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一个人总是被“定义”,总是被“评判”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没有自由的,也是痛苦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喜欢被评判,因为评判就意味着在否定这个人的存在,否定这个人的价值。成为“不被定义”的自己,需要你对那些经常出现的“评判性思维”保持觉察;学会“去标签化”;大胆行动,去尝试人生不同的可能性;认知自己,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和优势。
记得研究生毕业那年,我的老师在毕业寄语上和我们说了这样的一段话:“无论在哪里,都希望你们能真诚面对自己,看到自己的优势和能力,在这个容易被定义的环境里,找到不被定义的自己。成为你自己,在自己有兴趣且擅长的地方,你们定会闪闪发光!”
老师的教诲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随着对人生的体验越来越多,我越来越发现,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其本质是心理的成熟和自我的完善。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能够做真实的自己,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去过好自己的一生,能够看见并充分发挥自我的潜能和优势的时候,他一定会成为某个领域“闪闪发光”的人。
这就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成功,也是“内圣外王”的道理。
所以,成为“不被定义”的自己,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获得人生成功的秘诀。
神经症患者通常是“不成功”的,起码他们自己总是这么认为的。这种“不成功”并不是说他们难以取得现实世界的成功,因为我曾经接待过很多来访者,他们要么很有钱,做着很大的生意,要么考上了名牌大学,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但是他们总是觉得,人生还是不够好,不够完美,达不到自己的理想预期。所以他们总觉得自己还不够成功,甚至有时候还挺失败的。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他们总是在用外界的评价尺度来定义自己,他们无法面对真实的自我,无法洞见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他们迷失在了“别人的看法”之中。
上周末,我参加第十六届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森田疗法学术大会,遇见了一位强迫思维的患者。他的症状表现是:无论他做了什么,他的脑袋里总会出现一种批评他的声音,每当这种声音出现的时候,他就很焦虑,很茫然,不知所措。实际上,他已经被这种带有“评判”的声音折磨很久了。
所以,当一个人总是被“定义”,总是被“评判”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没有自由的,他的生命是没有光的,是枯竭的,也是痛苦的。
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是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体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本身就是价值,无论这个人是优秀的,还是糟糕的。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喜欢被评判,因为评判就意味着在否定这个人的存在,否定这个人的价值。
那些经常被外界评判牵着鼻子走的人,往往是在生命的早期没有被重要他人(通常是自己的父母)无条件的接纳,他们总是被自己的养育者教导说“这样做才是对的,那样做是错的”,“你必须这么去做,否则我就不爱你了”。在一个被习惯性评判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他们为了赢得父母更多的爱,就必须放弃自己内心当中真实的需求和想法,而屈从于父母的要求,他们逐渐变得不真实,遮遮掩掩,唯唯诺诺,仿佛始终戴着面具在活着。长大后,他们会将这些评判内化成对自己的要求,每当自己做错事情的时候,他们的道德和良知会立刻占领高地,对自我进行“口诛笔伐”,长此以往,一些心理问题或疾病也就产生了。
虽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在意别人评判”的原因,但并不意味着很快就可以改变。因为任何事物,一旦固化,要想改变,就必然需要经历一个比较漫长的时间过程。
首先,你可以对那些经常出现的“评判性思维”保持一种觉察,你可以适当地提醒一下自己,“并不是当下的自己有多么糟糕,而是过去的被教育经历让你产生了‘我不好’的感觉”。也就是说,这些经常出现的评判性思维并不是真实的,它们只是源于你的早年人生经历,来源于你的父母他们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因为他们总是觉得,“不对你进行评判,仿佛他们就没有尽到当父母的责任,他们担心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出错,他们害怕教育会失控,会失败”。
对“评判性思维”保持觉察还有助于帮助你摆脱思维的束缚,重新做回“心的主人”。从正念的角度来讲,对思维的认同是人类痛苦的根源,当你屈从于那些“评判性思维”的时候,就意味着你已经成为了思维的囚徒。正念意味着将你和自己的思维拉开一定的距离,将你和想法区分开,学会从旁观者的视角看待念头的升起和消亡。借助于正念,可以帮助你重新做回“心的主人”。
“去标签化”同样是成为“不被定义”的自己的关键步骤。因为贴标签的过程就是在限定自我的功能和价值的过程,它会将你的思维“窄化”。
强迫症患者最喜欢给自己贴的标签就是“我有病”,“我不是正常人”,“我和别人不一样”,这些消极的标签仿佛是一种魔咒,让你越来越自卑,越来越胆怯,越来越不敢活出“真我”的风采。这种魔咒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种恶性的精神催眠。
实际上,当你从自己的医生那里得知自己患上的是“强迫症”以后,“强迫症”这三个字对你的作用就已经达到了,因为它让你明白了自己目前的心理状态是什么样子的。接下来,你需要把这个标签交还给你的医生(而不是自己留着),他们会用这个标签来进行专业上面的交流。
