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学过党史,知道当时为什么在延安要批判女作家丁玲之流吗?我给你回忆回忆
连伟 人都开始疏远她,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她在1942年的三八节时发表的《三八节有感》一文,极大的动摇了军心士气。“这篇文章看似充满了对女性的人文关怀,其实是在发牢骚。其主旨就是:女性来到延安是来寻求妇女解放的,但来了之后却并不“解放”,因为她们终究要嫁人,而且嫁的人不是“骑马的首长”,就是“穿草鞋的科长”,反正是没有艺术家。她们对这些人并不满意,背地里叫他们“土bao子”。
于是“土bao子”们很生气,呵斥道:要不是我们土bao子,你想来延安吃小米?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大,最终演变成“我们在前方流血牺牲,后方却有人骂我们!”骂“土bao子”们也就算了,关键的是,骂人是“土bao子”的人,却同时在享受嫁了“土bao子”才有的优待:能吃上小米,有的有专职保姆,生了孩子还有每月二斤肉的补贴,这是一般人享受不到的。
这篇文章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极大的影响到军心士气,丁玲也受到了严厉的批判。迫于形势,她不得不出来做检讨。蔡畅大姐也发文不点名的批评丁玲。她说:
“特别是妇女工作领导机关的知识分子出身的女干部,有不少是只知道到处背诵一套“婚姻自由”、“经济独立”、“反对四重压迫”等等口号,从不想到根据实际情形从何着手:只知道高咏抗战,而不知道在抗战中妇女可能做些什么与必须做些什么;当着为解决妇女家庭纠纷时,则偏袒妻子,重责丈夫,偏袒媳妇……”
”排长非常痛苦,他说,我们在战场上苦一点累一点都不要紧,死都不怕,就怕这种信,一封分手信就是一颗原子弹。都说我们是八十年代最可爱的人,可知道我们要流血牺牲,怎么就没人爱了?敌人都攻不下我们的阵地,但这种信却能让我们的阵地动摇。”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9f3f73a57dfa9ecfd2e561f52d0f754/ca661398a9014c080526bd834c7b02087bf4f4bf.jpg?tbpicau=2025-02-22-05_2cf7167885b2de89d96812833554ca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