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文学吧 关注:128贴子:6,955
  • 6回复贴,共1

文学的意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文学的意义,在于奔走呼告,在与泪流满面的时候不忘把微笑留给对方。当万物沉寂的守候并且等待着黎明的时候,我们静静的,静静的等着······把自己的希望化成一束黎明的光线,牵引着所有的人慢慢走向,走向我们精神栖息地。


IP属地:山西1楼2006-04-10 10:55回复
    文学的当代意义与价值(汪涌豪) ( 转载)

     
    作者:西部棍客

     
     
      文学的意义与价值要真正得到实现,端赖读者的参与和确认。建议大家多看一些经典,并且不是简编本、图说本,少看那种过把瘾就完的注水文学,并不再满足于“浅阅读”带来的轻松体验。追踪流行在年轻人而言虽可理解,但我不能不说,任何对流行的追逐都是缺乏主见和定力的表现。它的意义在传播中或许会被无限放大,但终将被时间遗忘。这种遗忘,大家一定经历过。人生处处是选择,选择文学比选择职业要容易得多,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困难得多。

      或许大家会以为,今天谈这个话题缺少针对性,因为文学正以异常活跃的姿态进入到人们的生活,这本身已说明了问题。但我要说的是,这种活跃的进入并不能说明文学的意义与价值已被人充分地认知。有时情况恰恰是这样的,当人们在说文学的时候,真正有意义的文学其实并不在场。这自然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关注重心和欣赏趣味的改变有关,但也与创作-阅读双方对文学意义与价值的认知缺乏分不开。


    2楼2006-04-14 21:16
    回复
      一、作为生活的守护

        文学有反映生活的功能,但更有批评、干预和引领生活的作用。因为从根本上说,生活并不总是一个合理的展开过程,有时它还可能催生罪恶,引人堕落。作为存在,它或许是合理的,但合乎人性吗?合乎美吗?文学要追究这些。

        我们都知道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这只是就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区别而言的。如果就文学的实际存在方式而言,这样的定义显然太过单薄,尤其缺少对由作者-作品-读者构成的整个文学活动的系统把握。而一旦基于这样的系统把握来看文学,我们就会发现,与其说它是语言艺术,不如说是一种精神性的生存活动更准确些。

        这种生存活动有什么特点呢?简言之,它有不依附于物质,而满足人精神的自由的特质,可以让人超越现实的拘限,达到对世界本质和人生真谛的根本性觉解。当然,它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目的却始终指向这种自由体验和根本性觉解。

        自从人摆脱原始自然的生存方式,进入到现实的生存方式以后,人的感性、知性在把握世界时常受物的辖制和物欲的蒙蔽,因此他很难建成完整的视境,他从根本上说是不自由的。可作为一个时刻意识到自身存在的自觉主体,他又总期待着在精神层面上实现自己。文学的上述特质正提供给了人实现这种期待的可能,使他在创造或接受时,可以经历一种纯粹的精神生活,可以在内心深处对这世界发表一己独立的见解,体会到自由超越的乐趣。此所以席勒说:人受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的压迫,不是自由的主体,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是。遗憾的是,今人对文学的这种意义与价值少有体认,即使在从事文学活动时也同样。这是我们要重提这个话题的原因。?
        今天的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现代化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世俗化的过程,一个以物质来衡量和平准一切的过程,在人的身心未有充分准备就仓促上路的初始阶段,这种世俗特征尤其明显。在西方,上世纪60年代已进入后工业社会,中国直到90年代才开始向世俗化转型,由于这种转型仓促而急剧,挟带着太多短视的功利,造成了如马克斯·韦伯所说的一系列形式合理而实质不合理的弊端。在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等合理诉求的掩盖下,人受制于物的现象悄然滋生,善恶不分、见利忘义的“道德迷失”,重当下轻未来、跟着感觉走的“存在迷失”,还有目标丧失、深度感缺乏的“形而上迷失”有所抬头。人眼睁睁地看着欲望在生活中横行,在精神领域跑马,变得日渐紧张和焦虑,有时又感到空虚、脆弱或浮躁,有身心不得回旋的疲累与窘迫。

        这个时候,文学的作用出现了,文学的意义和价值被照亮了。人为物所累,但物不能拯救灵魂;人为不自由所苦,但现实不可能让人彻底摆脱这种不自由。这个时候什么能?文学能。大家深想一下,现在为什么还会对文学感兴趣,会自己掏钱买小说,或试着写小说,不正是为了求得这种精神的拯救与摆脱吗?不正是感到在文学中,自己可以释放浪漫,获得心的平静和自由吗?