成为“不被定义”的自己,需要你大胆行动,去尝试人生不同的可能性。强迫症患者大多数都是迷茫的,他们一直搞不清楚,“我是谁”,“我想要做什么”,“我未来适合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这个也是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H.Erikson)所说的“同一性混乱”的问题。对自我建立正确的认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但更重要的是大胆行动,多去尝试。比如你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是什么,当你尝试过一些不同类型的工作以后,你会在这个过程中间进行反思、对比和总结,最终你会自然而然地确定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但是,强迫症患者往往是不敢行动的,这种“不敢行动”本身就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因为“不行动”就意味着永远不会出错,不会失败,这可以保护他们那“脆弱”的自尊心和价值感。
但是,在我看来,“不敢行动”本身就是最大的,最彻底的失败。因为,只有行动才有成功的可能性,不行动就注定失败。
成为“不被定义”的自己,还需要你认知自己,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和优势。
很多人对“认识自我”存在一个误区——他们总是觉得,“我什么都不用去做,只靠别人的分析和反馈就足以让我‘认识自己’”。所以,他们习惯性地将“我是谁”,“我的优缺点是什么”这类问题直接抛给自己的心理治疗师,然后坐在沙发上,等待着治疗师为他们答疑解惑。
但事实上,治疗师只是一面镜子,一个帮助你“认识你自己”的工具而已。你要利用这个“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去积极行动和体验。在行动的过程中,在治疗师的辅助之下,慢慢觉察自己内心深层次的欲望和恐惧,慢慢洞悉你的真实需求,慢慢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优势,慢慢寻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
这个通过行动来“探索自我,成为自我,成就自我”的过程,才是真正认识自我的过程。
而希望“原地不动”,“什么都不做”就可以直接达到认识自我的目的,这种想法简直是在做梦!
认识自我是一个过程,背后的关键支撑性因素一定是长期的、大量的社会实践。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只有实践才能检验你的认知。
“认识自我”是一个人终生的发展任务,它没有终点,没有尽头。人这一生,最重要的关系就是“你和自我”的关系。夫妻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从本质上来讲,都是“你和自我”关系的投射。而处理好“你和自我”关系的核心就是,你要不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完善自己。
当一个人能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时候,他的边界感和框架感会越来越明确,他会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他越来越不愿意在“别人的评价”上面浪费时间,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从心出发,他活得越来越真实,越是来越自由,越来越富足。
人际交往的本质不是讨好,而是吸引。而那些能够清晰地认知自我的人,愿意做真实自我的人,才是最具吸引力,最有魅力的人。可惜的是,很多社交恐惧症患者一直没有搞清楚这一点。
虽然我们身处的环境常常带有评判的色彩,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定义别人,也会不断地被别人所定义,但是,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特价值的个体,都是以不同的姿态和面貌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让我们成为“不被定义”的自己,去享受成长的喜悦和丰盛的生命吧!(已完结)
记得研究生毕业那年,我的老师在毕业寄语上和我们说了这样的一段话:“无论在哪里,都希望你们能真诚面对自己,看到自己的优势和能力,在这个容易被定义的环境里,找到不被定义的自己。成为你自己,在自己有兴趣且擅长的地方,你们定会闪闪发光!”
老师的教诲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随着对人生的体验越来越多,我越来越发现,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其本质是心理的成熟和自我的完善。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能够做真实的自己,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去过好自己的一生,能够看见并充分发挥自我的潜能和优势的时候,他一定会成为某个领域“闪闪发光”的人。
这就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成功,也是“内圣外王”的道理。
所以,成为“不被定义”的自己,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获得人生成功的秘诀。
神经症患者通常是“不成功”的,起码他们自己总是这么认为的。这种“不成功”并不是说他们难以取得现实世界的成功,因为我曾经接待过很多来访者,他们要么很有钱,做着很大的生意,要么考上了名牌大学,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但是他们总是觉得,人生还是不够好,不够完美,达不到自己的理想预期。所以他们总觉得自己还不够成功,甚至有时候还挺失败的。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他们总是在用外界的评价尺度来定义自己,他们无法面对真实的自我,无法洞见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他们迷失在了“别人的看法”之中。
上周末,我参加第十六届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森田疗法学术大会,遇见了一位强迫思维的患者。他的症状表现是:无论他做了什么,他的脑袋里总会出现一种批评他的声音,每当这种声音出现的时候,他就很焦虑,很茫然,不知所措。实际上,他已经被这种带有“评判”的声音折磨很久了。
所以,当一个人总是被“定义”,总是被“评判”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没有自由的,他的生命是没有光的,是枯竭的,也是痛苦的。
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是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体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本身就是价值,无论这个人是优秀的,还是糟糕的。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喜欢被评判,因为评判就意味着在否定这个人的存在,否定这个人的价值。
