也是没底。于是不敢造次,这次就不买二手件了,避免肉眼看不见的瑕疵影响实验过程。手变的选择上,这次更换弯把以实验为主要目的,禧玛诺太贵,肯定不考虑,但着实在顺泰和蓝图这两个国产品牌之间横跳了很久。最终顺泰以只有一个变速拨杆的简洁打动了我,全新的顺泰2*9 Ignite,218块送全套线管把带,国货太卷了,依旧是一个可以扔掉自行车的成本。弯把是在某多上乱选的,400宽,16度外扩(据说是最适合手腕的角度),60块,中规中矩。收货后,
能把弯把和手变装配到这个样子,也是没少看B站的科普视频了。

原车的线管几乎不用动,只更换了不够长的后变速线管,实际动起手来没有想象的难,差不多两个小时,装车完成。

看起来是不是瞬间帅多了?(有心的读者可以去翻一下第一、第二篇,对比一下颜值)9速的垃圾后拨完美适配,拉紧变速线后几乎不用调,直接能用。
手变的变速体验秒杀指拨,只是刚开始的时候不熟练,经常搞错升降档的方向,变档的幅度也把握不好。相信我,骑个10公里,什么都熟练了。
弯把完美兼容V刹,刹车行程没有问题,只是我暂时还搞不清楚,能不能微调张力(原来的刹把上是有张力微调螺丝的)。
由于弯把比较窄,还有个前伸量,与必不可少的前框形成了干涉。也没关系,更改一下车筐的方向,竖着装。看起来有点怪,但实用依然,自我安慰,更流线型了。垃圾佬,就不讲究这么多了嘛。

原车的把立长度100,搭配带有后略的小燕把很合适,装上弯把后就显得太长了,试车时要趴着骑,更换70的短把立后,终于舒服了。
依旧日复一日的带娃买菜后,有了一些体感,总结如下:
1、常用姿势下,刹车的力度变小了。不是V刹的问题,而是刹把的常用力臂比较长,而且一般是中指+无名指发力;弯把常用的上把位,常用的是食指+中指发力,手指力度本身偏小,力臂也短一点,体感上就是不容易快速刹停。但城市骑游、长途旅行的场景下,我觉得问题不大,一来手指继续加力后,依然能轻松抱死;
二来,也一直是我自己的观点,刹车主要靠预判,真要差那几毫秒,已经不是刹车本身的事了。当然,成年人从来不做选择题,弯把如能搭配油刹,轻盈的手感加暴力的刹车力度,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不过这样一来,装配所需的工具、难度又会直线上升。
鱼与熊掌,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选择。
2、明显更帅了,不再是个老头骑二八大扛的样子,街上最帅的叔,也是情绪价值。
3、用到的肌肉不一样了,更好发力了。骑行界老司机有句话,趴下去,就舒服了
用横把时骑行姿势直立,蹬车用的是大腿前侧肌肉。换了弯把后,明显感受到更多大腿后侧和屁股的发力。
弯把本身的操控性确实比不过横把,就因为这种些许的不稳定性,你的身体会倾向于用更高速的档位,维持脚下踏实的输出以维持平衡,速度和骑行的体感,也就都提升了。
在相同路况、相同力量(疲劳度)下,舒适的档位比原来提高了一档,也就是骑得更快了。弯把还逼迫你用到更多的腰腹、肱三头肌。骑行距离一样,做功相同的条件下,理论上是把输出分配到全身更多的肌肉上去承担。刚上手的时候,会有腰酸背痛的感觉,可能,等你薄弱的肌肉锻炼上来后,会更享受这种感觉。
就让时间来证明吧。
整到这份上,已经在瞎折腾的边缘了,再不上路旅行,垃圾佬要生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