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试着从感性思维回归理性,就不会再以非黑即白的方式去理解伦理和道德问题,而是可以尝试打开自己,从多层次去理解对方的出轨行为,从而让自己从某些执念当中得到“松绑”。
再回到问题——“为什么很爱你的人,也会出轨呢?”,我们需要去看到人性内在需求的复杂性。
◎从人性“内在需求的复杂性”来具体分析,为什么很爱你的人也会出轨
1
被权力失衡折磨,将出轨
当成补足自尊体验的手段
亲密关系中,伴侣双方都有一定权力,对彼此都会产生影响。
权力的来源,包括经济能力、认知水平、情感依赖、个性甚至外貌等方方面面,对于亲密关系中的双方而言,这些权力是相互依存、互相牵制、相互影响的。
但是,亲密关系中的权力,也存在这样的潜在规则:
比如,持有房产证或掌握经济大权的一方,在关系中可能权力更大,更有话语权;
被偏爱的一方,拥有更多权力;
人格独立,较少依赖对方的人,相比过分依赖另一半的人,享有更多的权力。
假如在亲密关系中,一方比较强势,而另一方长期处于被动、被支配的地位,就会产生权利的不对等,或者说权力失衡。
亲密关系中,伴侣双方都会有被爱、被认同和理解、被尊重等需求,你的伴侣除了爱你,当然也需要被爱。
你可以感觉到他爱你,你身边的人一看就知道他爱你,那你有没有想过,这份如此明显的爱是靠什么在维持呢?
如果关系中没有出现权力失衡,是靠彼此间的支持、理解、接纳去维系,那么这段关系就是互相滋养的关系,几乎不会导向出轨。
但如果关系中出现了权力失衡,那么这份爱,就是在靠他单方面的迁就和压抑在维持,能坚持1年能坚持2年,能坚持8年10年吗?出轨反而是他能补足自尊体验的手段,让他依然能够维持“很爱”的下下策。
假如被权力失衡长期折磨,对方就会将出轨当成补足自尊体验的一种手段,他在你这里得不到满足的需求,可能在出轨对象那里得到补偿。
2
自恋型人格,以“出轨”来获得
内在心理需求和情感的进一步满足
跟伴侣感情很好又出轨的人,多半是有些“自恋人格”在身上的,他会非常渴望来自外界的赞美和认同,所以会刻意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刻意去营造和谐舒适的氛围,以避免感情中会有的冲突。
你们的相处可以没有任何问题,甚至非常舒服,但你很难真正走进他的内心,了解他的真实需求和想法。
他可以很爱你,也不妨碍他内心存在其他幻想,比如对于其他异性的渴望,对于类似灵魂伴侣这种需求的向往等。
一旦这些幻想在现实中有了落地的可能,就会产生致命的冲击力。
他的出轨对象,相当于自己内心渴望的一种投射,对方可以满足他自己对于新鲜感、刺激感、优越感等需求,或是精神世界的寄托,这样就为出轨创造了契机。
自恋的本质是自卑,自恋人格,一般来说,低自尊、自我价值感比较低。
他会很享受来自他人的崇拜、依恋和爱慕,因为这代表着别人对他吸引力的认可。
他比较难以在关系中暴露自己的缺点和问题,并以同样的方式要求伴侣,去创设一种“关系很好”的假象。
但在他完美的外表下,也有脆弱和渴望被看见的另一面。
自恋型人格的伴侣,既无法面对真实的自我,也无法在伴侣面前袒露真实的自己,于是会向往倾斜,寻求释放和发泄的途径。
被其他异性所青睐,逐渐产生精神寄托、情感依赖,能够进一步增强其自尊心,让他自我感觉良好,发展成性伴侣也有可能,这些外部情感支撑,可进一步证明他的自我价值,刷新自我存在感。
一旦出轨行为暴露,他又会因为害怕失去你,而尽可能避免冲突。
我们会发现,自恋型人格的伴侣其实内心是矛盾的,这种表里不一的拉扯,让他在突破某种禁忌时,可能会更加地肆无忌惮。
3
受打破“禁忌”所带来的刺激体验的吸引
换句话说,爱自己伴侣,不等于拥有高度自制力,可以抵御出轨风险。
伴侣之间彼此相爱,也不能彻底阻止出轨发生,就好比法律也不能彻底约束一个人犯罪。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我们与“禁忌”的关系,暴露了人性中存在晦暗不明的一面,即便是当下处于幸福稳定关系中的人,也会受到越轨行为的引诱。
对于一直规规矩矩按部就班生活的人而言,出轨更像是一场十分刺激的冒险。
自恋人格本身能量不足,从出轨对象那里,可以重新获取一种生机,一种对于自我生命的掌控感。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对伴侣的爱已经消失,而是他的心理防御被某些瞬间冲击的激情和快感所打破。
这种禁忌被打破的冲击力,与日常生活状态形成的强烈反差,产生了致命的吸引力,让他无法自拔,一次次深陷进去。
被出轨的刺激吸引,说明亲密关系陷入僵化,处在亲密关系中的个体会有一种被物化的感受,所以需要出轨来体验活着的感觉。
自恋人格,说明伴侣在遇到你之前就有人格缺陷;
权力失衡……
再回到问题——“为什么很爱你的人,也会出轨呢?”,我们需要去看到人性内在需求的复杂性。
◎从人性“内在需求的复杂性”来具体分析,为什么很爱你的人也会出轨
1
被权力失衡折磨,将出轨
当成补足自尊体验的手段
亲密关系中,伴侣双方都有一定权力,对彼此都会产生影响。
权力的来源,包括经济能力、认知水平、情感依赖、个性甚至外貌等方方面面,对于亲密关系中的双方而言,这些权力是相互依存、互相牵制、相互影响的。
但是,亲密关系中的权力,也存在这样的潜在规则:
比如,持有房产证或掌握经济大权的一方,在关系中可能权力更大,更有话语权;
被偏爱的一方,拥有更多权力;
人格独立,较少依赖对方的人,相比过分依赖另一半的人,享有更多的权力。
假如在亲密关系中,一方比较强势,而另一方长期处于被动、被支配的地位,就会产生权利的不对等,或者说权力失衡。
亲密关系中,伴侣双方都会有被爱、被认同和理解、被尊重等需求,你的伴侣除了爱你,当然也需要被爱。
你可以感觉到他爱你,你身边的人一看就知道他爱你,那你有没有想过,这份如此明显的爱是靠什么在维持呢?
