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学易吧 关注:30贴子:7,170
  • 9回复贴,共1

闲话“大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学即是古代的“太学”。
1.大学(太学)的起源
“太学”一词西周时已经有了,《大戴记》中说:“帝入太学,承师问道。”西周太学又名大学,天子和诸侯均设之,“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不过辟雍和泮宫不是纯粹的大学,这地方亦如宫廷,贵族们常在这里祭祀、举行宴会、选拔武士、议定作战计划。打了胜仗,也到这里“献俘”“告功”。这是因为:“古人宫室无多,凡祭礼、军礼、学礼,及望气、治历、养老、习射、遵贤之典,咸行于明堂。而明堂、太庙、太学、灵台咸为一地。”


IP属地:江苏1楼2024-11-08 16:58回复
    大学解释为太学也合理。太学上层建筑,故须亲民,以免清贵而不知世情。民,古有四民,士,农,工,商。亲,说文解释为至,近也。亲近四民方能治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11-08 17:59
    收起回复
      太学到了后来便是国子监了。《大学》这本书无疑是讲述“太学”或者是“国子监”如何培养人才的纲领。此书是孔孟学派写给统治阶级,或者是地主阶级,为地主阶级的代表——皇帝服务的。这是基本立足点。当然读书的文人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国子祭酒”(相当于现金的大学校长)的职务,负担起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任务时,一定需要了解统治阶级对于所谓的人才的需要,故而本书是“校长们”必须要了解的。
      古代的读书人进学至秀才时,对于《大学》已是烂熟于胸,更遑论举人老爷们了。


      IP属地:江苏3楼2024-11-08 19:20
      回复
        本书开头就提出了“大学”的教育目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其一,太学(国子监)的第一个目标是“培养太学生美好的品德”,将培养学生的“德”放在第一位;
        其二,太学的第二个目标是启发学生,亦即启发式教育,不是填鸭式教育、更不是打骂式的教育,而是更注重引导式教育;
        其三,太学的教育务必使受教育的人才变成完人,是完人式教育,即通才教育,而不是专才教育。


        IP属地:江苏4楼2024-11-08 19:24
        回复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是论证上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目标合理性的。不能只讲结果,而不进行说理,这句话便是为了说明开头提出的教育目标的合理性。
          分析:
          1、树立目标;
          2、心无旁骛;
          3、一心努力;
          4、主观能动;
          5、有志者事竟成。


          IP属地:江苏5楼2024-11-08 19:40
          回复
            接下去按照总纲进行分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先讲如何明德,以及明德的意义。
            明德的路径为:
            1、格物
            这里的格物致知我要说几句闲话。其实古人一再喊叫着要“格物致知”,但是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所谓的“格物致知”。近代西方的物理学传入中国时并不叫“物理学”,而是叫“格致学”,彼时“逻辑学”也不叫“逻辑学”而是叫“论理学”,逻辑学是用来论理的。
            自然科学的滥觞是《几何原本》,是散落于古希腊先哲的只言片语……而中国所谓的格物致知是什么内容呢?
            是“腐草化为萤”,是“雉入大水为蜃”,是“蜣螂华为蝉”,是“鹰华为鸠”……诸如此类。实在是无比糟粕……
            2、致知
            3、诚意
            4、正心
            5、修身
            6、齐家
            7、治国
            8、平天下
            所以对于当代社会而言,学习数理化是格物致知的第一步。学好数理化便能更好的了解自然运行的规律,才能增长智慧,马恩很重视从自然科学中提取哲学素材。


            IP属地:江苏6楼2024-11-08 19:55
            回复
              恩格斯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总结出辩证法三大规律。
              1、量变到质变规律
              比如水H2O和双氧水H2O2,组成它们的元素是一样的。因为多了一个氧原子,双氧水便和水是两种物质了。
              原子数量的改变,导致同样的元素组成不同的两种物质。
              这就是量变引起质变。
              2、对立统一规律
              还是以水H2O来举例,原子通过化学键来争夺对于其它原子的支配权,这便是斗争性或者说对立性;但是作为O原子和H原子,它们统一于水分子或者双氧水分子之中,这便是统一性。
              一个分子之中既有对立性,也有统一性。这便是对立统一规律。
              3、否定之否定规律


              IP属地:江苏7楼2024-11-08 20:10
              回复
                后面再对“正心、修身、诚意、格物、致知”以及“修齐治平”进行分述……
                1、诚意
                诚意就是不欺骗自己,黑就是黑,白即是白……喜欢就是喜欢,厌恶就是厌恶。丝毫不能委屈自己的本心……
                坚持要讲实话。看来统治阶级似乎都被骗怕了,其实统治阶级往往谎话连篇……人们都希望别人是光说实话的大傻瓜。
                2、正心
                放平心态,收拾不良情绪,如此才能接近事物的本质。
                3、修身齐家
                放弃好恶,收起先入为主之心,才能客观评价一件事情。修身齐家在孝悌。
                4、治国平天下
                在身体力行孝悌的理念,并推己及人
                5、德为本、财为末
                重义轻财,安土敦仁


                IP属地:江苏8楼2024-11-08 20: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