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就是我设计的分析机图纸。差分机2号已经投入生产,并在一些特定领域发挥了计算辅助的作用。我坚信,这次的改进版一定能带来更显著的成果,推动它在更多领域的应用。这一代分析机在理论上可以支持更复杂的自动化程序,工厂可以利用它实现机器的自动生产,从而大大减少人工干预。根据我的计算,机械生产效率至少能提高百分之二十。”
站在伊丽莎白女王面前,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设计的是当今英国最著名的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他衣着考究,言辞自信。两年前,他奇迹般地找到了能满足差分机2号零部件精度要求的工厂,将这台自差分机1号以来最先进的计算机从图纸变为现实,再一次让英国皇家学会对他刮目相看。
然而,现在困扰他的是,为了制造那台差分机,他已负债累累。虽然专利费能让他很快还清贷款,但他担心这台更大、更复杂的分析机会重蹈覆辙,花光英国政府的资助,还可能欠下更多债务。就他目前的财务状况来看,他深知自己无力独自承担分析机的研发和制造。
“查尔斯·巴贝奇先生,你的天才设计我已悉知,你的困境我也了解。这次你无须担心,英国政府将聘请你为分析机制造的首席工程师,并支付应得的薪资。现在,你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了。愿上帝保佑你成功。”
维多利亚女王再次展现了她作为君主应有的远见卓识。她早已从皇家学会的成员口中得知,巴贝奇设计的机器获得了多么高的评价。每个使用过的人都说:“虽然需要花时间学习如何操作,但一旦掌握了方法,这就是世上最好用的计算机。”
“感谢陛下的支持,我定不遗余力,尽快完成并呈上。”获得女王的肯定,巴贝奇尽力克制住内心的激动。尽管这次的分析机是为英国政府而设计,专利费可能会少一些,但凭借两代差分机带来的收入,他很快就能实现财富自由。因此,他并不太在意财务上的得失,现在他最渴望的是早日让分析机投入生产。
带着图纸走出白金汉宫后,巴贝奇登上了早已等候的马车。他对车夫说道:“哈利先生,去工厂。”
“好的,巴贝奇先生,请坐稳。”车夫哈利扬起马鞭,那两匹棕色的蒙古马轻快地穿行在伦敦市中心的街道上。马车经过泰晤士河边时,巴贝奇透过车窗望向外面。记忆中,他初次来到伦敦时,这条伦敦的母亲河上还鲜有船只,如今,大大小小的蒸汽船顶着烟囱、冒着烟雾,已与河边的码头和喷涌着黑水的排水口一样,成为了河上最常见的景象。
为了亲自监督生产,巴贝奇向厂长要来了一间工厂内的办公室。他回到办公室,带上了一些必要的东西,随后便去寻找厂长和生产主管。这两人——亚历山大和乔布斯,是一对兄弟。他们幼年丧父,由母亲改嫁给一位瑞士来的钟表匠。继父不仅对他们很好,还将钟表制作的技艺传授给他们。几年后,兄弟俩放弃了家乡稳定的钟表匠工作,来到伦敦谋生。一年后,他们发现,还是钟表生意最适合自己,于是在伦敦开了一间小作坊,几年下来也积累了一些财富。
有一天,一个灰头土脸的男人带着一大卷纸找上门,请他们制造图纸上的东西。那张纸上的设计是他们从未见过的。一开始,他们以为这个男人不过是个叫花子,拿着无人能懂的设计招摇撞骗,直到后来才知道,这人正是查尔斯·巴贝奇。
几天前,两兄弟已经看过了新图纸,当时的感想是:“这个人又来折腾我们了。”为他制造第一台差分机,工厂里十几个钟表匠花了一年半时间才勉强完成,不知浪费了多少原材料。若不是英国各科研机构争相购买,他们根本不想再接他的订单。
当巴贝奇推开厂长亚历山大的房门,还未开口,亚历山大便直截了当地说道:“阁下想必已经到处筹到了钱,才又来找我们做生意。你也知道,要制造你的机器,需要多高精度的机床,还需要多少人手吧?”
