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儒家吧 关注:383贴子:139,249
  • 20回复贴,共1

浅议墨子(非儒)篇属于“儒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非儒_百度百科】网页链接
墨子给了贬低儒家,指出来的其实都是莫须有的罪名,属于为了黑而黑,属于为了反对而反对。
那么,对于不理解历史背景的听众,就会产生严重的误导作用。误解为某些细节问题是墨家与儒家争论是非的核心原因,实则不然。
真实的游戏就是真正的问题两边出于某些原因都可能会回避了,然后在某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相互攻击。
却令后世误解为这个是真实的对立面。
比如说,因为儒家崇尚天命,墨家就故意宣扬“非命”,看似是进步主义,实则是故意宣扬对立观点。再者,儒家崇尚敬鬼神而远之,墨家就故意宣扬对立观点,要敬鬼神。这个纯粹就是没有内部自洽的逻辑,完全就是你说东,他偏说西。并不能反映墨家社区真实的立场,而只是为了丑化儒家而写出来的文字。至于说什么非乐,节葬之类的,更加属于莫须有的罪名。因为“礼不下庶人”是儒家文化的基本原则。公卿阶级崇尚礼乐和长孝久丧原本只是公卿阶级特有的生活方式。就跟今天的有钱人喜欢花钱一样,并不是“孔孟教唆他们如此的”。所以这些文字对于已经告别那个时代的我们来说,如同于天书,压根儿不可能判断究竟是真实存在的立场分歧,还是为了煽动对立故意胡说八道的立场。最简单的例子,有个公知一会儿告诉你不要相信命运要相信个人努力改变命运,明天又告诉你不要办丧事儿,但是要多拜拜鬼神,鬼神比祖宗靠谱,祖宗改变不了你的命运,鬼神可以帮助你改变命运。。。。無语至极
只是因为儒家崇尚天命,反对鬼神,你就胡说八道一个非命,事鬼。即便是历史盲也能看出来这个是恶意抬杠。并不是真实的立场分歧。那个时代的穷人压根儿也不可能花多少钱去办理丧事和祭。所以非儒只能算是泄愤的文字,并不是真实的立场。
真实的立场分歧个人以为,还是以兼爱为名义的宣扬小资产阶级观念,否定阶级伦理。这个是核心价值观的差异。至于说其他的事儿,都是莫须有的罪名。教你不办丧事却要祭鬼神,即便隔着两千年也能听出来是恶意抬杠,只是因为另一边叫你要办丧事不要祭鬼神。無语。其他的事儿是不是也是如此,限于时代背景,已经不可能一个个审查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1-23 23:35回复
    墨家主张“节用”无疑是其思想学说的亮点,这与墨子出身社会底层有关。但其批判儒家却显得有些过分。实际上,儒家也是主张节用的。“礼,与其奢也宁俭”是其鲜明主张。孔子最得意弟子为颜回,其家境贫寒,但孔子却对其大加赞赏:“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其实在这一点上,儒墨两家都是主张节用的。墨家在这一点上批评儒家是站不住脚的。同时,墨子提倡的“节葬”、“节用”与“尊天”、“事鬼”上存在着很多矛盾。其“尊天”、“事鬼”如果做不到:“珪璧之不满度量”、“酒醴粢盛不净洁”、“牺牲之不全肥”,“春秋冬夏迭失时”,就要“诸不敬慎祭祀者,鬼神之诛至”。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11-23 23:40
    回复
      反对礼乐丧葬祭祀和天命,认为浪费钱,压抑自我。却叫你尊天,事鬼,否则“鬼神之诛立至”。那个时候也隔着屏幕对线吗?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11-23 23:42
      回复
        31.4 且夫繁饰礼乐以淫人,久丧伪哀以谩亲[1],立命缓贫而高浩居[2],倍本弃事而安怠傲[3],贪于饮食,惰于作务,陷于饥寒,危于冻馁,无以违之。是若人气[4],鼸鼠藏而羝羊视[5],贲彘起[6]。君子笑之。怒曰:“散人[7]!焉知良儒。”夫夏乞麦禾,五谷既收,大丧是随,子姓皆从[8],得厌饮食,毕治数丧,足以至矣。因人之家翠以为[9],恃人之野以为尊[10],富人有丧,乃大说,喜曰:“此衣食之端也。”
        【注释】
        [1] 谩:欺骗,蒙蔽。
        [2] 浩居:同“傲倨”(毕沅说),傲慢。