那些经常被外界评判牵着鼻子走的人,往往是在生命的早期没有被重要他人(通常是自己的父母)无条件的接纳,他们总是被自己的养育者教导说“这样做才是对的,那样做是错的”,“你必须这么去做,否则我就不爱你了”。在一个被习惯性评判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他们为了赢得父母更多的爱,就必须放弃自己内心当中真实的需求和想法,而屈从于父母的要求,他们逐渐变得不真实,遮遮掩掩,唯唯诺诺,仿佛始终戴着面具在活着。长大后,他们会将这些评判内化成对自己的要求,每当自己做错事情的时候,他们的道德和良知会立刻占领高地,对自我进行“口诛笔伐”,长此以往,一些心理问题或疾病也就产生了。
虽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在意别人评判”的原因,但并不意味着很快就可以改变。因为任何事物,一旦固化,要想改变,就必然需要经历一个比较漫长的时间过程。
首先,你可以对那些经常出现的“评判性思维”保持一种觉察,你可以适当地提醒一下自己,“并不是当下的自己有多么糟糕,而是过去的被教育经历让你产生了‘我不好’的感觉”。也就是说,这些经常出现的评判性思维并不是真实的,它们只是源于你的早年人生经历,来源于你的父母他们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因为他们总是觉得,“不对你进行评判,仿佛他们就没有尽到当父母的责任,他们担心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出错,他们害怕教育会失控,会失败”。
对“评判性思维”保持觉察还有助于帮助你摆脱思维的束缚,重新做回“心的主人”。从正念的角度来讲,对思维的认同是人类痛苦的根源,当你屈从于那些“评判性思维”的时候,就意味着你已经成为了思维的囚徒。正念意味着将你和自己的思维拉开一定的距离,将你和想法区分开,学会从旁观者的视角看待念头的升起和消亡。借助于正念,可以帮助你重新做回“心的主人”。
“去标签化”同样是成为“不被定义”的自己的关键步骤。因为贴标签的过程就是在限定自我的功能和价值的过程,它会将你的思维“窄化”。
强迫症患者最喜欢给自己贴的标签就是“我有病”,“我不是正常人”,“我和别人不一样”,这些消极的标签仿佛是一种魔咒,让你越来越自卑,越来越胆怯,越来越不敢活出“真我”的风采。这种魔咒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种恶性的精神催眠。
实际上,当你从自己的医生那里得知自己患上的是“强迫症”以后,“强迫症”这三个字对你的作用就已经达到了,因为它让你明白了自己目前的心理状态是什么样子的。接下来,你需要把这个标签交还给你的医生(而不是自己留着),他们会用这个标签来进行专业上面的交流。
成为“不被定义”的自己,需要你大胆行动,去尝试人生不同的可能性。强迫症患者大多数都是迷茫的,他们一直搞不清楚,“我是谁”,“我想要做什么”,“我未来适合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这个也是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H.Erikson)所说的“同一性混乱”的问题。对自我建立正确的认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但更重要的是大胆行动,多去尝试。比如你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是什么,当你尝试过一些不同类型的工作以后,你会在这个过程中间进行反思、对比和总结,最终你会自然而然地确定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但是,强迫症患者往往是不敢行动的,这种“不敢行动”本身就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因为“不行动”就意味着永远不会出错,不会失败,这可以保护他们那“脆弱”的自尊心和价值感。
但是,在我看来,“不敢行动”本身就是最大的,最彻底的失败。因为,只有行动才有成功的可能性,不行动就注定失败。
成为“不被定义”的自己,还需要你认知自己,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和优势。
很多人对“认识自我”存在一个误区——他们总是觉得,“我什么都不用去做,只靠别人的分析和反馈就足以让我‘认识自己’”。所以,他们习惯性地将“我是谁”,“我的优缺点是什么”这类问题直接抛给自己的心理治疗师,然后坐在沙发上,等待着治疗师为他们答疑解惑。
但事实上,治疗师只是一面镜子,一个帮助你“认识你自己”的工具而已。你要利用这个“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去积极行动和体验。在行动的过程中,在治疗师的辅助之下,慢慢觉察自己内心深层次的欲望和恐惧,慢慢洞悉你的真实需求,慢慢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优势,慢慢寻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
这个通过行动来“探索自我,成为自我,成就自我”的过程,才是真正认识自我的过程。
而希望“原地不动”,“什么都不做”就可以直接达到认识自我的目的,这种想法简直是在做梦!
认识自我是一个过程,背后的关键支撑性因素一定是长期的、大量的社会实践。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只有实践才能检验你的认知。
“认识自我”是一个人终生的发展任务,它没有终点,没有尽头。人这一生,最重要的关系就是“你和自我”的关系。夫妻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从本质上来讲,都是“你和自我”关系的投射。而处理好“你和自我”关系的核心就是,你要不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完善自己。
当一个人能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时候,他的边界感和框架感会越来越明确,他会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他越来越不愿意在“别人的评价”上面浪费时间,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从心出发,他活得越来越真实,越是来越自由,越来越富足。
人际交往的本质不是讨好,而是吸引。而那些能够清晰地认知自我的人,愿意做真实自我的人,才是最具吸引力,最有魅力的人。可惜的是,很多社交恐惧症患者一直没有搞清楚这一点。
虽然我们身处的环境常常带有评判的色彩,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定义别人,也会不断地被别人所定义,但是,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特价值的个体,都是以不同的姿态和面貌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让我们成为“不被定义”的自己,去享受成长的喜悦和丰盛的生命吧!(已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