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文化吧 关注:2,970贴子:119,963
  • 4回复贴,共1

朱卫东 | 《红楼梦》闲谈一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红楼梦学刊
原创:朱卫东


IP属地:北京1楼2024-10-24 18:33回复
    清彭城人张竹坡在评点古典小说名著《金瓶梅》提出寓意说,他认为《金瓶梅》中百数人物的名字皆属寓言,大致多是因物有名,借名述事。现代人王汝梅在整理《金瓶梅》时认为这种认识会将阅读导向歧途,他认为是比较荒谬的。但是张竹坡的寓意说在他评点《金瓶梅》一书问世后,对当时和之后作家写作产生影响则是不可否认的,从曹雪芹的《红楼梦》内容看,曹雪芹同样接受了他的观点,并表现在他写作的《红楼梦》一书中。
    《红楼梦》的开篇甄士隐、贾雨村之寓意,读者皆知,姑苏城、仁清巷一类亦已明晰。曹雪芹在《红楼梦》行文中也受到张竹坡的寓意说影响。如张竹坡说,”周、舟同音”,刘姥姥一进大观园,作筏的就是借助周瑞家的。“不妨,我教你个法儿,你竟带了外孙小板儿先去找陪房周瑞,若见了他,就有些意思了”这是王狗儿对岳母刘姥姥的话,后来刘姥姥就是借助周瑞家的桥筏与贾家王夫人取得联系,得以一进大观园。


    IP属地:北京2楼2024-10-24 18:34
    回复
      张竹坡在评点《金瓶梅》序里提到的《艳异录》,这是明人王世贞汇编的一本明之前艳情异事的短篇小说集,这本书对于《金瓶梅》的成书基本可以说是属于资料性质的,《金瓶梅》的架构与《艳异录》的编排存在较大的联系。王世贞是明朝后期拟古运动的主将,主张“文必秦汉”,《艳异录》多属于此类性质文言小说汇编。拟古运动不仅仅“文必秦汉”,用事也多依古事为据,此种倾向对于明清话本小说的影响是较大的,对《红楼梦》的写作影响同样是存在的,清朝考据学大成与《红楼梦》的成书时间大致相当。从《艳异录》的内容我们不仅仅能够看到《金瓶梅》中许多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构思的蛛丝马迹,还能够看到《红楼梦》中贾政诸子命名的端倪。贾政有一妻一妾,妻王夫人生两子有女,长子名贾珠。《绿珠传》有“楚俗以珠为上宝,生女为珠娘,生男为珠儿”,绿珠是晋朝石崇的宠妾,因为孙秀的奸计,在赵王伦要诛杀石崇前坠楼自杀。《红楼梦》中的贾珠在与李纨生下一子后病死,可谓是英年早逝。李纨按照寓意说大致可以理解为泥丸,泥丸比拟贾珠为假珠,其子名兰,洁身自好,犹如幽兰,出污泥而不染。长子以珠名名也暗示《红楼梦》中的北往多为南渡,此是外话,另论不谈。


      IP属地:北京3楼2024-10-24 18:34
      回复
        《红楼梦》的主角贾宝玉是贾政与王夫人的次子,贾政的庶出有一女一子,赵姨娘生的贾探春和贾环。贾宝玉的名字书中没有明确,是以两字名出现,按照中国传统姓名学的习俗,属于贬之,就是作者对其言行持不赞同的态度,这种文化习俗源自《春秋》中的“讥二名”。
        “玉”、“环”这两个字名得自于《莺莺传》(即会真记)中的崔氏缄报之词,“玉取其坚韧不瑜,环取其始终不绝”。前人在生育上的观点是持多子多福的,妾的主要功用也是延嗣生育意义的,男子四十无子就可以向妻子申请娶妾。长子早逝,次子生养后几年,正妻已再无出,这是贾政娶妾的必然。贾政的性格与其兄贾赦是有一定差别的,虽然都比较固执,但贾政在好色上较其兄还是有较大差别。玉的命名固然有生时带玉,但主要还是用现在话希望这个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而环则更是希望子嗣的绵绵不绝,是万一发生变故的备胎。这一点还以从《红楼梦》贾琏的名字读出,琏,本是宗庙的祭器,用之于名有继承宗器延续宗祧的含义。作为传统文化中的家长给自己子女的取名之意大致还是放在传统文化特别是当时的环境中考量,作为作者在写作时名字则会赋于其他的寓意。当“玉”、“环”与“贾”姓连一起时,名字的意义则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书中的贾宝玉并不是一个对事坚持不瑜的人,会随着外界的变化而发生一定的转变。“环”在许多评点《红楼梦》的人认为是“顽”,这主要是从小说中贾环的行为来认识的。


        IP属地:北京4楼2024-10-24 18:35
        回复
          《艳异录》卷之十九有《妖柳传》,这篇小说的内容与情节其实就是《红楼梦》中几位柳姓出场与贾宝玉最终结局的缘由,无论是柳湘莲还是柳五儿,对于贾宝玉的作用都是点化出世。《妖柳传》中柳精劝主角陶希侃隐居或者出世。而《红楼梦》的结局与这篇小说的情节安排也大致一致,从中也可以看出《红楼梦》的写作不仅仅深受《金瓶梅》影响,也与王世贞《艳异录》有更深的渊源。《妖柳传》最后有元净法师询问妖柳居处,“妖答曰:‘会稽之东,卞山之阳,是我之宅,古木苍苍’”.再对照《红楼梦》一百二十回“不知道哪个作歌曰:‘我所居也,青梗之峰,我所游也,鸿蒙太空。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太荒。’”两首诗其意境也基本相同。更作诗泣别,诗有:“仲冬二七是良时,江上有缘与子期。”宝玉拜别其父时态度是“那人只不言语,似喜似悲。”时间是“贾政还欲前走,只见白茫茫旷野,并无一人。” 地点“自己在船上写家书……写到宝玉的事,便停笔,抬头忽见船头上微微的雪影路面一个人,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的斗篷,向贾政倒身下拜。”
          元净法师是杭州历史上著名的辩才和尚。元净之类江南元素的使用暗指《红楼梦》北上故事演绎的其实是历史中衣冠南渡,就如同《红楼梦》斜玉旁字辈很容易同清王室联系一样,毕竟乾隆子辈多用的就是斜玉字旁作为名字,如璜、琏、珹、琪类,容易被惑于表象执著于相。关于《红楼梦》中的辈序,以后另文再叙。


          IP属地:北京5楼2024-10-24 18: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