如果关系中没有出现权力失衡,是靠彼此间的支持、理解、接纳去维系,那么这段关系就是互相滋养的关系,几乎不会导向出轨。
但如果关系中出现了权力失衡,那么这份爱,就是在靠他单方面的迁就和压抑在维持,能坚持1年能坚持2年,能坚持8年10年吗?出轨反而是他能补足自尊体验的手段,让他依然能够维持“很爱”的下下策。
假如被权力失衡长期折磨,对方就会将出轨当成补足自尊体验的一种手段,他在你这里得不到满足的需求,可能在出轨对象那里得到补偿。
2
自恋型人格,以“出轨”来获得
内在心理需求和情感的进一步满足
跟伴侣感情很好又出轨的人,多半是有些“自恋人格”在身上的,他会非常渴望来自外界的赞美和认同,所以会刻意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刻意去营造和谐舒适的氛围,以避免感情中会有的冲突。
你们的相处可以没有任何问题,甚至非常舒服,但你很难真正走进他的内心,了解他的真实需求和想法。
他可以很爱你,也不妨碍他内心存在其他幻想,比如对于其他异性的渴望,对于类似灵魂伴侣这种需求的向往等。
一旦这些幻想在现实中有了落地的可能,就会产生致命的冲击力。
他的出轨对象,相当于自己内心渴望的一种投射,对方可以满足他自己对于新鲜感、刺激感、优越感等需求,或是精神世界的寄托,这样就为出轨创造了契机。
自恋的本质是自卑,自恋人格,一般来说,低自尊、自我价值感比较低。
他会很享受来自他人的崇拜、依恋和爱慕,因为这代表着别人对他吸引力的认可。
他比较难以在关系中暴露自己的缺点和问题,并以同样的方式要求伴侣,去创设一种“关系很好”的假象。
但在他完美的外表下,也有脆弱和渴望被看见的另一面。
自恋型人格的伴侣,既无法面对真实的自我,也无法在伴侣面前袒露真实的自己,于是会向往倾斜,寻求释放和发泄的途径。
被其他异性所青睐,逐渐产生精神寄托、情感依赖,能够进一步增强其自尊心,让他自我感觉良好,发展成性伴侣也有可能,这些外部情感支撑,可进一步证明他的自我价值,刷新自我存在感。
一旦出轨行为暴露,他又会因为害怕失去你,而尽可能避免冲突。
我们会发现,自恋型人格的伴侣其实内心是矛盾的,这种表里不一的拉扯,让他在突破某种禁忌时,可能会更加地肆无忌惮。
3
受打破“禁忌”所带来的刺激体验的吸引
换句话说,爱自己伴侣,不等于拥有高度自制力,可以抵御出轨风险。
伴侣之间彼此相爱,也不能彻底阻止出轨发生,就好比法律也不能彻底约束一个人犯罪。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我们与“禁忌”的关系,暴露了人性中存在晦暗不明的一面,即便是当下处于幸福稳定关系中的人,也会受到越轨行为的引诱。
对于一直规规矩矩按部就班生活的人而言,出轨更像是一场十分刺激的冒险。
自恋人格本身能量不足,从出轨对象那里,可以重新获取一种生机,一种对于自我生命的掌控感。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对伴侣的爱已经消失,而是他的心理防御被某些瞬间冲击的激情和快感所打破。
这种禁忌被打破的冲击力,与日常生活状态形成的强烈反差,产生了致命的吸引力,让他无法自拔,一次次深陷进去。
被出轨的刺激吸引,说明亲密关系陷入僵化,处在亲密关系中的个体会有一种被物化的感受,所以需要出轨来体验活着的感觉。
自恋人格,说明伴侣在遇到你之前就有人格缺陷;
权力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