巴贝奇哈哈大笑,放下夹在腋下的图纸,坐在桌旁,轻拍亚历山大的肩膀,自信满满地说道:“现在,分析机已经成为英国政府的项目,资金充足,机器设备也有保障。”说着,他从胸袋中掏出一张支票,重重地拍在桌子上,“看,这可是五万英镑,若不够,还可以向政府申请。这是女王陛下对我的承诺,我们只需尽心完成任务。”
亚历山大听罢,虽然眉头紧锁,还是拿起桌上的支票仔细端详。最后,他叹了口气,说道:“好吧,好吧,反正缺钱了我可直接找你。我们可没有你这能力去拿政府的钱。”他接着吩咐道:“去叫乔布斯上来,我有话对他说。”
站在伊丽莎白女王面前,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设计的是当今英国最著名的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他衣着考究,言辞自信。两年前,他奇迹般地找到了能满足差分机2号零部件精度要求的工厂,将这台自差分机1号以来最先进的计算机从图纸变为现实,再一次让英国皇家学会对他刮目相看。
然而,现在困扰他的是,为了制造那台差分机,他已负债累累。虽然专利费能让他很快还清贷款,但他担心这台更大、更复杂的分析机会重蹈覆辙,花光英国政府的资助,还可能欠下更多债务。就他目前的财务状况来看,他深知自己无力独自承担分析机的研发和制造。
“查尔斯·巴贝奇先生,你的天才设计我已悉知,你的困境我也了解。这次你无须担心,英国政府将聘请你为分析机制造的首席工程师,并支付应得的薪资。现在,你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了。愿上帝保佑你成功。”
维多利亚女王再次展现了她作为君主应有的远见卓识。她早已从皇家学会的成员口中得知,巴贝奇设计的机器获得了多么高的评价。每个使用过的人都说:“虽然需要花时间学习如何操作,但一旦掌握了方法,这就是世上最好用的计算机。”
“感谢陛下的支持,我定不遗余力,尽快完成并呈上。”获得女王的肯定,巴贝奇尽力克制住内心的激动。尽管这次的分析机是为英国政府而设计,专利费可能会少一些,但凭借两代差分机带来的收入,他很快就能实现财富自由。因此,他并不太在意财务上的得失,现在他最渴望的是早日让分析机投入生产。
带着图纸走出白金汉宫后,巴贝奇登上了早已等候的马车。他对车夫说道:“哈利先生,去工厂。”
“好的,巴贝奇先生,请坐稳。”车夫哈利扬起马鞭,那两匹棕色的蒙古马轻快地穿行在伦敦市中心的街道上。马车经过泰晤士河边时,巴贝奇透过车窗望向外面。记忆中,他初次来到伦敦时,这条伦敦的母亲河上还鲜有船只,如今,大大小小的蒸汽船顶着烟囱、冒着烟雾,已与河边的码头和喷涌着黑水的排水口一样,成为了河上最常见的景象。
为了亲自监督生产,巴贝奇向厂长要来了一间工厂内的办公室。他回到办公室,带上了一些必要的东西,随后便去寻找厂长和生产主管。这两人——亚历山大和乔布斯,是一对兄弟。他们幼年丧父,由母亲改嫁给一位瑞士来的钟表匠。继父不仅对他们很好,还将钟表制作的技艺传授给他们。几年后,兄弟俩放弃了家乡稳定的钟表匠工作,来到伦敦谋生。一年后,他们发现,还是钟表生意最适合自己,于是在伦敦开了一间小作坊,几年下来也积累了一些财富。
有一天,一个灰头土脸的男人带着一大卷纸找上门,请他们制造图纸上的东西。那张纸上的设计是他们从未见过的。一开始,他们以为这个男人不过是个叫花子,拿着无人能懂的设计招摇撞骗,直到后来才知道,这人正是查尔斯·巴贝奇。
几天前,两兄弟已经看过了新图纸,当时的感想是:“这个人又来折腾我们了。”为他制造第一台差分机,工厂里十几个钟表匠花了一年半时间才勉强完成,不知浪费了多少原材料。若不是英国各科研机构争相购买,他们根本不想再接他的订单。
当巴贝奇推开厂长亚历山大的房门,还未开口,亚历山大便直截了当地说道:“阁下想必已经到处筹到了钱,才又来找我们做生意。你也知道,要制造你的机器,需要多高精度的机床,还需要多少人手吧?”
巴贝奇哈哈大笑,放下夹在腋下的图纸,坐在桌旁,轻拍亚历山大的肩膀,自信满满地说道:“现在,分析机已经成为英国政府的项目,资金充足,机器设备也有保障。”说着,他从胸袋中掏出一张支票,重重地拍在桌子上,“看,这可是五万英镑,若不够,还可以向政府申请。这是女王陛下对我的承诺,我们只需尽心完成任务。”
亚历山大听罢,虽然眉头紧锁,还是拿起桌上的支票仔细端详。最后,他叹了口气,说道:“好吧,好吧,反正缺钱了我可直接找你。我们可没有你这能力去拿政府的钱。”他接着吩咐道:“去叫乔布斯上来,我有话对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