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说了一些气话,说再也不来日本吧了,想想觉得自己有些过,也有朋友说我“流俗”了,惭愧啊!我继续发文。
======================
风土与原始宗教思想
关于风土,从狭义来说,是指自然环境,如山川湖海、气候等。从广义来说,还包括民俗即所谓的“人情”。这里所说的“风土”是狭义的。风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它所负载的人群的文明成熟度及其特质。
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侧,是呈弧形排列的岛国,南北长约3000公里。除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这四个主要的岛屿外,其周围还散布4000余小岛。
日本多山,国土的67%是山地,大都被森林覆盖。主要山脉飞(马单)山、木曾山、赤石山,平均海拔3000米,纵贯本州岛中央,将其分为东向太平洋的“表日本”和西临日本海的“里日本”。因而,日本的平原少,河流短,地形复杂而富于变化。然而,日本这种地形的形成是较晚的,大约是在9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脉的造山运动以后的事。日本的火山多,地震多,或许与此有关。
由于日本列岛呈南北方向的弧形排列,地处北纬45度至北纬24度之间,其气候秒便有亚热带、温带、与亚寒带的区别。加之,复杂地形与海流的影响,日本气候的地域差异也很显著。但是,大体上说,日本的气候受亚洲季风影响,是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较,其气候的特征是降水量大,既多雨,又多雪。日本列岛的年平均降水量为1700毫米,而作为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的西亚,其年平均降水量仅在500毫米以下,近代文明发祥地西欧的年平均降水量则在1000毫米以下。与同处东亚的北京(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南京(1000毫米)、韩国的大邱(950毫米)相比,其降水量遥遥领先。在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太平洋一侧的日本,雨量较集中,6—7月是高温、多雨的梅雨季节,8月以后台风则经常带来暴雨。在冬季,日本海一侧,由于位居对马暖流(海面水温即便在冬季也可达5—10度)和来自西伯利亚的寒冷高气压的交汇处,成为世界上降雪量最多的地区之一,例如新潟县一带经常积雪4—5米。
降水量大便有利于树木成长。因而,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很高,约占国土的2/3。加之日本列岛纵贯几个气候带,所以,日本具有富于多样性的森林生态体系。有的学者认为日本文明具有“森林文明”的特色。
======================
风土与原始宗教思想
关于风土,从狭义来说,是指自然环境,如山川湖海、气候等。从广义来说,还包括民俗即所谓的“人情”。这里所说的“风土”是狭义的。风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它所负载的人群的文明成熟度及其特质。
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侧,是呈弧形排列的岛国,南北长约3000公里。除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这四个主要的岛屿外,其周围还散布4000余小岛。
日本多山,国土的67%是山地,大都被森林覆盖。主要山脉飞(马单)山、木曾山、赤石山,平均海拔3000米,纵贯本州岛中央,将其分为东向太平洋的“表日本”和西临日本海的“里日本”。因而,日本的平原少,河流短,地形复杂而富于变化。然而,日本这种地形的形成是较晚的,大约是在9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脉的造山运动以后的事。日本的火山多,地震多,或许与此有关。
由于日本列岛呈南北方向的弧形排列,地处北纬45度至北纬24度之间,其气候秒便有亚热带、温带、与亚寒带的区别。加之,复杂地形与海流的影响,日本气候的地域差异也很显著。但是,大体上说,日本的气候受亚洲季风影响,是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较,其气候的特征是降水量大,既多雨,又多雪。日本列岛的年平均降水量为1700毫米,而作为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的西亚,其年平均降水量仅在500毫米以下,近代文明发祥地西欧的年平均降水量则在1000毫米以下。与同处东亚的北京(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南京(1000毫米)、韩国的大邱(950毫米)相比,其降水量遥遥领先。在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太平洋一侧的日本,雨量较集中,6—7月是高温、多雨的梅雨季节,8月以后台风则经常带来暴雨。在冬季,日本海一侧,由于位居对马暖流(海面水温即便在冬季也可达5—10度)和来自西伯利亚的寒冷高气压的交汇处,成为世界上降雪量最多的地区之一,例如新潟县一带经常积雪4—5米。
降水量大便有利于树木成长。因而,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很高,约占国土的2/3。加之日本列岛纵贯几个气候带,所以,日本具有富于多样性的森林生态体系。有的学者认为日本文明具有“森林文明”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