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之后,再读鲁迅的《祝福》
原来祥林嫂并不是之前理解的整天只会絮絮叨叨,见人就诉说自己苦难的可怜又可悲的女人。
祥林嫂最初做了别人的童养媳,不幸丈夫死去,婆婆准备把她卖给一个山里的穷小子,换取彩礼给小叔子娶媳妇,不认命的祥林嫂偷偷逃出去到鲁镇鲁四爷家做女工,由于其勤快能干得到东家以及鲁镇人的认可,祥林嫂这段时间明显的身体和心情都很好。
这里说明祥林嫂在面对生活的不幸时,不是悲观消极、坐以待毙,而是主动为自己寻找出路,是有着积极乐观精神的,并且是靠自己的劳动能够自食其力的独立而优秀的女性。
一段时间后,婆婆还是带人强行绑走了祥林嫂,并且顺便拿走了祥林嫂这段时间的工钱。
接着婆婆强行把祥林嫂卖给了山里的那个穷小子,用换来的钱给小叔子娶了媳妇。
祥林嫂的价值至此被婆婆家榨干榨尽。
祥林嫂为了反抗第二次的婚姻,婚礼时用头猛撞香案角,以致被撞的大洞血流不止,额头上留下了至死都不曾抚平的伤疤。
祥林嫂面对强行的婚姻进行了生命的抗争,但还是失败了[lbk]流泪[rbk]
面对老实的丈夫,祥林嫂选择了善良和妥协,随着儿子阿毛的降生,让祥林嫂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她拼命劳作想要过的好一点,可是命运给了这个女人太多的不公,祥林嫂再次经历了失去丈夫的不幸,接着目睹了唯一的孩子阿毛被狼吃掉的悲惨场景。
丈夫的哥哥无情的霸占了她的房子,祥林嫂再次无亲无故无家可归。
在将近绝望的人生的十字路口,她没有放弃活下去的勇气,她再次选择了去到鲁镇的老东家做工。
鲁镇的人们对祥林嫂每次诉说自己的不幸从开始的同情、八卦到后来的讨厌。当她感受到人们的厌烦和尖刻时,她也就闭口了。
“我真傻,真的”,一句句重复的懊悔中,是饱含着一个母亲深深的自责与愧疚啊。
也许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没有人能够真正的去感同身受祥林嫂大悲大苦的人生经历,没有人愿意去真诚慈悲的安慰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那颗滴血的心。
祭祀日,东家不让祥林嫂碰任何祭祀物品,说她不吉利,祥林嫂很失落。
祥林嫂听了柳妈说捐献门槛就可以改变不好的命运,她毅然的花了一年多的工钱捐了门槛,捐了门槛后祥林嫂的眼里再次闪现出了生命之光。
这里可以看到祥林嫂在积极的想要改变命运,一年多的工钱对她来说可是一笔巨款呀,在她捐了门槛后眼里划过的那道光,说明她对未来还是满怀希望的。
本以为,捐了门槛,自己就可以摆放祭祀品了,当她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时,四婶慌忙的大声说到“你放着吧,祥林嫂”,没想到还是被禁止了。
直到此刻她精神希望的那根弦绷断了,生而为人的部分彻底垮塌,此后便记忆力减退,精神涣散,胆怯、怕人,慢慢变成了一具枯槁呆滞的木偶。
东家也辞退了她,赖以生存的工作也失去了。
当“我”看到祥林嫂拄着个竹棍,提着个竹篮,里面放着个空的破碗时,她说我是见过世面的文化人,想问我:魂灵有无,地狱有无,死掉的一家人能否再见面。鉴于她的状况“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为好,于是给出了模棱两可的答案。
祥林嫂的三问,是因为柳妈说祥林嫂嫁了两个男人,死后灵魂要被锯成两截的,还要下地狱,这是她内心深深的恐惧。
死掉的一家人能否再见面,也许是她对儿子阿毛深切的思念吧,可能也有对第二任丈夫的眷念。可以感受到祥林嫂对亲情的渴望,她的亲人都走了,世上再无人与她同悲喜了。她一定是相信死掉的一家人是可以再见面的,当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面对这个冰冷的世界时,也许只有死去的亲人才能给她一份慰籍和温暖吧。
祥林嫂死在了春节风雪交加的晚上,她也许是去和她的孩子和丈夫团聚了吧。
死了还被人说她不吉利,说她死的时间也不对,为什么要死在这个祝福的日子。人们的冷漠可能也是促成她离开的原因吧。
祥林嫂是封建制度下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四座大山压迫下底层女人的缩影。
第一任婆婆可以霸占她的工钱,可以把她当成一个物品卖掉换钱,第二任婆家的哥哥可以霸占她的房子,两个婆家把她剥削的一无所有。仅存的精神希望也因为鲁四爷家嫌弃她是个不吉利的人轰然崩塌了,因此也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工作。
春节大雪纷飞的晚上,无家可归的祥林嫂没有讨到任何的食物,碗里空空,衣着单薄,冻的瑟瑟发抖,她还能活下去吗?她还要活下去吗?
当我们重新走近祥林嫂,真正了解了祥林嫂,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处在那个时代,会比祥林嫂活的更好吗?
