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吧 关注:4,012贴子:27,154
  • 8回复贴,共1

若以躁妄心,贪著心,拟见诸境界,必受大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印祖开示节录


IP属地:辽宁1楼2024-11-27 09:03回复
    ①文钞原文:
    若凭空造楼阁,妄说胜境界,即犯大妄语戒;乃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其罪甚于杀盗淫百千万亿倍。其人若不力忏,一气不来,即堕阿鼻地狱;以其能坏乱佛法,疑误众生故也。汝切须慎重。所见之境有一分,不可说一分一,亦不可说九厘九;过说亦罪过,少说亦不可。


    IP属地:辽宁2楼2024-11-27 09:05
    回复
      何以故?以知识未得他心道眼,但能以所言为断耳。此种境界,向知识说,为证明邪正是非,则无过;若不为证明,唯欲自炫,亦有过。若向一切人说,则有过;除求知识证明外,俱说不得。说之,则以后便永不能得此胜境界;此修行人第一大关,而台教中屡言之。


      IP属地:辽宁3楼2024-11-27 09:50
      回复
        所以近来修行者,多多著魔,皆由以躁妄心,冀胜境界。勿道其境是魔,即其境的是胜境,一生贪著欢喜等心,则便受损不受益矣;况其境未必的确是胜境乎。倘其人有涵养,无躁妄心,无贪著心,见诸境界,直同未见;既不生欢喜贪著,又不生恐怖惊疑;勿道胜境现有益,即魔境现亦有益。


        IP属地:辽宁4楼2024-11-27 09:54
        回复
          何以故?以不被魔转,即能上进故。须知学噵卝人,要识其大者,否则得小益必受大损。勿道此种境界,即真得五通,尚须置之度外,方可得漏尽通;若一贪著,即难上进,或至退堕,不可不知。——《印光大师文钞》• 复何慧昭


          IP属地:辽宁5楼2024-11-27 09:54
          回复
            ----
            ②白话译文:
            如果凭空造楼阁,妄说自己有殊胜境界,就犯了大妄语戒。未得说得,未证说证,他的罪过超过杀盗淫百千万亿倍。此人若不尽心诚意的忏悔,一气不来,即堕卝絡落到阿鼻地狱。因为他的说法坏乱亂卝了佛法,疑误了众生。所以你千万要慎重!所见之境有一分,不可说一分一,也不可说九厘九,说过了头有罪过,少说了也不可以。为什么呢?


            IP属地:辽宁6楼2024-11-27 09:58
            回复
              因为善知识没有得到他心通、天眼通等神通,只能凭你所说来判断。这种境界,向善知识说,目的是为了验证邪正是非,则无过;如果不是为了验证,仅仅是想要炫耀自己,就有过。如果向一切人说,也有过。除了求善知识验证外,不可以跟其他人说。说了,则以后便永远不能得到这种殊胜境界。这是修行人第一大关,在天台教中已屡次说明。


              IP属地:辽宁7楼2024-11-27 09:58
              回复
                所以,近来修行的人,很多着魔,都是因为以急躁妄心,希望得到殊胜境界。莫说他的境界是魔境,即使他的境界是胜境,一旦产生贪恋欢喜等心,他就只会受损不受益了,何况他的境界未必就是胜境呢?倘若此人有涵养,无躁妄心,无贪恋心,见到各种境界,就像没有见到,既不产生欢喜贪恋,又不产生恐怖惊疑,莫说胜境出现有益,即使魔境出现也有益。


                IP属地:辽宁8楼2024-11-27 10:05
                回复
                  为什么呢?因为心不被魔转,功夫就能上进。须知学道的人,眼光要大,否则得小益必受大损。莫说此种小境界,即使真的得了五通,也要置之度外,最后才可能得到漏尽通。如果以贪恋,就难上进,甚至退心堕卝絡,不可不知啊。


                  IP属地:辽宁9楼2024-11-27 10: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