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净土宗吧 关注:885贴子:4,132
  • 1回复贴,共1

质疑羲来,向其发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❶ .为何羲来神针念南无韦陀菩萨,不念阿弥陀佛,不以净土五经以及净土宗十三代传承祖师的言教为依据念南无阿弥陀佛?而说自己能往生极乐净土?❷.为什么净土法门是特别法门,但吧主从来没说往生净土的条件是信愿持名,真信切愿,力所能及地持名,就能往生?(这可是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祖师在文钞里写的),而是在吧简介里写,“在需要在念佛的基础上,广学多闻佛之经教,各宗各派祖师教言亦应多学,才能避免走错路,切勿认死理。”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民国四大高僧———印光祖师对通宗通教是否定的他不否定其他法门的功德和价值,也不排斥其他法门的学习和修行,但他认为净土法门是最圆满、最方便、最殊胜的法门,但却是一切法门的总持和总归。他的开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通宗的角度来看,印光祖师认为净土法门与其他法门是相通相融的,不是相对相斥的。他说:“善会者,则一切法,法法圆通。”。这说明他对净土法门有深刻的理解和广阔的视野,不拘泥于一宗一派,而是把净土法门与其他法门相互印证,相互补益。他还说:“凡诸佛教,皆为净土教;凡诸佛教,皆为净土教之分支。”。这说明他对佛教的本质和精神有清晰的认识和高度的统一,不为表面的差异而忽略了内在的共性,而是把净土法门作为佛教的核心和总纲。二是从通教的角度来看,印光祖师认为净土法门与其他教法是相合相顺的,不是相悖相违的。他说:“诸教皆可修持,但以念佛为主。”。这说明他对佛教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有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不为偏见和执着而排斥或贬低其他教法,而是把念佛作为各种教法的主要方法和最终目标。他还说:“诸教皆可修持者,非谓诸教皆可随意修持也;必须依其次第、因缘、根性、境界等方面而定。”。这说明他对佛教的实践和指导有严谨的要求和规范,可见印光祖师认为净土法门“圆顿至极”,不为随意和杂乱而混淆或误导众生,而是把念佛作为各种教法的适应条件和修行标准。❸如果印光祖师的话,羲来神针不听。净土五经一论是公认的修行标准,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总要听了吧?按照《无量寿经》上讲的阿弥陀佛法藏比丘发四十八大愿讲的,第十八大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按照此愿可见要与阿弥陀佛同频共振要念阿弥陀佛,而不是念南无韦陀菩萨,韦陀菩萨确实有功德,但绝不是往生的必要条件,按照净土宗的修行方式,你不与阿弥陀佛同频共振就与阿弥陀佛无缘,而是韦陀菩萨结缘,而按照释迦牟尼佛的预言,韦陀菩萨尚未成佛,尚属九法界众生之一(九法界———菩萨法界,声闻法界,缘觉法界,天法界,人法界,阿修罗法界,畜生法界, 饿鬼法界,地狱法界),谈何佛国,谈何极乐净土,就和要往生兜率天的人一样,尚且处在娑婆世界的秽土欲界天第四重天兜率天之中。弥勒菩萨是贤劫千佛中的第五尊佛。贤劫是一个大劫的名称,包含了二十个小劫。在贤劫的前八个小劫中,没有佛出世。在第九个小劫中,先后出现了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他们是贤劫的前四尊佛。在第十个小劫中,当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弥勒菩萨将降生人间,成为弥勒佛,这是贤劫的第五尊佛。而贤劫后面还有 10 个小劫,才到韦陀菩萨成佛之日,我们都知道弥勒菩萨还有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才降生,那韦陀菩萨还有多久?自己可以算算,如果羲来神针愿意往生韦陀菩萨的佛世界,还得等一段时间❹《无量寿经》还讲“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既然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而且阿弥陀佛成佛已经十劫,那么诸佛世界高下立判,我们吧的人都是学净土法门的人为什么要学韦陀教法?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12-06 06:24回复
    ❶ 羲来的念南无韦驮菩萨能成就是错误的❷净土宗13代祖师印光祖师提倡专修,而非杂修,可见羲来知见之错误之sheng❸ 羲来要往生的地方是韦驮菩萨成佛的净土,而韦陀菩萨要贤劫最后一劫才成佛,羲来慢慢等吧❹要求撤zhi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12-06 06: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