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51,541贴子:73,269,643
  • 2回复贴,共1

为什么会有史盲认为刘邦的“功人功狗”论包括韩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馀功不决。
也就是说,刘邦发表功人功狗论在西汉开国后的第二年,地点在长安,发布的对象是争功的群臣(全是武将)。
这时候韩信在江苏下邳当楚王,跟韩信有什么关系??
不但跟韩信没关系,跟张良也没关系,张良根本没参与争功,争功的都是武将
——【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馀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
而啥也没说的张良待遇如此——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11-10 13:01回复
    您提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西汉初年,当时刘邦在消灭项羽、统一天下后,开始对功臣进行封赏。这个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一些争议,尤其是关于文臣和武将的功绩如何衡量和封赏的问题。
    关于韩信的情况,您说得对,韩信当时被封为楚王,驻扎在江苏下邳,并没有直接参与到长安的争功事件中。韩信是刘邦手下的大将,对汉朝的建立有着重大的军事贡献,但在这次争功的事件中,他并不在长安,因此与刘邦的“功人功狗”论没有直接关系。
    至于张良,他是刘邦的重要谋士,虽然他没有直接参与战斗,但他在战略谋划上的贡献是巨大的。刘邦对张良的评价非常高,认为张良能够在帷帐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这种智慧和能力是非常宝贵的。因此,尽管张良没有战斗功绩,刘邦仍然给予他极高的封赏,让他自己选择齐地的三万户作为封地。
    这段历史反映了刘邦在处理功臣问题时的一种策略和智慧。他认识到,不同的臣子有不同的贡献,不能仅仅以战场上的表现来衡量一切。文臣的谋略和武将的战功都是建立和维护国家的重要力量,因此都需要得到相应的认可和奖赏。这也体现了刘邦作为一位开国皇帝的宽广胸怀和深远眼光。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11-10 15:03
    回复
      至少杜预对于晋朝来讲,无论是功人还是功苟,他都没有资格当。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12-04 13: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