祥林嫂是一个反抗过命运的弱者,理应被尊重和悲悯,而不是批判和嘲讽。
每个人活着都不易,我们每个人都是浩瀚宇宙下的一粒尘埃,即使我们没有力量成为别人的光,也请不要去掐灭别人微弱的生命火焰🔥
原来祥林嫂并不是之前理解的整天只会絮絮叨叨,见人就诉说自己苦难的可怜又可悲的女人。
祥林嫂最初做了别人的童养媳,不幸丈夫死去,婆婆准备把她卖给一个山里的穷小子,换取彩礼给小叔子娶媳妇,不认命的祥林嫂偷偷逃出去到鲁镇鲁四爷家做女工,由于其勤快能干得到东家以及鲁镇人的认可,祥林嫂这段时间明显的身体和心情都很好。
这里说明祥林嫂在面对生活的不幸时,不是悲观消极、坐以待毙,而是主动为自己寻找出路,是有着积极乐观精神的,并且是靠自己的劳动能够自食其力的独立而优秀的女性。
一段时间后,婆婆还是带人强行绑走了祥林嫂,并且顺便拿走了祥林嫂这段时间的工钱。
接着婆婆强行把祥林嫂卖给了山里的那个穷小子,用换来的钱给小叔子娶了媳妇。
祥林嫂的价值至此被婆婆家榨干榨尽。
祥林嫂为了反抗第二次的婚姻,婚礼时用头猛撞香案角,以致被撞的大洞血流不止,额头上留下了至死都不曾抚平的伤疤。
祥林嫂面对强行的婚姻进行了生命的抗争,但还是失败了[lbk]流泪[rbk]
面对老实的丈夫,祥林嫂选择了善良和妥协,随着儿子阿毛的降生,让祥林嫂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她拼命劳作想要过的好一点,可是命运给了这个女人太多的不公,祥林嫂再次经历了失去丈夫的不幸,接着目睹了唯一的孩子阿毛被狼吃掉的悲惨场景。
丈夫的哥哥无情的霸占了她的房子,祥林嫂再次无亲无故无家可归。
在将近绝望的人生的十字路口,她没有放弃活下去的勇气,她再次选择了去到鲁镇的老东家做工。
鲁镇的人们对祥林嫂每次诉说自己的不幸从开始的同情、八卦到后来的讨厌。当她感受到人们的厌烦和尖刻时,她也就闭口了。
“我真傻,真的”,一句句重复的懊悔中,是饱含着一个母亲深深的自责与愧疚啊。
也许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没有人能够真正的去感同身受祥林嫂大悲大苦的人生经历,没有人愿意去真诚慈悲的安慰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那颗滴血的心。
祭祀日,东家不让祥林嫂碰任何祭祀物品,说她不吉利,祥林嫂很失落。
祥林嫂听了柳妈说捐献门槛就可以改变不好的命运,她毅然的花了一年多的工钱捐了门槛,捐了门槛后祥林嫂的眼里再次闪现出了生命之光。
这里可以看到祥林嫂在积极的想要改变命运,一年多的工钱对她来说可是一笔巨款呀,在她捐了门槛后眼里划过的那道光,说明她对未来还是满怀希望的。
本以为,捐了门槛,自己就可以摆放祭祀品了,当她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时,四婶慌忙的大声说到“你放着吧,祥林嫂”,没想到还是被禁止了。
直到此刻她精神希望的那根弦绷断了,生而为人的部分彻底垮塌,此后便记忆力减退,精神涣散,胆怯、怕人,慢慢变成了一具枯槁呆滞的木偶。
东家也辞退了她,赖以生存的工作也失去了。
当“我”看到祥林嫂拄着个竹棍,提着个竹篮,里面放着个空的破碗时,她说我是见过世面的文化人,想问我:魂灵有无,地狱有无,死掉的一家人能否再见面。鉴于她的状况“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为好,于是给出了模棱两可的答案。
祥林嫂的三问,是因为柳妈说祥林嫂嫁了两个男人,死后灵魂要被锯成两截的,还要下地狱,这是她内心深深的恐惧。
死掉的一家人能否再见面,也许是她对儿子阿毛深切的思念吧,可能也有对第二任丈夫的眷念。可以感受到祥林嫂对亲情的渴望,她的亲人都走了,世上再无人与她同悲喜了。她一定是相信死掉的一家人是可以再见面的,当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面对这个冰冷的世界时,也许只有死去的亲人才能给她一份慰籍和温暖吧。
祥林嫂死在了春节风雪交加的晚上,她也许是去和她的孩子和丈夫团聚了吧。
死了还被人说她不吉利,说她死的时间也不对,为什么要死在这个祝福的日子。人们的冷漠可能也是促成她离开的原因吧。
祥林嫂是封建制度下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四座大山压迫下底层女人的缩影。
第一任婆婆可以霸占她的工钱,可以把她当成一个物品卖掉换钱,第二任婆家的哥哥可以霸占她的房子,两个婆家把她剥削的一无所有。仅存的精神希望也因为鲁四爷家嫌弃她是个不吉利的人轰然崩塌了,因此也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工作。
春节大雪纷飞的晚上,无家可归的祥林嫂没有讨到任何的食物,碗里空空,衣着单薄,冻的瑟瑟发抖,她还能活下去吗?她还要活下去吗?
当我们重新走近祥林嫂,真正了解了祥林嫂,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处在那个时代,会比祥林嫂活的更好吗?
祥林嫂是一个反抗过命运的弱者,理应被尊重和悲悯,而不是批判和嘲讽。
每个人活着都不易,我们每个人都是浩瀚宇宙下的一粒尘埃,即使我们没有力量成为别人的光,也请不要去掐灭别人微弱的生命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