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观苏子二知杭州事有感》
正文:
别后二九秋①,太守黜杭州。
父老应相忆,停车②试旧游。
讵知当年异,七月暑未收。
赤乌光赫烈,沸浪卷浮沤。
四野焦枯遍,千村草木愁。
生者尚嗷嗷,死者填壑沟。
幸赖坡公在,闾阎共戚休。
啼饥闻满耳,刻日定良谋。
字字书民瘼,飞章奏龙楼。
供米须薄敛,三分减一筹③。
复赐度僧牒④,开源赈贫流。
明春粜平米,万姓被其庥。
释肩方数日,纷纷疾疠忧。
况此东南会,人烟景物稠。
黄堂新下令,饘粥备路头。
和剂真奇效,药问故人⑤求。
建坊名安济⑥,黎元喜病瘳。
瘴烟为一扫,匡时具远猷。
我来观史记,掩卷但长讴。
君子堪垂范,百世岂无由?
一时朱门贵,寂寞委荒丘。
至今堤上柳,直与召棠俦!
注释:
①二九秋:苏轼于熙宁四年(1071年)任杭州通判,元祐四年(1089年)出任杭州知州,时隔十八年。
②停车:犹下车,地方官初即位或到任。
③三分减一筹:《宋史·苏轼列传》:“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
④度僧牒:《宋史·苏轼列传》:“……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
⑤故人:指苏轼的好友巢谷。苏轼疫中所施药名“圣散子”,《圣散子叙》:“圣散子……其方不知所从出,得之于眉山人巢君谷……”
⑥建坊名安济:元祐五年(1090年),苏轼在杭州领导控制流行病时始建安济坊,又名“安乐”。
《七律·苏堤春晓》
正文:
花铺碎锦柳拖烟,十里湖光二月天。
紫燕一双飞影疾,黄莺几树啭声圆。
风摇画舫春波蹙,日暖堤沙醉客眠。
阆苑移来尘世赏,坡翁不愧号坡仙!
《苏堤怀古》
六桥翼翼草芊芊,绿涨春堤水浸天。
一带柳阴溶碧浪,先生遗惠到今年。
正文:
别后二九秋①,太守黜杭州。
父老应相忆,停车②试旧游。
讵知当年异,七月暑未收。
赤乌光赫烈,沸浪卷浮沤。
四野焦枯遍,千村草木愁。
生者尚嗷嗷,死者填壑沟。
幸赖坡公在,闾阎共戚休。
啼饥闻满耳,刻日定良谋。
字字书民瘼,飞章奏龙楼。
供米须薄敛,三分减一筹③。
复赐度僧牒④,开源赈贫流。
明春粜平米,万姓被其庥。
释肩方数日,纷纷疾疠忧。
况此东南会,人烟景物稠。
黄堂新下令,饘粥备路头。
和剂真奇效,药问故人⑤求。
建坊名安济⑥,黎元喜病瘳。
瘴烟为一扫,匡时具远猷。
我来观史记,掩卷但长讴。
君子堪垂范,百世岂无由?
一时朱门贵,寂寞委荒丘。
至今堤上柳,直与召棠俦!
注释:
①二九秋:苏轼于熙宁四年(1071年)任杭州通判,元祐四年(1089年)出任杭州知州,时隔十八年。
②停车:犹下车,地方官初即位或到任。
③三分减一筹:《宋史·苏轼列传》:“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
④度僧牒:《宋史·苏轼列传》:“……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
⑤故人:指苏轼的好友巢谷。苏轼疫中所施药名“圣散子”,《圣散子叙》:“圣散子……其方不知所从出,得之于眉山人巢君谷……”
⑥建坊名安济:元祐五年(1090年),苏轼在杭州领导控制流行病时始建安济坊,又名“安乐”。
《七律·苏堤春晓》
正文:
花铺碎锦柳拖烟,十里湖光二月天。
紫燕一双飞影疾,黄莺几树啭声圆。
风摇画舫春波蹙,日暖堤沙醉客眠。
阆苑移来尘世赏,坡翁不愧号坡仙!
《苏堤怀古》
六桥翼翼草芊芊,绿涨春堤水浸天。
一带柳阴溶碧浪,先生遗惠到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