        文学既可以表现生活的种种伪美与假善,一切的复杂世相,并适度地予以容忍,还其世俗的合理性,从而让读者感到它有切近人生的真实与可信,更重要的是,它还批评它们,让人看到其如何的不合理,从而至少在那个时刻,把自己交给了神圣的真理与正义,进而培植起理想,涵养出道德,抚平心底的创痛,获得前行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是站在生活的反面的,通过批评,它使社会保持了健全的理想,同时也因与生活的反差,成就了自己的价值。马尔库塞说:“只有当形象活生生地驳斥既定秩序时,艺术才能说出自己的语言。”能这样说出自己的语言,文学也就站住了。

        必须强调,说文学是生活的反面,不是说文学不能赞美生活,或者无视生活的发展和潮流的变化,而是说它在任何时候都对生活保持着一份警惕和冷峻,尤其拒绝与世俗同流,更不向愚昧和丑恶低头。大家都知道卡夫卡,卡夫卡曾说自己写作的目的,是为了缓解与现实的紧张关系,怎么会有这种“紧张关系”?就是因为他的文学始终是作为现实的“阻力”而存在的,或者说现实和他的文学互为“阻力”,现实对他的挤迫和他对现实执拗的反弹,最终使他的文学没有成为“个人化抒写”的范本,而成了一个时代的记录。再往前说,19世纪,当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阶段,人们对它的诸多弊端尚未有认识,但浪漫主义文学已然开始反抗其所代表的“现代文明”,看到了它的另一面。这就是文学的批评本性,文学从反面成了一个时代的守护。

        自然,文学之于当代的意义与价值可能还有其他,但我要说的主要是这一点。文学有反映生活的功能,但更有批评、干预和引领生活的作用。并且,就是反映,也是批评、干预和引领的反映。因为从根本上说,生活并不总是一个合理的展开过程,有时它还可能催生罪恶,引人堕落。作为存在,它或许是合理的,但合乎人性吗?合乎美吗?文学要追究这些。


      3楼2006-04-14 21:17
      回复
        三、批评的责任与力量

          如何使文学凸现其永恒的意义与价值,进而克服种种弊端,有健康的发展,批评家承担有不可推却的责任。当一个批评家的立场出现了问题,他所作的任何分析包括技术分析都是值得怀疑的。

          创作所反映出的文学精神的流失,与批评的缺席有很大关系。今天,面对文学乃至文化深陷于商品生产的结构性塑造,如何使文学凸现其永恒的意义与价值,进而克服种种弊端,有健康的发展,批评家承担有不可推却的责任。

          但说实话,现在文学批评的生态不是太好,有些批评缺乏见识,更有一些批评还缺乏真诚。它们的出场除从反面印证真正的批评太过艰难外,少有别的价值。本来,批评应该如夏普兰所说,是一种“向作家提出有益告诫的艺术”,那种见场就捧,见人就夸,到处说过年才说的好话,乃至彼此哄抬,“互相抚摩”,大有违批评的本义,也与文学的本质与精神格格不入。基于对文学的意义与价值的维护,我们要说,当一个批评家的立场出现了问题,他所作的任何分析包括技术分析都是值得怀疑的。

          当然,也有批评家不忘守土有责,通过对作品的深入解剖,向人揭示了文学本应有的道德视境和审美力量。像《白鹿原》、《檀香刑》和《怀念狼》等小说有较高艺术水准,出版后反响也很好,但仍受到他们的“求全责备”。如此有好说好,有坏说坏,一针见血,不留余地,体现了批评对文学精神的张大和维护。现在,这种批评被人称为“完美批评”,有人肯定,但也有人认为它骇人听闻,予以否定。这种真诚而尖锐的批评会引发争论——请注意不是对其某个具体结论的见仁见智——本身就说明在张大文学的意义与价值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的作家回避问题,说“每年能出1000多部小说,而且作家真的层出不穷,老作家也在写,如王蒙老师就写了《青狐》,对一个70多岁的人来说,能够写出这样的小说我们是不应该挑剔什么的。中年作家更是了。年轻人中郭敬明的小说卖得非常好,我觉得我们既不能挑剔70多岁的老人,也不能挑剔20岁的孩子,所以我认为小说非常繁荣”。让人看了直犯糊涂。暂不说一年1000部是否多了点,难道仅因为作品数量多,卖得好,就代表文学繁荣了,就意味着无须追问其是否具有足够的精神含量,进而对社会和人性的改造是否尽到责任了?还有,70岁已不容易,20岁应多鼓励,什么时候文学批评需要为年龄而放弃对真善美的考较了?我敢说,这样的乡愿不仅王蒙难以苟同,连郭同学也不会认同。至于说当代文坛老中青三代作家都很好,不管作家本人服不服气,这还真不是作家能说了算的事。要让批评家说,让读者说,让历史说。

