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上座部吧 关注:3,452贴子:30,940
  • 0回复贴,共1

尊者的教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众生皆随业而行
“..当我们看到别人陷于困苦或贫穷,觉得令人哀怜时,或许我们也可能有一天会变成那样,甚至比他们更为不幸。..当因缘到来时,没有人能有力量逃避,因为善业或恶业是由我们自己所造,就像其他人也可以造业一样,因此我们能成为他们那样,别人也能成为我们现在的模样。”
佛法是一门能够准确观察自己和他人的学问,世上没有任何学问能够与之相比。无论善恶,都时时刻刻与自己同在,心是引导造作各种业的根本,明显地表明了“业与造业者同在,心是所有业的根源”。
业是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力量,没有人能逃脱因果业报的法则。如果我们能像看见物体一样清晰地看到自己和他人所造的善业与恶业,就不会再敢造恶业,而会积极行善,因为善就像清凉的水,能够减少世界上的痛苦与不安。
“善与恶并非自然产生,而是通过反复的行为形成的习惯。”当习惯养成后,就会变成性格。如果是恶习,就很难改正,只会随着惯性不断堕落。如果是善行,则会变得越来越熟练并充满勇气。
我们生而为人,地位崇高,请勿模仿动物的行为,否则人类的品格会堕落,甚至比动物还要低劣。应该远离恶业,勤修善业,行善积德,不要虚度此生,珍惜难得的人身福报。
理解业的道理,是学习佛法的一部分,旨在为接受我们自己的业果做好准备。正如谚语所说:“业决定了众生的优劣与差异。”
那些怀疑业或不相信业果的人,是忘记了自性,最终变得盲目无知。业,是指身、口、意所造的善恶行为;果,是指遍布世间的苦乐报应。
我们应当对一切众生怀有慈悲,因为他们与我们一样,经历生老病死,无有高下之分。人的福报和业力的深浅各不相同,动物也是如此。
有些动物的福报、德行甚至优于某些人类,但由于它们处于动物的生命状态,只能承受并消化业果。尽管动物身处低等的生命形态,也不要轻视它们,因为它们只是随缘消受自己的业报而已。
人类在贫困或困苦时,也需要忍受,直到业果结束。我们人类出生为人,有时享乐,有时受苦,完全取决于业力的安排。人类的命运也是由某种业力引导而来的,而这背后是无数次的轮回转世。
因此,要意识到各种生命的业报是多样的,不要轻视或嘲讽他人的生命状态或生活方式。同时,也要明白一切众生都有其自身的善业和恶业。
“善业恶业,各随其业,众生的福祸皆由自己所造。”
Luang Pu Mun Bhuridatta教诲Judge翻译泰语[lbk]图片[rbk][lbk]图片[rbk][lbk]图片[rbk]阿毗达摩Abhidhamma用于丧葬仪式的诵经文是一种Mātikā(纲要)诵经文,Abhidhamma 7 Khandha(七部论典) 的诵经文。
选择诵 Abhidhamma 用于丧礼,是因为这体现了佛教最重要的教义。
因为丧礼多是为父母而举办,这是最重要的丧礼,主办者希望通过布施和行善,以报答父母这至高无上的恩情,所以必须选择最好的方式。
古人认为:阿毗达摩Abhidhamma 是佛教教义中至高无上的部分,最适合用来报答父母的恩情。(据说佛陀曾于 Tāvatiṃsa 天为母亲宣讲 Abhidhamma 七论典。)
因此:在制作经书时,人们常以制作 Abhidhamma 经书,作为报答父母的方式。
于是,在丧礼中,会诵 Abhidhamma 经书,因为它是 最殊胜的诵经文。
不仅如此,Abhidhamma 还揭示了关于自然与生命真实的法则,既能表达报答父母恩情的意义,又能体现自然与生命的真理,两方面的意义都兼备。
Somdet Phra Buddhaghoṣācārya (P.A. Payutto)
🌸 一些修行者认为自己修行数十年,但仍停滞不前,痛苦如故。主要原因包括:
1. 修行无法持续,无法将所学法门应用于日常生活,导致无法持续进步。
2. 修行方向错误,比如误入 Micha Samādhi(邪定),或虽然方向正确,但路径或方法不清晰,无法契合自己的个性,从而无法从 Lokiya(世间法)迈向 Lokuttara(出世间法),即从痛苦的彼岸到达解脱的彼岸。
总结:要达到真正解脱痛苦的目标,即 Nibbāna(涅槃)或 Amatadhamma(不死之法),修行必须符合以下三点:
1. 方法正确(与正法契合);
2. 目标明确(直指涅槃);
3. 契合凡夫生活,能够将修行法门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持续净化内心,不断接近自然的清净本质。
—— Metta Uthakaphandhu2567 年 12 月 5 日
Judge翻译泰语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2-07 08:02回复