        [3] 倍:背。傲:通“遨”,游戏。
        [4] 人气:疑当作“乞人”(孙诒让说),即乞丐。
        [5] 鼸鼠:即田鼠。羝:牡羊。
        [6] 贲彘:野猪。
        [7] 散人:儒者对墨家的称呼(吴汝纶说)。
        [8] 子姓:子孙后人。
        [9] 此句误倒,当为“因人之家以为翠”(孙诒让说)。翠,当为“臎”之省(毕沅说),肥。
        [10] 尊:通“樽”,酒器。
        【译文】
        况且用繁复的礼乐迷惑众人,长久的服丧和虚伪的哀痛欺骗亲人,设立宿命论主张使人安于贫困并且以倨傲为高尚,背离根本、放弃正事而安于使人怠惰的游戏,贪图饮食,懒于劳作,陷于饥饿寒冷之境,在冻饿而死的威胁之下,无法摆脱。就像乞丐一样行乞,像田鼠一样偷藏食物,像公羊一样盯住食物不放,像野猪一样纵身跃起争夺食物。君子笑他们,他们就发怒说:“你们这些散人,怎么懂得贤良的儒者呢?”夏天向人求乞麦子,五谷都收获以后,就有富贵人家大办丧事,子孙们都跟随其后,饮食得以满足,办了几家丧礼以后,家用就充足了起来。借他人的丧事来养肥自己,靠别人的田里的粮食来酿酒,富人家里有了丧事就很高兴,欢喜地说:“这是我衣食的来源啊。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1-23 23:46
        回复
          农村人吃席随份子钱也赖孔孟?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1-23 23:47
          回复
            首先,中国文化是一个多起源文化的复合产物,类似宗教里面的多神教。楼主的论述中把治丧简单理解为儒家的治丧,天葬,水葬,海葬其实多看新闻就知道了,时至今日依旧是部分少数民族喜欢的治丧方式。说几千年前的墨家行为方式不太符合儒家经义是对的,由此大加发挥说墨家不讲治丧一定是错的。相互尊重是交流沟通的前提,从这个角度看尊天比崇尚天命更加亲民。天命是客观事实,有的人生来就是压迫终生的,天意如何去解,难倒了多少人?天垂象,圣人则之,会背诵经义,遇实事则难置一词,不论按墨家还是儒家经义,都说不上合道。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11-24 12:56
            收起回复
              事鬼实实在在的祭祀,不好么?非得整花活,大搞厚葬久丧。以天不灵,以鬼不神,天鬼不说,还在那说 君子必祭祀,不假么?先秦制造一套金石乐器,得耗费多少资源吧!一般老百姓衬得起吗?还有那有命论,你说个人宿命也就罢了,可这是国家兴亡之事,把这些也通通归到宿命,这不愚众么?


              IP属地:安徽7楼2024-11-24 14:51
              收起回复
                丧事儿取决于社会环境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11-24 15:15
                回复
                  祭祀祖先或者祭祀鬼神都是一种对于原始社会祭祀习惯的继承。不同的祭祀观只是体现了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世界观而已。是公卿阶级维护社会地位的方式。和今天的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11-24 15:17
                  回复
                    我们反对的是有人“以墨非儒”宣扬虚无主义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11-24 15:18
                    收起回复
                      祭祀鬼神也是原始社会的习惯。并不是什么墨家学说。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11-24 15: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