          有的作家对此不以为然,以至遭到批评时,声言自己从不在乎批评家说什么。其情绪背后,隐然有“你也来两下试试”的意思。说起来,这种情绪由来已久,在中国,早有曹植说过“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论于淑姿”这样的话,在外国,英国诗人拜伦在《唐璜》中借魔鬼之口,也嘲笑过理论家是食干草长大的动物,爱尔兰剧作家贝汉更刻薄地说批评家犹如后宫里的太监,知道怎么写作却没有写作能力。但无可否认,真正有思想有洞察力的批评家,就是能站在文学之上审视文学,进而站在人类的知识体系之上审视这知识,并畅明真理,悲悯人生。他之于作家,是监督是守护,是良师是益友。缺乏对批评的尊重和没有批评一样,都不利于文学意义的凸现和文学价值的确立。

          前一阵作家们讨论“中国当代文学缺什么”。有的说缺“钙”(指文学失血无骨),有的说缺想像力,有的说什么都不缺。这时有批评家指出,当代文学的缺乏是“复合性”和“整体性”的。它缺乏对伟大的向往,对崇高的敬畏,对神圣的虔诚。缺乏批判的勇气和质疑的精神,人道的情怀和信仰的热忱。还缺乏高贵的气质和自由的梦想,包括令人信服的真,令人感动的善,令人欣悦的美,以及为谁写的明白,为何写的清醒,如何写的自觉。这就是批评家的高屋建瓴。为了文学的发展计,我们应该呼唤这样的批评。因为它与创作一样,能进入到我们的世界,成为文学的当代意义与价值的体现。


        5楼2006-04-14 21:18
        回复
          而就读者来说,希望能更多地走进文学。文学的意义与价值要真正得到实现,端赖读者的参与和确认。建议大家多看一些经典,并且不是简编本、图说本,少看那种过把瘾就完的注水文学,并不再满足于“浅阅读”带来的轻松体验。法国诗人瓦雷里曾说:“我宁愿我的诗被一个人读了一千遍,也不愿被一千个人只读了一遍。”前者就是经典,后者只是流行。追踪流行在年轻人而言虽可理解,但我不能不说,任何对流行的追逐都是缺乏主见和定力的表现。它的意义在传播中或许会被无限放大,但终将被时间遗忘。这种遗忘,大家一定经历过。所以我相信你们会有正确的选择。人生处处是选择,选择文学比选择职业要容易得多,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困难得多。

          _______转载


          7楼2006-04-14 21:20
          回复
            文学的意义或思想的深入

             在文学发展历程中,似乎一直存在着一种消极的写作状态,而于今为烈。在这一类型的写作中,作者只关注于个人的悲欢得失,并且沦为个人情感的宣泄,而不曾带有思想上的深刻意味。在读者那里,它们伪装成所谓的纯文学,以阴郁的笔调诉说个人波波折折、惨惨戚戚的情感经历,更有甚者,则出卖私隐,展示肉欲。除了低沉情感的泥沼和萎靡欲念的毒鸩,作者并未提供更有意义的其余,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有提供的能力。在作者那里,写作成为一种以技艺为烟纸、情绪为烟草的尼古丁载体,既供自我陶醉与麻醉,也供大众消费,而其中的毒害成分,却极难觉察。
             必须承认,这类文学无法绝除,并且有其存在的理由。这其中有审美传统的因素,也有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但是,它们绝不能成为文学的主流。因为文学不是炫耀技艺的工具,也不单是消极情感的载体,积极、深广、诚挚的真爱,冷眼观世而热肠悯世、针砭时弊而洞达真理的大憎,才是文学意义所在。文学可以远离时政,可以蔑视礼俗,却应无限趋向于真理,为了人类精神的升华和永恒而存。文学的这种深远意义要求思想的深入,作者必须在吐露心声、表达真情的同时,要求自己进行深远的思索,以一种以与生俱来的责任感来写作(这里的“生”,指的是文学与个人的生命结合与契约)。
             当下颇引人注目的“八零后创作”,实质上是书商为迎合市场而有选择地包装面世的一批作品,显然无法代表“八零后创作”的真实全貌。这些技巧上不让前辈的作品带着“深深的秋意”,而主要在于消极颓废、玩世厌世情感的酽浓,只是故作深沉。拨开那一团情感与技艺制造的似浓实淡的烟雾,里间并没有多少深刻深沉而带有真正的秋意的思想。这些从出版商的风扇里出来的阵阵凉风,并不能像真正的秋风那样持久地回荡于大地。一个真正的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在某种意义上都应该是一个哲人——一个有哲学头脑和诗意幻想的人。他应该有道德律的底线,而不是一味狂欢,无所在意;应该有所思虑,而不是一味借酒消愁,拿烟做秀。他所关注和热爱的是文学、哲学、人生、人类、自然、宇宙,而不是文字层面上的自我迷恋,以及炒作得来的声名与不菲的稿酬。文学应是他纯洁的情人,而非浪荡不贞的情妇;是他相依为命的亲人,而非肆意差遣的奴仆。 

            ______转载


            9楼2006-04-14 21:27
            回复
              文学是架起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的桥梁!!!


              10楼2011-06-25 01: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