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又大发了一通感慨:“尔汉人,一日三餐,夜又饮酒。朕一日两餐,当年出师塞外,日食一餐。今十四阿哥领兵在外亦然。尔汉人若能如此,则一日之食,可足两食,奈何其不然也?”
有一年,全国多地发生了干旱,引发了饥荒。大臣张鹏翮与九卿奏报朝廷,请求祈雨,缓解灾情。康熙皇帝看了一遍他们的奏疏。说:“不雨,米价腾贵,发仓米平价粜糁子米,小民又拣食小米,且平日不知节省。”在这里,康熙皇帝埋怨尽管粮食不够吃,老百姓依然挑三炼四,不知节省。随后,康熙皇帝又大发了一通感慨:“尔汉人,一日三餐,夜又饮酒。朕一日两餐,当年出师塞外,日食一餐。今十四阿哥领兵在外亦然。尔汉人若能如此,则一日之食,可足两食,奈何其不然也?”康熙皇帝首先指责汉人一日三餐,吃得太多,晚上还要喝点小酒。然后吹嘘自己一天只吃两顿饭,当年在塞外带兵打仗更是一天只吃一顿饭。现在十四阿哥贵为皇子,领兵在外也是一天只吃一顿饭。最后指出了解决饥荒的办法就是老百姓一天只吃一顿饭,那样的话一天的粮食可够两天吃,只是老百姓不会这样做。听了康熙皇帝这一番英明的话,张鹏翮赶紧顺着他的意思拍马屁:“小民不知蓄积,一岁所收,随便耗尽,习惯使然。”
按照《清史稿》的记载,张鹏翮是来自四川遂宁的大臣,官至刑部尚书、两江总督、文华殿大学士等,素有清廉正直的美名。他这样拍康熙皇帝的马屁,真是够尴尬的。
那么,康熙皇帝真的如他所言,一天只吃两顿饭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的确,康熙皇帝每日只吃两次正餐,即“早膳”和“晚膳”。“早膳”一般在卯正(约早晨六七点钟)以后,“晚膳”一般在午、未两个时辰(十二点至十四点)之间。但是,康熙皇帝在“早膳”和“晚膳”外,还会在下午加一顿点心。到了晚上,御膳房不再提供饭菜了,可康熙皇帝可以到妃子去吃一顿夜宵。算一下,这样就是4顿饭。一天吃4顿饭,当然不会觉得饿了。而且作为皇帝,饭菜花样多、油水足,哪怕真的一天只吃两顿饭,也不会感到饥饿。那些灾民吃糠咽菜,饭菜里油星子都见不到两滴,能和皇帝养尊处优的生活相比?所以,康熙皇帝“一天吃一顿饭”的“妙招”,与“何不食肉糜”没啥两样。
有一年,全国多地发生了干旱,引发了饥荒。大臣张鹏翮与九卿奏报朝廷,请求祈雨,缓解灾情。康熙皇帝看了一遍他们的奏疏。说:“不雨,米价腾贵,发仓米平价粜糁子米,小民又拣食小米,且平日不知节省。”在这里,康熙皇帝埋怨尽管粮食不够吃,老百姓依然挑三炼四,不知节省。随后,康熙皇帝又大发了一通感慨:“尔汉人,一日三餐,夜又饮酒。朕一日两餐,当年出师塞外,日食一餐。今十四阿哥领兵在外亦然。尔汉人若能如此,则一日之食,可足两食,奈何其不然也?”康熙皇帝首先指责汉人一日三餐,吃得太多,晚上还要喝点小酒。然后吹嘘自己一天只吃两顿饭,当年在塞外带兵打仗更是一天只吃一顿饭。现在十四阿哥贵为皇子,领兵在外也是一天只吃一顿饭。最后指出了解决饥荒的办法就是老百姓一天只吃一顿饭,那样的话一天的粮食可够两天吃,只是老百姓不会这样做。听了康熙皇帝这一番英明的话,张鹏翮赶紧顺着他的意思拍马屁:“小民不知蓄积,一岁所收,随便耗尽,习惯使然。”
按照《清史稿》的记载,张鹏翮是来自四川遂宁的大臣,官至刑部尚书、两江总督、文华殿大学士等,素有清廉正直的美名。他这样拍康熙皇帝的马屁,真是够尴尬的。
那么,康熙皇帝真的如他所言,一天只吃两顿饭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的确,康熙皇帝每日只吃两次正餐,即“早膳”和“晚膳”。“早膳”一般在卯正(约早晨六七点钟)以后,“晚膳”一般在午、未两个时辰(十二点至十四点)之间。但是,康熙皇帝在“早膳”和“晚膳”外,还会在下午加一顿点心。到了晚上,御膳房不再提供饭菜了,可康熙皇帝可以到妃子去吃一顿夜宵。算一下,这样就是4顿饭。一天吃4顿饭,当然不会觉得饿了。而且作为皇帝,饭菜花样多、油水足,哪怕真的一天只吃两顿饭,也不会感到饥饿。那些灾民吃糠咽菜,饭菜里油星子都见不到两滴,能和皇帝养尊处优的生活相比?所以,康熙皇帝“一天吃一顿饭”的“妙招”,与“何不食肉糜”没啥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